錦溪自由行超實用攻略

作者: victorialu

導讀從上個熱鬧的城到這個安靜的鎮 ——錦溪自由行超實用攻略 2007年5月19日,是個天氣不錯的周六。年後就一直打算著要去上海周邊這個江南古鎮錦溪,一來覺得它不是很遠,二來想要為自己上了弦的心放個假,做個心靈的深呼吸。想著第二天要出去玩,夜裡就像小時候一樣興奮得睡不著覺了。早晨5:30鬧鐘一響就立馬清醒地爬了起來。行李是隔天晚上就准備好的,不用帶很多 ...

從上個熱鬧的城到這個安靜的鎮

——錦溪自由行超實用攻略

2007年5月19日,是個天氣不錯的周六。年後就一直打算著要去上海周邊這個江南古鎮錦溪,一來覺得它不是很遠,二來想要為自己上了弦的心放個假,做個心靈的深呼吸。想著第二天要出去玩,夜裡就像小時候一樣興奮得睡不著覺了。早晨5:30鬧鐘一響就立馬清醒地爬了起來。行李是隔天晚上就准備好的,不用帶很多東西:錦溪不是窮山惡水不用帶特別的野外用品,可以帶上盒曼秀雷敦薄荷膏,即可防蚊蟲叮咬又可防中暑暈車;車程不久,除了吃早點到了目的地還要留著肚子吃當地小吃呢。趕6:10的早班地鐵,到上海火車站6:30,買動車組D462直達昆山的火車票15元,6:53准時開車。坐定後東摸摸西摸摸,最好能去上趟WC,實在不用洗個手也行,抓緊時間感受一下新型火車,20分鐘後便到了昆山,才7:13,直是一日之計在於晨啊。出火車站,直走,在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右轉,約20米處坐103路去“汽車站”的公交車,空調車1元。延途可以看看昆山市的風光,只有四站路很快就到了汽車站。買最快發車的去“錦溪”的票,5.5元。去古鎮游玩,就是為了放松心情,就得放慢工作時的快節奏。因此,從公車開始,便強迫你去適應這樣的慢節奏。汽車開得超慢,一直在20~30碼間徘徊,一路上總有人上車下車。司機與售票員的脾氣超好,有問有答,很和氣。車上大多數都是去錦溪玩兒的,不要跟著他們在“錦溪”下,而要裝得很熟門熟路的樣子跟售票員說“到錦溪中學停一停”。下車後過馬路,順“文鑫路”直走,到長壽路左拐。沒多久就到了錦溪游的重點“上塘街、下塘街”。路邊有個大大的地圖,可以自己編排游玩路線。我們是先游長壽路北側,過紅木橋,去走走錦溪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橋之一“天水橋”,有興趣可以逛逛“奇石館”——有沒有發現我們這一路進來沒有買門票啊,呵呵,所以如果要逛這些博物館就得掏錢。個人認為這些館子沒什麼可看的,所以,略。周圍的人家住得外面看上去特別古老,窄窄的小門看進去裡面是深深的門道。雖然是白天,但很安靜,偶爾聽到路過的人們或是歇息的老人有一搭沒一搭地扯家常,覺得像在唱戲。一小圈繞回來,又回到剛剛起步的長壽路,開始自北向南逛上塘街。或許是還沒開發的徹底,又或許是特意保留原來的風味,錦溪的小店很奇怪,很多賣蠶絲被、老式日用品,還有老式理發店等等。逛完上塘街,轉到下塘街,自南向北開始逛下塘街。這時已快近中午,天開始慢得有些夏天的躁熱,不過沒關系,下塘街在蔭涼的長廊下。肚子有些餓了,該吃東西了。長廊下的飯店有好多,一家連著一家。店家都會在店門口招攬生意。有些是旅游團長期包下的館子,一批一批的人進去吃飯,我們就不用去添亂了。這時發現有位慈眉善目的阿姨笑眯眯地看著我,抬頭一看“水鄉飯館”。這名字不錯,我喜歡。於是決定就在這家用餐啦!我們兩個人點了“蚌肉豆腐”、“巴魚二吃”、主食“奧灶面”。等菜的功夫,老板娘端上兩杯綠茶,茶葉挺不錯的,免費的哦~上菜啦!蚌肉豆腐很鮮美,燉在小砂鍋裡熱騰騰的。著重推薦一下“巴魚二吃”,簡直是絕了!巴魚是養著新鮮的,自己挑兩條壯壯的。巴魚長得特有意思,兩個牙齒巴在外面像小兔子一樣,由此得名。看上去有點兒像河豚,胖頭胖腦的。老板娘一端上來,我們都驚呆了,左看右看看不夠,趕緊拿出照相機拍照:兩條巴魚像兩只小燕子一樣,頭碰頭地翹著尾巴,再淋上濃郁發亮的湯汁,極具造型!都舍不得下筷子了。對店家最大的尊重就是吃得一點兒不剩,於是“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嘿”!味道甜絲絲的,魚肉嫩嫩的,頭上的皮沙沙的很有嚼勁兒。此乃一吃。另外,又上來每人一小碗湯,原來是用巴魚的肺取出燒的湯。喝一口湯,好鮮好鮮,咬一口肺,好奇怪的口感,肥而不膩,咬在嘴裡很充實。此為二吃。一個字,值!兩個字,超值!在水鄉飯館一邊吃飯一邊臨河看著游船,聽著船家唱著調子,仿佛時間被掰成兩半一樣慢慢流淌著。在水鄉飯館的河對岸,並排開著一家“襪底酥”和一家“萬三蹄膀”。襪底酥和萬三蹄膀在錦溪有很多家,但當地人認為最正宗口感最佳的還是這兩家。於是買了三大袋襪底酥,4元錢十個,有芝麻的、蔥油的兩種口味。買了萬三的豬腳,8元錢一只,每只都含有蹄筋(上海賣的豬腳蹄筋都是被拿掉了的),很好吃。回來後反悔沒有多買幾個回來。按原路返回,到火車站買回上海……就這樣,清晨,從一個熱鬧的城到這個安靜的鎮,太陽西下,又從這個安靜地鎮回到那個熱鬧的城……有時,心靈深處的淨化真的僅需像來去切換如此簡單。終於隱隱明白,“雙城之戀”的魅力也許正在於此……



(錦溪)


精選遊記: 昆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