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站:枕一路的桂花夢】
一、關於行程
Day 2:10月13日,杭州
浙大-曲院風荷-蘇堤白堤-平湖秋月-中山公園/西泠印社-斷橋-柳浪聞鶯-雷峰塔
Day 3:10月14日,杭州
岳王祠-龍井問茶-虎跑泉-六合塔-之江大學
二、關於文字
杭州。第一站。
20多個鐘的硬座下來,凌晨五點多到杭州已經很累很倦。下火車的時候,冷風撲面而來,冷,狠狠的跺腳不斷的往雙手呵氣也無法更暖一些。匆匆出站,坐公交車直奔浙大。四個小傻衝過熱水澡,填填肚子便背起行囊游杭州。
10月份的杭州,恰好是桂花滿櫳的季節。整個城市,都彌漫著桂花的味道,就連空氣,都是香的甜的。和室友開玩笑的說,“在這裡住幾天,嗅滿了一身的桂花香,說不定行程結束回到廣州時還會殘留著她的味道。”:p 話是說說而已,笨得可愛的草卻異想天開的拾了一眼鏡盒的花瓣,想著枕一途的桂花夢。結果,才到上海便已發現嫩黃的花瓣被氧化,缺水,成了茶黑的顏色,香味不再。
想來,杭州的桂花,屬於此地,只能感受,不能帶走。一如走過的路,慢慢的,在記憶中會被模糊,只留片段。
到了天堂,自然不能不去西湖。陰天的西子並沒有想像中美麗。幸好不曾對她有太大的期望,因此也無所謂失望與否。某人說過,一個有過太多太多故事的地方,往往會因厚重的歷史沉澱而無法抖落一身的包袱。一如余秋雨先生所說,“它(西湖)貯積了太多的朝代,於是變得沒有朝代;它彙集了太多的方位,於是也就失去了方位。”有顏色的地方多少會顯得鮮活,但,各色混雜,就會變成“一個收羅備至的博覽會,盛大到了虛無”。
千百年來,遷客騷人早把杭州寫盡。近年來,也問遍了到過西湖的友人,大都是搖頭甩手,道一聲“見面不如聞名”。在我,卻不然,行走,只為看更多的人讀更多的事走更多的路,太過著意追尋人文古跡只是庸人自擾罷了。
逛西湖那天,始終是步行,一是自給自足的旅行必須以“花最少的M逛最想逛的地方”為第一原則;二來精致的西湖,蘇堤白堤,孤山保俶塔,斷橋古墓,黃鶯垂柳……除了步行實在不知還有什麼好法子能一一走遍。隔了千百年,與古人在感悟思索中互勉。當“三陪”的,是草的好友“張叮當”。這個穿著藍絨衣的男子,草的高中同學,那麼冷的天還在六點前就到達火車站接我們,帶我們逛了一圈古色古香的浙大玉泉校區,請我們吃了抵達目的地後最豪華的一頓,還幫小傻們解決了食宿交通問題。
於是,承他所助,杭州成了全程最悠哉悠哉的一站。
由浙大一路走,嗅著淡淡的木犀香,五個人隨意的閑扯,說笑,每個年代的杭州都不同。至於西子,更是每一季都不盡相同。猶記在曲院風荷,對著衰敗的殘荷,不由想起了李義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句,念出,然後三個小傻皆作昏倒狀;岳王廟裡岳飛將軍的墓前,秦檜夫婦的跪像依然受著千萬人唾罵,“精忠報國”的刺字也赫然在目;柳浪聞鶯,垂柳青青,黃鶯吱喳,觸目所及都是鮮活的綠。遺憾的,是趕到南屏晚鐘只見“鐵將軍”把手;寸步之間的雷峰塔,沒有進去,話本裡壓著白蛇的塔,早就倒了。據說,那座磚身帶飛檐的樓閣還保存著遺址的磚瓦。
10月的午後,因著趕路很是出了一身汗,步進虎跑,沿途竹林幽靜,竟是別有一番天地;微風拂過,肌膚清涼。虎跑的泉水,清徹清甜,只遺憾流傳下來的“虎頭”一直為鐵籠所罩而飲水的虎不過是模型。這裡,濟公的故事只能當傳說聽聽而已,李叔同先生確是實實在在的在這裡修隱過。雖然沒趕上編鐘鼓樂的演奏,可是,就在這裡,草說了杭州站最爆笑的“名言”——“我好中意食白果”。話是不錯的,確實在虎跑泉拾級而上的路邊小溪看到幾顆新鮮白果。可是,“白果”在粵語意味著徒勞無功顆粒無收,並不是指代銀杏的果實。
作為金庸的死忠Fans,自然不會不去傳說中的六合塔,雖然有千個萬個不喜歡陳家洛。錢王引弓射潮是傳說,登塔遠眺未見江水天際流。和室友說起“這裡是當年紅花會軟禁乾隆之所”竟也把三個小傻唬得一愣一愣。書劍裡的這段,我一直百讀不厭,為著有趣。一代帝王,為色所迷,被俘而去。淪為階下囚,誰能不低頭?自然,愛水滸的人,在這裡想起的,大概會是黯然歸隱的行者武松吧。//ha
浙大之江校區,則是衝著琦君去的,這是當年她讀書的之江大學舊址。極靜。早已不聽聞琅琅書聲,也不見那些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更多的是紅磚建築,古樸,寂靜,人煙稀少。站在山上,往下看便是滾滾的錢塘水。也許,這樣的地方,才最適合讀書治學。然而,現今的大學,現在的學子,再難找到當初的單純了吧。
說杭州,豈能少了西湖龍井?這個季節,沒有明前沒有雨後,況且,全不懂茶的小傻們,去龍井問茶,本就是附庸風雅的事。在公交車上遇到了一個穿著藍色中山衣服的阿姨,帶著我們同去買西湖龍井。四個人,單純得可愛,只試了一家,面面相覷的說著很香,200元/斤,都買了6兩的茶葉回家孝順父母。後來,回到廣州,才被父母們提醒是否中招被騙。回想種種,屋子的試茶、其後阿姨的“辦事”、幫我們叫車、到專賣店買珍珠,一切都好像太過巧合。然而,我確實記得和她們的合照,每個人都那麼安詳,都笑到心中。那麼,是否欺騙又如何?世上巧合的事,又何其多?
杭州,我是喜歡的,到骨子裡頭,即使那些書上的故事歷史上的人都已不在,即使買回的藕粉無論怎樣衝調都不如西湖邊那碗好吃。行走,重要的,是心境,沒見到平湖秋月沒遇到斷橋殘雪錯過了雷峰古塔又如何?千百年前,它們在;千百年後,我們在。
隔了千年百年,穿過歷史滄桑,與古人握手,與自己擁抱,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關於圖片

( ◆西湖邊的曲院風荷:10月,不是荷花盛放的季節。秋風乍起,葉子枯黃,很衰敗的感覺。)

(◆岳王祠:在岳氏父子的墓前,不燒香,不祭拜。僅僅是默哀,或者,致意而已。)

(◆錢塘江前:據說,觀錢塘江大橋最好是在清晨,江水沉靜,在塔上遠眺,水天相接。)

(◆六合塔:與保俶塔、雷峰塔齊名。戰國時期的建築,朱紅的回廊,六角飛檐,蒼勁古老。)

(◆之江大學:上個世紀,49年後輾轉到了台灣的才女琦君,就是在那裡讀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