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記憶中的莫愁湖

作者: 悠然自得好心情

導讀大概還是在我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南京有個湖的名字很好聽,叫做莫愁湖,還知道那裡有一個關於“莫愁女”的凄美故事,依稀記得纏著鄰家姐姐要她唱摘抄歌本中那首《莫愁啊,莫愁》的歌,打那個時候起,對莫愁湖就有種莫名的好感,十多年過去了,記憶中的莫愁湖已經模糊,但還是覺得那是個美好記憶。雙休時間來到南京,看望了多年未見的朋友後,利用� ...

大概還是在我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南京有個湖的名字很好聽,叫做莫愁湖,還知道那裡有一個關於“莫愁女”的凄美故事,依稀記得纏著鄰家姐姐要她唱摘抄歌本中那首《莫愁啊,莫愁》的歌,打那個時候起,對莫愁湖就有種莫名的好感,十多年過去了,記憶中的莫愁湖已經模糊,但還是覺得那是個美好記憶。雙休時間來到南京,看望了多年未見的朋友後,利用半天的時間我還是特意去了趟“莫愁湖”,下午快兩點的時候我從住的酒店打車去莫愁湖,上出租車後,司機聽說我要去莫愁湖游玩,馬上就笑笑說:“那裡沒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個公園嘛,裡面都是些老景點,沒有看頭,還建議我到別的景點玩玩。”謝過司機的建議,但我還是執意來到莫愁湖公園,因為司機師傅不知道,這裡對我而言有不同的意義,來這裡就是尋找從小記憶中的莫愁湖的!



(莫愁湖公園大門)

公園不大,走過由郭沫若大詩人手書過古色古香的門樓,入眼的就是一條狹長的水流,池子裡有很多的荷葉,水面上還漂著很多的浮萍,沿著水流兩旁邊的垂柳隨著水勢的緩緩流動也在水中輕軟的扭動著,就在不遠處還有一個水池,池子裡還有些人造噴泉的裝置,這不會就是莫愁湖吧?我心裡還嘀咕了一下,還是繼續往前走吧,走過三三兩兩的游人,眼前突然有走入“桃花源”般豁然開朗的感覺,一大片平靜的湖水出現在視線內,這才是我記憶中的“莫愁湖”,今天終於見著你了。

想起“莫愁”的傳說,但流傳甚廣的是:“莫愁”她是一位勤勞,善良,美麗,聰明的河南洛陽貧家女子。15歲那年,父親因病而死,為葬父只好賣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邊的姓盧的員外在洛陽,見莫愁美麗聰明,就買為兒媳。莫愁葬父後,含淚告別母親南下,不久,北方邊塞受到敵軍侵犯,丈夫應征戌邊,誰料一別十載杳無音訊。純樸的莫愁把心思寄托在幫助鄰裡扶危濟難的善行之中,深受鄰裡稱頌。但遭公公反對,莫愁不堪誣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後人懷念莫愁,便把他住過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稱莫愁湖。莫愁湖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郁金堂”“湖心亭”“勝棋樓”成為“金陵第一名湖”。


(勝棋樓)

說到“勝棋樓”這裡還有個典故,相傳這裡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大將徐達弈棋的地方。有一次徐達站立起身,對皇帝說:“陛下,這局棋已經和了。”朱元璋求勝心切,不願和局,徐達躬身行禮說,“請陛下到這邊來,細看臣的棋勢。”朱元璋走過去一看,不覺又驚又喜。原來徐達用的黑子在棋盤上擺成了“萬歲”二字。朱元璋這才明白,自己不是徐達的對手,於是便把莫愁湖送給了徐達,此樓被稱為“勝棋樓”。我想說這個徐達徐大人,這“馬屁”可是拍到了最高境界。



(莫愁女的雕像)

莫愁女雕塑在四面都是由古建築圍起來的內湖中央,湖水不是很清,但碧綠的顏色宛如一塊翠玉,莫愁的雕像依然是那樣的潔白,她站在一堆瘦石上形態端莊。不少游人會在雕像前“東施效顰”的拗一番造型,我也免不了這個俗,因為本來我就俗人一個嘛!

繼續走著湖邊,享受著這份喧鬧都市中難得的寧靜,微閉雙眼看倒湖面上的點點金波,雙耳聆聽著陣陣微風撫觸過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莫愁啊,莫愁》女輕聲吟唱的聲音又在不遠處響起。這裡沒有動人心魄的風景,也沒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習習微風拂面,使人心情愉悅,在愉悅的心情下,時光總是過得那樣的飛快,因為還要趕火車,所以不得不與“莫愁”來個告別,離開時,依依不舍地回望了一下莫愁湖,你還是那樣的美麗,美麗中又帶有淡淡的憂愁和柔柔的哀怨,仿佛在傾訴著,傾訴著那遙遠的濃濃的相思……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