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厭倦了日夜股醉金迷,心情隨著K線和股指上天入地的日子。懷念起梅干扣肉和臭豆腐的味道,想念起烏篷船、黃酒、茴香豆的感覺。於是周五買一張前往紹興的火車票,只為一段恬靜、愜意的江南生活。
午後到達紹興最負盛名的紹興飯店,不愧是李鵬、吳儀等下榻過的國賓館,一座不超過兩層高的私家庭院式飯店,背靠著臥龍山,白牆黑瓦、小橋流水、古琴潺潺,將最濃郁的江南特色融合在一座院子裡。古色古香的房間裡,一整面落地玻璃窗,窗外梨樹桃花,長廊曲折。坐在窗前品茶寫字,足不出戶已讓人覺得滿足。
特地選擇傍晚再次前去東湖,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不變的是東湖的娟秀與淡然。只是純樸的烏篷船老人已經學會了面不改色地索要小費,岸邊亭樓的冰鎮綠豆湯也一年比一年貴。不過我依然喜歡這樣一個傍晚,人煙稀少、荷花搖曳、碧湖泛舟、山水相融。臨走時,老天爺又一次眷顧我,賜了一場小雨,平靜的湖面山水間多了一抹淡淡的愁!好一幅江南山水風景畫。
晚上是保留節目—鹹亨酒店。明明知道菜的味道不再原汁原味,國營服務的水平也差強人意,但是只因它是魯迅筆下的鹹亨!來這裡為了看一看衣衫襤褸的孔乙已銅像,坐一坐樸實的黑漆木四方小桌椅,喝一喝回味無窮的紹興酒,再嘗一嘗越吃越香的臭豆腐,當然也為了懷念大堂中央那年一圓桌一群人的醉酒當歌、歡聲笑語。都說那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本以為紹興的風情不過是粉牆黛瓦中的商業繁華,一如廣場上的古塔和劇院。不曾料想在廣場的背後,掩飾著一條悠長的小巷,窄弄垂檐,木窗半啟。後來才知道這裡才是最有紹興特色的倉橋直街,前幾次來居然與她失之交臂。古巷很長,一路沿行卻不知其深幾許,只是覺得青石微雨,歲月翠澤,仿佛走到了紹興的歷史。我極喜歡這條老街,於是在街上的小餐廳用餐,古樸且寧靜,是我向往的味道!
飯後去爬了酒店後面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臥龍山,體力大不如前,好在山上游人稀少、綠樹鳥語、環境清幽,做了一個森林有氧SPA。沿著環山路走下去,石橋下一間幽雅別致的茶館裡傳來了好聽的琴聲,有點倦意,於是在茶館依欄傍水的座位休憩片刻,誰知這一坐竟然不願起身離開了。臨水的欄杆處擺著各種翠綠的盆栽,一只白色的貓咪慵懶地趴椅子上熟睡,一壺上等的稽山龍井新令人茶唇齒留香,身旁的那條護城河水聲潺潺,烏篷船往來其中,船上的人們一壺黃酒、一碟茴香豆再加一份悠然自得。河兩邊是白牆和瓦的民居,歲月就在沿河邊洗衣淘米間慢慢流逝,如此平淡而又真實。河流上的石拱橋上爬滿了爬山虎,我想四季都會開不同的花吧。臨走老板贈送了扇子,讓我記住了這間茶館的名字—燕雨。這樣的午後空氣中也彌漫著悠然恬淡的夏天的味道,心也被微熏得細膩浪漫起來。此刻的我如此貼近江南小鎮古老溫婉的心跳。原來清水石橋,流水石階的生活就在我們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