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7點30分,航班才剛到昆明,我趕不上當晚去德欽的班車,夜宿大腳氏國際青年旅社。 4月15日,昆明去了滇池和西山後,按計劃上了直接去德欽的夜班車。結果諾大的車上只有7個旅客,車老板覺得不劃算,一陣聯系後把旅客倒給了另一輛去中甸的車。於是我遇到了同樣只身一人的廣州女孩---燕子。可能是我的登山鞋讓她看到了同類吧,在一個休息點聊了幾句後,都欣喜地發現我們都是相同的線路及行程,於是相約同行。 4月16日,經過一夜半夢半醒的顛簸,天還沒亮就到了中甸。繼續捱到天蒙蒙亮,下車取行李,一邊和車老板交涉中甸到德欽的車票,一邊和燕子商量,看看能否找人拼車。於是有如神助地遇到了小蔡和小妮,還是他們的裝束和背包讓我確定了正確的人選。燕子過去一溝通,大家的行程又是一樣!於是梅裡雪山-雨崩之行開場了。 放棄了車老板已經交到我手裡的去德欽的車票,4個人包車成行。皮卡越野車,司機農布七林,人均150元,相對於淡季來說貴了點,不過也過的去,關鍵是司機人不錯。於是中甸早餐後,一路向西北。7點55分過那帕海、10點08分到月亮灣、11點55分到白茫雪山第一埡口下車玩雪照相、12點27分到白茫雪山第二埡口,在那塊海拔4210米的標識牌下,居然沒有什麼反應,竊喜。 13點12分到達104國道霧農頂觀景台,天隨人意,整個梅裡雪山一字排開,毫無遮攔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各個山峰歷歷在目,13座白塔,隨風飛舞的經幡,看到此景心滿意足。其實這才是我梅裡雪山之行的良好開端。 14點到了飛來寺觀景台游客中心。我們四人一家家考察過去,最終選擇神山大酒店,標間50每人,淡季就是可以如此從容啊。15點多我們就把午飯和晚飯並在一起解決了。飯後出去散步,整個飛來寺地區很小,就一長排酒店,再就是有8個白塔的燒香台,也是觀景台。從這裡是側面看梅裡雪山,但更近。此時天上已經有了雲朵,配合著潔白的雪峰和藍天,又是完美的取景效果。我和燕子散步走到了飛來寺,這個藏佛寺廟顯的很小,香火暗淡,感覺有些落魄。整個寺廟就一幢建築,牆體外圍一圈轉經筒,只有2個上了年老的藏人拄著拐杖,蹣跚而行地轉經。入鄉隨俗吧,我也轉了一圈。燕子則轉了三圈,我開玩笑地說燕子積了不少功德,神靈該會保佑我們的雨崩之行能有好天氣吧。回到燒香台,我和燕子沿著8個白塔走下去,發現一條小路,再往前走有幾個地方可以看到對面山谷裡的村落,這應該就是尼農吧,4天後我們計劃從尼農沿讕滄江峽谷走出來的。 4月17日,一夜無話,第二天6點半天剛微亮,就看見燒香台白塔前三五成群地聚集著看日出者,他們一個個緊裹厚衣抵御寒風,邊跺腳邊准備相機,等待日照金山出現。看看時間不早了,趕緊出酒店,找好拍攝位置。可惜日出是有了,但日照金山的景像無緣一睹。感覺老天也是蠻公平的,昨天我們看到了梅裡雪山全景,已經夠好運了,不能太貪心。簡單早飯後,在酒店老板招呼下談妥一小面包車,120元送至西當溫泉。於是整理完行裝出發。 等到了西當溫泉公路盡頭,已是 10點45分,從溫泉開始只能徒步或租騾馬。我先前制定計劃時,已經將溫泉至埡口的馬費做了預算。沒想到燕子一開口就是要徒步,我怎麼能輸給人家女孩子能。於是也很裝酷地對熱情攬客的馬夫說:要徒步!上海的小蔡夫婦則要等馬,於是我和燕子先行出發。 才走了十幾步上坡,就有點呼吸加重的感覺,暗自叫苦。幸好燕子也有同感,要調整一下裝束。於是我把上衣內襯的羽絨層卸下,用背包帶捆好,掛在背包外,重新背好背包,手裡只拿裝滿的一升水瓶。燕子則脫了衝鋒衣和抓絨衣,包在背包外,又揀了根很合適的樹枝當手杖,這才正式出發。 從以前的功課裡得知,從西當溫泉到拉宗那埡口一路都是上坡,穿行在原始森林中,中途有兩個休息店可以作停頓調整。 一開始,我和燕子還一前一後,保持著說話能聽得到的距離,漸漸地拉開到能目視看得到。期間不斷有人從埡口下來,打個照面,問一下路程,得到的回答都是:還早呢,萬裡長征才開頭呢!高原連續的上坡讓我感到吃力的是如何調整呼吸節奏,腿倒是不覺得酸。一開始,我是計算步子,每200步作一停頓。不卸包,原地站立一分鐘,拍照、喝一小口水。漸漸地150步一停,等喘氣平息繼續向上。中間有幾批騾馬隊伍超過我,馬夫還背著游客的包,唱著歌快步行走,真讓我望塵莫及。 11點到12點15分,從溫泉走到第一個休息點,我走了整整75分鐘!所謂休息點是一個藏民搭的木棚茶亭,兼作小賣部,可以買到飲料小吃方便面什麼的。在休息點坐了些時間,燕子也上來了。我們和下來的一隊有當地向導的4人小隊聊了聊尼農出來的線路,向導說遇上天氣不好時,那條線路太危險,不適合的。說著剛好刮起了大風,向導說這樣的大風,那條線路上山上會有落石的,所以他們重新翻埡口出來的。這時小妮騎著騾子趕了上來,小蔡居然跟著騾隊一路趕上來,牛人一個! 休息到12點40分,我決定繼續向上,燕子還要休息。這時我的水還剩下750毫升,這次我調整了策略,不再計算步數,以不大口喘氣的行走強度為標准,連續走10分鐘在休息。同時還要控制飲水,要在到第二個休息點時還剩500毫升。也許是適應了海拔高度,也許是渡過了疲勞點,這段路不向一剛起步時那麼累,可以行走15分鐘再作一次休息了。在13點52分,我到了第二個休息站。 在休息站我遇到了騎騾超過我的小妮他們,他們正和向導說笑著休息,看來我追上了這隊馬隊。但不久他們又出發了,我則繼續休息,吃點干糧,等燕子上來。期間茶亭女主人幫我補充了水,真是太感謝她了!看這又滿的水杯,信心也隨之而來。14點15分,決定繼續向上,於是給燕子留了個字條,出發了。 向上不久有一岔路口,不能確定如何走,於是有返回茶亭問路,得到的答復是都一樣。再次返回路口,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路標,繼續向上,希望燕子能看到。這段路我還是保持一定速度,每15分鐘休息、喝水一次,半小時坐下休息2分鐘,效果不錯。14點48分,前面路旁的樹上現了經幡,我明白,說明我已接近了埡口,感覺快成功了,又走了10幾分鐘,15點05分,終於到了埡口!站在休息站木棚邊上,撞入眼前的是緬茨姆蜂和五冠峰。這麼近的距離上看,和霧農頂上和飛來寺邊的遠眺感覺更激動。在埡口茶亭裡休息了25分鐘,還是沒有等到燕子上來。於是又留了一張字條向雨崩上村出發。 從埡口到雨崩上村一直是下坡,雖然走下坡路不再喘氣了,但連續的下坡會使膝蓋負擔過重。於是我干脆倒退行走,這招真管用,膝蓋和腳腕都輕松了,只需留意右側路邊就可以了。途中有不少當地藏民趕著騾馬出埡口去,都很友好地打招呼。還遇到了西當村的阿布,他可是功略裡的提到一個名人啊,招呼後,他還送個我一根竹子作手杖!繼續一路下坡,山谷裡的雨崩村顯的漸漸清晰了,我告訴自己,我進入了這網上照片看了無數次,GOOGLE EARTH 裡定位了無數次、近忽與世隔絕的雨崩村,被廣大驢友稱為世外桃園的雨崩村。 16點35分,到了上村村口,見到的第一個建築就是雨崩第一家-梅裡客棧,立刻進去打聽招呼,小蔡他們已經到了,還給我們後面的人預定好了床位。除了我們還有一隊人今天入住梅裡客棧,是福建的老陳和另外4個上海的女孩。見面聊了以後才發現是在第一站休息點之前超過我的馬隊,那老陳也是徒步進來的牛人。此刻正坐在露台長椅上喝啤酒著看風景,真是超級享受時刻。梅裡客棧的熱水洗澡是24小時的,水很熱,一不留神會變燙,就水流量偏小點。洗了個淋浴後,脫了登山鞋,換上拖鞋,手捧茶杯,同樣坐在露台長椅上,看著遠處的雪山和下面的下村,放松下來,所有付出的辛苦在這一刻得到了回報。 約半個小時後燕子也到了,真是巾幗英豪一個!是今天我見到的徒步進雨崩的唯一的女孩! 晚飯小小FB了一下,就記得土雞湯的鮮美了。和老陳他們聊了聊,他們明天也是去大本營和冰湖,而且還有向導,我們真是太走運了。據客棧裡的人說,如果沒有向導,去大本營極易迷路,走入深山老林裡。晚上老陳居然拿出了一套工夫茶具,請我們喝了烏龍茶,又是個意外的驚喜,別樣的體驗。

(路過寧靜美麗的納帕海,包車,黃衣服的是燕子)

(霧農頂214國道邊,梅裡雪山全景.)

(徒步上拉宗那埡口,山林裡穿行的小路.)

(站在埡口上,緬茨姆和五冠峰,強烈的視覺衝擊.)

(過埡口後,一路下坡,走入雨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