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五一前到的青島,4月26日早上8:00乘飛機從上海出發,10:20到青島流亭機場(在攜程訂的票。該趟飛機其時打折極其厲害,加上機場建設費和燃油費共計320元,只比上海至青島的火車臥鋪貴一點點),然後乘坐機場2號大巴到終點站,入住廣西路上棧橋附近旅館。
第一天忙於購買返程火車票及安排下一步住宿,只走到海邊眺望了一下人滿為患的棧橋。雖然黃金周未到,但是旅游團已經出現了,景像可觀。然後我跑到火車站以西臨近地區找車票代售點(因火車站在整修,變成了大工地,無處售票。。。),在青島的大街小巷穿行往返,感覺一下子就融入了當地生活之中,這塊地方沒什麼太多歷史建築,當然更沒有旅游團出沒,只有當地人在街邊或坐或站聊天下棋,很像我家鄉那種北方城市一樣,市井而親切,只是空氣濕潤很多。
暴走第一天(天主大教堂 —— 基督教堂 —— 老舍故居 —— 青島市美術館 —— 中國海洋大學 —— 小魚山公園)
第二天,我八點多出門,直奔浙江路的天主大教堂。
住在棧橋附近的老城區就是這點好,離海不過一兩條馬路之隔,且周圍歷史建築景點眾多,諸如天主大教堂、基督教堂、總督府等等,基本上全都只用走就可以到。
天主大教堂融合了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黃磚紅瓦,兩處塔樓非常高大雄偉。票價5元,學生票2.5元(可能因為人少,我的研究生證這次還發揮了作用。等到五一期間我和男朋友再來此處,售票員就堅決不肯賣我學生票了。。。)。這時不到九點,人的確非常少,我進到教堂裡面,除我之外只有一位阿姨,坐在板凳上低頭閉目祈禱。於是我就輕手輕腳在教堂裡轉了好幾圈,對著色彩繽紛的玻璃、壁畫一通亂拍,直到那位阿姨也走了,就剩我一個人在空空蕩蕩、寂然無聲的諾大教堂裡面坐著,大氣也不敢出。。。但感覺真的很好。
五一期間我再來的時候,這裡就是游人不斷了。說起來有件事讓我很崩潰,很多游客進來之後都會坐在長椅上休息,然後就會把腳放在長椅前面的長條木板上。。。但是那個木板明明是讓教徒下跪祈禱用的,相當於咱們中國佛寺裡的蒲團,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把這個長條當成是放腳用的。。。雖然位置的確很合適,但是如果真的是用作放腳的話就不會在上面鋪一層軟軟的棉花墊了啊。。。反正我當時看著那些腳真是崩潰啊。。。
在教堂及院子裡盤桓了幾十分鐘,我就按地圖指點往基督教堂去了。基督教堂位於江蘇路上,離這裡不是太遠,但也要走個半個小時左右。一路上隨處可見美麗的德式歷史建築,很多院落大門口都掛著塊小黑牌,上書:歷史保護建築。
我是美麗歷史建築狂熱的葉公好龍者,畢生最大願望之一就是有朝一日住進花園洋房。如今看到遍地都是如此美麗的德式建築,除了一遍遍在心裡流口水之外,就是抓著相機瘋狂亂拍了。這裡大都是紅磚建築,但風格還是各有不同,沂水路上首當其衝的是現青島市人大所在地,青翠的爬山虎和濃密的綠樹環繞在周圍,很美。此外很多學校、幼兒園的樓也都是歷史建築,看的我對青島的學生充滿了羨慕之情。。。
然後就到了基督教堂。
其實前一天下午我已經來過一次基督教堂了,當時是五、六點鐘的樣子,已經停止參觀了,教堂關著門,但亮著燈,教徒在裡面唱著贊歌。我坐在光線越來越昏暗的院子裡,看著美得像童話城堡一般的基督教堂,發了好一會兒的呆。
基督教堂門票7元,學生票4元。賣票的阿姨非常和藹可親,看著我的學生證跟我聊了半天。這座教堂是中世紀塞堡式風格,外牆主要是黃色,但接近地面的部分都是巨大的石頭,古樸而俏皮,紅頂,但鐘樓是藍頂,就像童話城堡一樣美麗。內部則比較簡單。我爬了鐘樓,從鐘樓的小窗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海。根據攻略,我還特意聽了准點報時,呵呵。然後又坐在院子裡看了半天一對新人在激情四射的攝影師的指揮下坳造型拍婚紗照。。。
從院子的另一個門出去,我到了龍山路還是龍什麼路上,開始尋找傳說中的老舍故居。。。這一片依然是老房子成群,路上游人很少,有一條黃縣路還保持著石板路的原貌。但是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老舍故居,只得先在路邊一家小店解決了午飯,然後去附近的小賣店買了瓶嶗山綠茶,順便打探了一下老舍故居在哪裡。店主熱心指點了我,原來已經很近了。然後我就去了,然後,我就嚴重的失望了。。。
雖然門口寫著:老舍故居,歷史保護建築。但是我沒看出一點保護的痕跡。樓挺破的,而且本身也不是很漂亮,現在不是景點,依然住著人。我在院裡轉了一圈,就撤了。這一塊,也就是小魚山地區,有很多名人故居,但是大多都沒有作為景點,而是依然住著人,所以我又路過幾家,包括林語堂故居之後,就斷了看故居的念頭,實在,沒啥看的。
順著老舍故居前面的小路走到大學路上,我看到了對面的青島美術館。其實我個人只是藝術的葉公好龍者。但考慮到反正也沒什麼事情,於是我在馬路對面掙扎半天之後終於決定進去看看。沒想到非常開心的事情發生了,當天是星期五,美術館免票。哈哈,所以,盡管裡面只有一個版畫展,我還是興高采烈的進去了,在空空蕩蕩的站管理獨自轉了很久。
其實美術館的建築也是很美的,左手是四層西洋小樓,可以爬到樓頂四處眺望。右手第一進是伊斯蘭風格的小院落,第二進是中式院落。院子裡的牡丹花開得正艷。個人感覺這裡還是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在不用買票而且又沒有其他任何游客的情況下。
接下來我就順著魚山路准備去小魚山公園了,不料半路突然看到一個美麗的校門,上書:中國海洋大學。校門內一座掩映在綠樹從中異常漂亮的高大建築吸引了我的目光。想起以前旅游雜志曾把海洋大學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麗的校園之一,我毅然決然地走了進去,結結實實地轉了一大圈。。。
其間我曾坐在一塊階梯狀的小廣場上休息,看周圍有人練習打網球,有人談天說地,有人靜心讀書,而長尾巴的喜鵲就在旁邊蹦來蹦去找吃的。
海大校園裡有一堆歷史建築,最著名的可能要數曾經的俾斯麥兵營。校園的確很美,而且很大,我開始後悔當時高考沒有報這裡了。。。
從海大出來,我接著向小魚山公園進發。尋尋覓覓之後終於走到了,掏了15塊錢的門票(無學生票),爬山。
其實,小魚山公園本身乏善可陳,但是它離海很近,站在山頂,碧綠的大海映入眼簾,涼風吹來,清新宜人,感覺很棒。如果帶夠干糧坐在山頂看著大海喝茶聊天的話,感覺一定會更好。
從小魚山另一個門出來,穿過幾條繁忙的馬路,到了第一海水浴場。這裡不少人在游泳,其實我感覺海水還是比較涼的,不過可能人家已經習慣了。沙灘上人很不少,本地人、游客都有,坐在沙灘上看碧海藍天,思念親愛的們,真好。
在第一海水浴場坐了會兒,我就回到馬路上,坐公交去了鼎鼎有名的香港路上的佳士客超市,采購了一些東西。這裡,你已經完全看不到青島老城區的樣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繁華熱鬧,街上人群熙來攘往,和任何一個大都市都很像。

(天主教堂內景)

(基督教堂外拍婚紗照的新人)

(從小魚山眺望第一海水浴場)

(陪我暴走的三星鞋和一水杯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