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北方--黑龍江,俄羅斯記錄(七日全)

作者: jesusxinn

導讀俄羅斯 布拉戈維申斯克 對於俄羅斯,一直非常感興趣。蘇聯解體,軍事大國,普京,寡頭,二次崛起,中俄關系,俄美關系,俄歐關系,俄羅斯是一個不論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都紛繁復雜的國度。 布拉戈維申斯克(簡稱布市),中國稱海蘭泡,滿清時期屬於中國領土,由於中俄戰爭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愛輝條約,將東北1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割讓給沙俄,其中就 ...

俄羅斯 布拉戈維申斯克 對於俄羅斯,一直非常感興趣。蘇聯解體,軍事大國,普京,寡頭,二次崛起,中俄關系,俄美關系,俄歐關系,俄羅斯是一個不論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都紛繁復雜的國度。 布拉戈維申斯克(簡稱布市),中國稱海蘭泡,滿清時期屬於中國領土,由於中俄戰爭失敗,清政府被迫簽訂愛輝條約,將東北1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割讓給沙俄,其中就包括這座現在的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在沙俄侵占海蘭泡後,發動了泯滅人性的海蘭泡大屠殺,侵略軍將當時生活在海蘭泡的千萬中國群眾推進黑龍江活活淹死。但是今天的這座城市,除了中國援建的建築外,已經很難再找到中國的痕跡。不知道歷史的人,也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我國的領土。俄羅斯雖然政治上被排除在西方之外,但文化上依舊有著正統的歐陸風情,由於布市身處遠東,我以為她的並不純粹。布市的新區很多是由中國建築公司承建,市區的一座大劇院也由中國公司出資興建,這裡有著越來越濃郁的中國現代化城市的特點;而自歐洲繼承而來的歐陸建築,置於遠東,又多少有些退化。布市的街道寬敞而整潔,歐式建築林立兩旁,滿街的西方面孔告訴你這裡是一座歐洲國家的城市。並不繁華的街道,沒有高級轎車的點綴,初春的布市多少有些蒼涼。勝利廣場是每座俄羅斯城市都有的廣場,是為紀念二戰勝利而建設的。紀念碑下有一火種,長鳴不熄的火焰和烈士銘牌提示著這裡曾經的強大。旁邊就是列寧公園,裡面有一座據說已是俄羅斯僅有的仿照列寧真人一比一建造的列寧銅像,身高1.58m的列寧高揮右手,慷慨激昂,也許正在做馬列主義的講演吧。布市有很多人至今仍居住在一至兩層的木屋內,在中國,小木屋是浪漫的像征,在這裡顯然不是。我們也參觀了一個老頭居住的俄羅斯小木屋,簡單的陳設一塵不染,裡面鋪著漂亮的地毯,華麗而整潔,客室的牆上也掛著地毯,這讓我想到我們下榻的友誼賓館房內也鋪有花哨的地毯,地毯一般意味著吸附灰塵,這裡的卻很干淨,貧窮而整潔,也許這就是俄羅斯民族的高貴氣質。 汽車開至布市郊外,成片的小木屋錯落有致,聽說看木屋的外表就可以知道這戶人家的經濟水平,兩層的有獨院,多座連體且外飾亮麗的多是有錢人的別墅;而孤零零且殘舊的多是窮人的棲身之地。路上很難見到行人,居住區內也人煙稀少,靜悄悄的,人們都在干什麼呢?布市的火車站和站台都可以隨便進入,但也不能太隨便,跑進鐵道對著鐵路一陣狂拍的我,被鐵路工人發現,差點被他驅動的火車“追尾”不說,還被警察帶進辦公室,不得不請導游對他們好言懇求一番,念在我年少輕狂,充滿好奇,網開一面把我放了。布市的公交系統似乎並不發達,偶爾看到上了歲數的無軌電車開過。這裡有黃色的面包車沿固定線路行駛,招手即停,是面的和公交的有效結合。作為一座首府城市,布市的生活水平看上去並不高。但你可以感受到他們身上不一樣的氣質。這裡的食品很昂貴,多數蔬菜和水果都需要從中國進口,一頓像樣的西餐需要2000-3000盧布(RMB600-900)。路邊的熱狗18-25盧布(RMB5.5-7.5),店裡的香腸100-300盧布(RMB30-90),但巧克力很便宜,僅需要30盧布(RMB10),這裡的巧克力低糖低脂,高可可粉含量,味道香濃又健康,絕對值得多多品嘗。提到西餐,我們這次在俄羅斯的三正一早全部是俄餐,沒想到這俄羅斯西餐的量都很大,正餐有兩種面包,干面包和帶果醬或夾心的,最有俄羅斯特色的食品;一盤湯,主要以土豆和胡蘿蔔為主,每頓必有;一份主食,米飯或面條;兩種飲料,濃可可,稠、濃、厚,好似在喝巧克力漿,果汁或茶,這兩樣濃度都不高,但味道淡雅,適合飯後享用。早餐相對簡單,但吃到撐也還是會剩下不少。布市的商業街算是這裡最熱鬧的地段了,建築的密度相對較高,路邊停了許多汽車,路上的商店前人們自覺的排著隊,這些一字排開的小商店很有趣,商品非常整齊的放在玻璃窗後,售貨員從下面的小門探出頭來和顧客交談。 下榻的賓館就建在黑龍江邊,在房間裡就能看到對岸的黑河市,所以,你離家很近。入夜,對岸的黑河燈火通明,岸邊建築霓虹閃爍,而這裡卻顯得寧靜而祥和,柔和的路燈下,黑龍江畔,年輕人點起篝火,喝著啤酒;情侶在岸堤牽著手散步,細語交談。布拉戈維申斯克,整潔、大氣、秩序、正在倔強的接受中國化。 黑龍江 哈爾濱 中央大街,如果路上的行人都是藍眼睛黃頭發,那麼你必然會誤以為自己走在歐洲城市的大街上。夜晚和白天的她,都魅力十足。那裡的春餅,更是我在哈市吃到最美味的佳肴。北安---Right time,Right place,Right feeling 去五大連池中轉的城市,意外的驚喜。站在北安火車站前廣場上,深藍的天空是那麼的高遠,空氣是那麼的清新,陽光是那麼的燦爛,似乎到了邊陲小城,很有邊疆深邃、空曠、大氣、勇猛的味道。我不舍忘記那樣的感覺,因為它不是浮於感觀的表面,而是撞擊你內心的衝動。讓你不論身在何處,只要一想起那幅畫面,就會不由得為之傾倒,為之感動。在我看來,旅行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當下,更多更深遠的在於回憶,在於心靈的記憶。這是一種衝刷、洗禮和改造。置身那樣的環境,感悟你自己,進而與人分享你的世界,分享他人的世界。 五大連池 由十四座休眠火山和因火山形成的五座彼此相連的堰塞湖組成。所謂堰塞湖就是由於火山的形成阻擋了河流的去路而形成的湖泊。老黑山是這裡最大的一座火山,於18世紀初噴發過,火山下布滿了噴發後留下的黑色熔岩,滔滔不絕連綿不斷。站在行人棧道上,不禁令你想像當時火山噴發,浩蕩岩漿奔騰的駭人景像。熔岩台地的面積極為廣袤,也許這幾十上百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大地,都是被這些熔岩所覆蓋。台地上生長著低矮的火山楊,紛紛的感覺;雪白的白樺,直挺、蒼茫、肅穆,我找到了最喜歡的樹種。沿著棧道深入熔岩台地,不遠就有一個處於台地下方的熔洞。這裡絕對會給你驚喜,因為你不會想到它給你竟會帶來如此的衝擊—寒氣。剛到洞口,一股寒風衝將而來,讓你頓時打個哆嗦,一邊大叫著冷,一邊打開手電筒下了進去。洞裡溫度更低,有幾度呢?也許零下十度。洞的岩壁上還積著一層雪白的冰霜,不一會就懂的雙手通紅,臉也是冷冰冰的。洞很矮,地上由於結了冰,滑溜溜的,貓著腰小心翼翼的前行。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奇妙,僅僅隔了一層熔岩,當室外是20攝氏度,這裡卻依舊保持零下的低溫。 返回時,幾乎是衝出洞口,因為我太渴望地面的溫暖陽光了。接著爬上老黑山,一路高大茂密的白樺林,顯示這裡度過的漫長年月。老黑山的火山口深約136米,站在火山口邊緣向下看,想像一下你從這裡跌落的情形。站在山頂,遠眺碧藍的五大連池,一望無際的平原讓你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渺小,又那麼震撼,腦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該表達什麼,不知道這是哪裡,也不想再有雜念。這是我從未見識的景像,也從未有過的感動,似乎無垠的大地只有我一人的存在,分明感受到了一種孤獨和凄涼,這是一種沁入人心的凄美,將植入你的大腦,永遠不會忘卻。晚上回旅館嘗了五大連池出產的魚:嘎喇子和老頭魚。沒有聽過,沒有見過,更別提吃了。嘎喇子長得很凶,很難相信是長在淡水湖泊的魚類,但清燉嘎喇子肉質松嫩鮮美,入口即化,至今還可以回味到那種口感。老頭魚很小,就一指來長,洗時必須去頭,聽說頭裡有一種寄生蟲。醬燉老頭魚味道很好,一個人就干掉一半還多。餐後,盤裡的魚骨都堆成小山了。第二天一早吃了用這裡的泉水作的豆腐,沒吃過這麼嫩而香郁的豆腐,沒有哪怕一點豆腥氣,卻充滿豆香,讓人欲罷不能,難怪我至今對他念念不忘。我沒有想到在那樣荒涼的地方卻隱藏著這樣的美味。五大連池除了火山和池水,還有就是泉水。這裡的火山泉水被人們稱為“藥泉”,因為泉水裡含有大量的金屬離子和礦物質,可以治愈多種胃病、胃潰瘍、皮膚病,每年都有許多人不遠千裡來到這裡喝泉水,泡泉水,療養身心。我也嘗了這裡的南泉和北泉,也許行家能說上一二,但在我嘗來,他們的味道一樣煞人,好像充了氣的蘇打水,金屬味濃重,難以下咽,而一旁的老者卻勸我再多喝一些,說對身體好,她正在用泉水泡手,說自己的皮膚病看什麼醫院塗什麼藥膏都沒用,一泡這泉水就見效。很多消化不好的人,一喝了這泉水就打飽嗝,食欲大開。走時,不忘裝一瓶神奇的泉水,每次擰開瓶蓋,都像開可口可樂似的,“呲--”的一股氣,但置久了就會混濁,讓人不敢再喝。 鐵力 桃山原始林 桃山原始林坐落在小興安嶺南麓,屬於鐵力市桃山鎮管轄範圍。凌晨四點二十被列車員粗暴的搖醒,四點四十到達由黑河前往鐵力的中轉站綏化,直接買了五點零八開往鐵力的火車票,在綏化僅僅呆了半小時都不到的時間,便匆匆趕上下一列列車,綏化至鐵力行車一小時十八分。剛剛蘇醒的東北大地,寒風凜列,沿途風景粗狂豪邁,蒼茫荒蕪,廣袤的東北平原在和煦的日光下顯出一絲初春的綠意,偶爾駛過的村鎮還在沉睡,磚瓦房,摩托車,木柵欄,褪色的春聯,直立的煙囪,光禿的樹枝,開墾的土地,沐浴著金色的陽光。純粹。 鐵力距離桃山並不遠,在火車站附近的停車站,每半小時就有一般開往桃山鎮的中巴,二十分鐘即可到達鎮上。開始以為鐵力是一座再小不過的城市,等下午回來時逛過,才發現它的內部也有繁華的商業街和群立的多層住宅。下了中巴車,問了鎮上的人才得知桃山往原始林的山路正在大修,很難進去,而且正值防火期,原始林“嚴禁”一切外來人進入。就在我們到達桃山的前一天,大興安嶺內蒙古與黑龍江交界處燒了三天三夜的森林大火明火才剛剛被數千官兵控制。找到的一位面包車司機經過“多方”聯絡,不僅答應帶我們上山,還保證可以免森林門票,包車費用130RMB。進入原始林的山路果然是坎坎坷坷,坑坑窪窪,一路顛頗,沿途有呼蘭河與林子做伴,一個半小時後進入原始林區。看來司機的人際關系處得很好,簡單打個招呼就讓門衛開閘放行。原始林給人的感覺果然和一般的森林公園大相徑庭,高聳的紅松高達四十至五十米,足有十幾層樓高,已是350歲高齡。原始林內的紅松樹平均年齡在250左右,平均樹高35米,是黑龍江的國家級原始紅松林自然保護區。森林植被層層展開,最底層的草類早已泛綠,開出黃的,藍的小花;二層的低矮灌木密密麻麻,紛繁復雜;上層的高大喬木高揚起頭也難見樹梢,粗的樹干二人合圍也難完成360度的圈繞;穿梭其中,眼前的景像也許正和數百年來人們看到的一樣,時光在此凝滯,等待游人發掘她的原始蒼生。在森林的制高點建有一座鋼結構瞭望塔,它建造目的一來供游人登高遠眺,更重要的用於森林防火,瞭望塔每天都有一位看林人值班。登上高塔,常綠的紅松,蒼老的落葉松,尚未吐綠的白樺,無止境的向外擴展,近下的森林松濤起伏。遠山層疊連綿,配合立體感極強的塊狀雲,蔚藍的天空,深邃悠遠。旅人今天的運氣不錯,一切景致都搭配得恰到好處,完美之極。回家 第一次出國;離家最遠的一次旅行;此生到過的最北最高緯度的地區;當地旅行中行進路途最長,經過縣市最多的旅行。每次的旅行對我總有著別樣的意義,愛上“最北方”。


精選遊記: 哈爾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