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束河古鎮坐看夕陽西下

作者: wf666

導讀在束河古鎮坐看夕陽西下 四月麗江行印像之二 時隔月余,翻看電子數碼照片,才發現去了三趟的束河古鎮竟然沒有留下幾張好照片。其實,束河是麗江行程裡印像頗深的去處。早就聽說束河古鎮就是麗江古城的縮影,雖然小些,但完整地保存了千年古鎮的記憶。 總在黃昏時分走近束河,行程安排的使然(不論是旅行社安排還是自由安排的行程,因為束河就在住處附近), ...

在束河古鎮坐看夕陽西下

四月麗江行印像之二

時隔月余,翻看電子數碼照片,才發現去了三趟的束河古鎮竟然沒有留下幾張好照片。其實,束河是麗江行程裡印像頗深的去處。早就聽說束河古鎮就是麗江古城的縮影,雖然小些,但完整地保存了千年古鎮的記憶。

總在黃昏時分走近束河,行程安排的使然(不論是旅行社安排還是自由安排的行程,因為束河就在住處附近),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束河古鎮總是以這個充滿想像張力的時段進入我的視線。這也正符合了千年古鎮的風格,總在黃昏日落時分,人的記憶才會遙遙與歷史對接。

或許,束河古鎮就是最佳的對接點。

頻頻造訪束河其實還是有點功利心的。前一暮夜隨旅行團去了束河之後,次日在賓館門口候車進城時,一位當地婦女主動上來搭訕,表示如果去束河只需交10元門票(按規定是35元),就可以將我們帶入古鎮。本來對束河印像就不差,再一想,既然她能夠將我們帶入,是否我們自己也可以混入呢?

在千裡之外的旅游城市,作為一名陌生游人,竟然能夠憑自己的“本事”免門票混入。這個行動雖說不光彩,但想來就是一種誘惑。當天下午,和同行女伴議定,且試一回。

沒想到的是,進入古鎮意外的順利,門崗只對來來往往的車輛感興趣。我們從開放的售票亭背後側門進入,沒有人前來理會。或許他們真的想不到有這樣老練的游人,閑庭散步地造訪束河。

在束河古鎮聽得最多的就是馬蹄和系在馬脖子下的鈴鐺聲音。叮叮當當的,踩踏青石板的路面,在古建築的間隙裡穿行。騎在馬上的大多是游人,任由馬主人的牽引緩緩行進。伴隨著蹄音和鈴音的,便是濃郁著歲月痕跡的古鎮風情。

確實是一種風情,流動在空氣裡的一種可以感覺但無法具體描述的飄移。老謀子將《千裡走單騎》擺千米長宴的拍攝點選在這裡;原住民民納西族人原始的住地固守在這裡;時時傳來銀器店加工銀具敲打聲音彌散在這裡;破敗而真實記憶時間流轉的古建築和長滿野草的空坪根植在這裡。。。

進入束河,沿著青石板主道一直往前,會看見一條橫亙的小街,憑山而設,以酒吧為主。窄窄的(在當年應該是很寬的了)街道靠近酒吧一側是一條流動的水溪,清澈得不能再清澈的雪山之水千百年來方向不變地川流,水裡長著厚實而條理分明的碧綠色水草,長長的順著水流輕盈地搖曳,酒吧裡冰鎮西瓜或者啤酒就用一個塑料小筐裝著用一個絲網袋兜著,隨意地泡在渠裡,這種冰鎮方式絕對算得上是遠古,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不管是原鄉還是外來者)都延續著這一最原始也最有效最節能的冰鎮法門。

如果要找最具創意的酒吧,來束河是對了。行走在束河古鎮,一念之間這裡已然是藝術家們的隱居之所,憑著自己的創意經營一間小酒吧,天天坐著陪來自天南地北的游人一起神侃或者發呆。因為每個酒吧的名字或者裝飾風格,都體現著個性。記得有一家酒吧門前,一束艷麗的花草眺人眼球,旁邊有一塊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幾個字,大意是:特別提醒這是假花,不要隨便亂摸,謝絕攝影。來往游人無不駐足,而後留下一陣歡聲,融入古鎮的風裡。

在麗江的第一次晚餐在束河,隨旅行團。在麗江的最後一次晚餐也在束河,自己找來。這次選擇了一家臨路窗戶裝點得一如三十年代舊上海的“新潮”酒吧(與千年古鎮相比,自然是新得很了。)臨窗找個位置坐了,距晚餐時間似乎還早些,找本書來看了。窗外來來往往的游人在身畔行走,說著國內國外的各種方言。從窗口向外看去,剛性十足的太陽已經溫柔了許多,陽光錯落無致地在古鎮的各個角落構成不規則的光影,並且隨著時間不斷的移動和變化,直至湮沒在山的那邊,暮色如約而至了。

幾乎能夠直觀地感覺著時間在這裡的流走,千百年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輪回,變化的是熙來熙往的生靈(當然包括人類),不變的是束河的流水和青石板路,或者還有飄散的蹄音和鈴鐺聲聲。。。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