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的時候,還是細雨蒙蒙,幾步路就到虎跳門口。售門員帶來不幸的消息,中虎跳和下虎跳因為塌方不讓進了,上虎跳還在清理中,讓我們靜候消息。聊天中,得知昨天也是如此,過了十點才讓進的上虎跳。果然等到十點不到,開始售票。進虎跳的路上,看到被掃到路邊的碎石。上虎跳果然全是團隊,九公裡的路車子一路開過,真的需要人走的,無非是到了虎跳石那裡,從山上走下峽谷,看一下再走上來而矣。因為一直下雨,江水也格外澎湃。眼熱被封住的中虎跳和下虎跳,看上去很清靜,不會像這裡,拍張照都要等搶。不管怎麼說,還是這幾天來走路最多的一天了,走了那幾級台階,就氣喘吁吁了。
回程的路上,看到江對岸的麗江虎跳沒有人,司機說那裡塌方封住了。不過,風景是往那裡看漂亮,可能這也是大家都選擇中甸這裡虎跳的原因吧。
當車子停在麗江的時候,終於安全了。在大雨中與司機道別,盡管看到的風景不多,不過要謝謝和師傅帶給我們一路的經歷和把我們安全送到麗江。
現實中的麗江沒有想像中好。不像一個過日子的小鎮,只是像又一個小商品市場,像城隍廟,像義烏,賣得幾乎是無差別的東西。突然想到,按照經濟學的模型,這像是個完全競爭市場呢,呵呵,應該很適合買東西。住的小客棧很干淨,在東大街很熱鬧的地方,出行很方便。
爛在麗江的日子就此開始了,可以再也沒有時間概念。吃過晚飯的時候,收到驢友的短消息,告訴我們竟然在酒巴巧遇在飛來寺的那對北京小夫妻。趕去時,去那位誓要進雨崩的也在。更巧的是,他們竟然就住在我們隔壁。聊到十點半,分別後在小店閑逛時,竟然又碰到在上海出發前偶遇的一對小夫妻。世界真小!這一偶遇,聊到十二點半。回客棧的時候,門已經關上,扣了很久的門,老板穿著棉毛衫褲來給我們開門。
第二天一早,被隔壁的玩笑吵醒,七點半的時候竟然有人敲隔壁的門,大叫查房。小客棧的隔音就是不好,連帶著我們都被吵醒,望天,還是陰雨綿綿。於是,閑逛著去束河。
束河是又一個大研,只是開發得比較晚,還略顯安靜。路上有馬車會駛過,這種旅游新項目,卻讓閑逛的游人有點避閃不及。一樣買東西,明顯束河比較能砍價。博物館裡,胖金妹一樣到最後會帶去品茶——呵呵,當全中國的旅游模式都是這樣的時候,是不是有點沾污了茶文化?!
本來下午准備去黑龍潭的,游人要60,當地人只要20,於是找了飯店的小二想讓他代我們去買當地人票,試了兩個門口都沒有成功。實在門票價嚇倒,想著烏去密布,看不到玉龍的倒影,那不去也罷。
那天晚上倒有別樣的收獲,逛到離四方街很遠的地方,找到一家賣鞋的小店——青鳥,賣很粗獷的皮鞋,老板娘長得像徐靜蕾。我喜歡那裡每一雙鞋子都不一樣,因為有天然牛皮的花紋,很有質感,很漂亮。在另一家小店,因為告訴老板不能用關門生意這一說,被老板引為知己。如果不是時間太晚,真應該坐下來好好聊聊。這一夜,逛到前面沒有商店,靜靜的小巷子,像個最普通的小鎮,有潺潺的小溪流過。
在麗江的最後兩天終於見到了太陽,於是我們在萬古樓登高望古城,看到屋頂一片。還是沒有見到玉龍,被雲朵擋住,用望遠鏡能看出一點點雪。其實在麗江沒有太多的目的,只是隨意走,有時候會和投緣的老板聊。與賣皮具的老板聊牛皮分類,與賣木雕的文藝青年聊生活理想,也有因為躲雨跟茶莊的老板聊茶,雖然有太多的商業氛圍,但那裡的人生活都如此愜意。幾乎家家戶戶會有一輛嬰兒車,或者,大一點的寶寶,就直接在店裡店外跑來跑去。還親眼見到,有個女孩子背著大狗去看病,她說她湖南人,在廣東待了幾年,因為愛上了麗江便帶著她的小狗來此開店定居。
那天臨走的時候,車子開出麗江,壯麗的山水與開闊的田野一下子襲來,和古城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還是喜歡這樣的麗江,有山有水,藍天白去,而不是那個陷在小商鋪中的游人如織的所謂古城。

(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