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陝西VS吃在河南
老早就聽說西安的小吃是遠近聞名啊,此次有幸一飽口福,真是幸福地沒話說了,既便宜又美味,恨不得天天都在那裡吃個暢快。
到了西安的第一站無容質疑便是赫赫有名的回民街。和想像中的相差很多,原本以為這裡就像吳江路一般又擠又髒的,可事實卻是這裡非常之干淨,路上很難看到有亂扔的垃圾,寬闊的馬路兩旁都是干淨的店面, 墨黑的招牌給人感覺每家都是有名的老字號;即使是路邊的小攤,也顯得親切又整潔。
我們一批人馬二話不說就蹬蹬蹬地就衝進了賈三灌湯包,到底是中華老字號,人如泉湧,生意不好才怪。這裡一共有5種灌湯包,牛肉的、羊肉的、三鮮的等等(回民是不吃豬肉的哦),每籠10個,每個人正好吃5個。。。人多就是會人來瘋,一個個傳下去地吃,吃到後來什麼味道都分不清楚了,只知道好燙啊,湯汁好多,呵呵,一會會工夫還沒琢磨透這些東西卻早已下肚了J
羊肉泡饃麼更不用說萊,來西安怎麼能不吃這個呢?不過先前就聽好多人說上海人吃不慣的,其實還可以啦,只不過湯裡面羊肉的味道確實濃了點,泡饃硬了點而已。我們點的是小碗的羊肉泡饃,幫我們把泡饃切好的,一來吃不下大碗的,二來總比自己手撕的要干淨許多。。。
這裡的涼皮和涼粉也完全和上海的不一樣,原先以為上海路邊的那種西安涼皮涼粉啊什麼的挺好吃的,到了這裡才知道原來味道一點也不同的,這裡的粉啊皮啊更Q更滑。而涼皮和涼粉相比,沒那麼辣,裡面有很多花生醬;而且皮是不透明的,粉是透明的,不管是哪種,配料估計是家傳秘方的,真會上癮的,以至於在後面的五天行程裡我們天天都期盼著再嘗一嘗這人間的美味。
賈三另一大特色無疑是這裡的酸梅湯了。不瞞您見笑,我可從來沒喝過那麼好喝的酸梅湯哎,甜而不膩,酸而不澀,還有股如同桂花一般的清香味。怪不得當年慈禧太後點名要喝這裡的酸梅湯,不遠千裡也要嘗嘗這誘人的美味。。。是啊,外面的路邊攤上的酸梅湯味道果真沒這裡的好,在西安這種火爐天氣裡,喝喝才1塊錢冰涼的酸梅湯實在是人生一大享受,只可惜沒法帶回來,哎,就算帶回原料自己做估計也做不到像它家那般的火候啊。。。
不過這裡的羊肉串貌似沒有外面的好吃,味道有點老,不像我們專門在上海廣東路吃的新疆羊肉串那麼嫩。。。
吃了那麼多,價格卻驚人地便宜,每個人才消費了13塊錢,恩,是啊,還得留點肚子到其他地方繼續戰鬥呢。在回民街上又繼續嘗到了老趙家的玫瑰鏡糕(RMB1, 好像有點甜得發膩)、吃了口柿子餅(RMB0.7, 其實就像南瓜餅)。。。還有好多好多東西都想吃啊,像什麼BiangBiang面啊(這個字很復雜,電腦裡查不到),肉夾饃啊、餡餅啊什麼的,味道肯定老好的,可惜那種東西太大了看上去就飽了,哎,留在下次再來吧J
在西安吃飯我覺得不能叫吃“飯”,北方人都喜歡面食,而且他們這種面都是手杆出來的,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在這裡我們吃到了“褲帶面”,又寬又長,整個大鍋裡的面其實只有一根,長是長得來,韌勁十足,斷也斷不了。。。而我們在南方吃的沒有陷的那種白饅頭在這裡叫做“饃”(MO,第一聲, 就是‘白摸’啦,呵呵),老好吃的,又香又嫩,又大又松,明顯不像上海這裡白得像發酵粉一樣!吃了幾天這種面食,白米飯也不想吃了,可是千萬要記得哦,面食最容易發胖了!
“餃子宴”似乎也是西安美食之寶,而且最有名的就屬“德發長”了。其實也不算便宜,每位從RMB60到RMB600的都有,一份價錢一份貨嘛。不過我們畢竟是嘗個新鮮,就點了60元的那種。量挺多的:幾份小碟冷菜、兩道點心一道甜一道鹹。。。接著就是最引人注目的餃子正式上場了:我們這種套餐一共有18種餃子,每種一人一個,小小的,QQ的,做得非常精致,一點也不像餃子,各種味道的都有,甜的、辣的、酸的、鹹的,其實和外面有皮裡面有餡的小點心沒什麼太大差別。吃完這些還有一個貴妃火鍋,估計也是和楊貴妃有關的吧,裡面一共放9個珍珠餃,小是小得來就和指甲那麼大小,真不知道餡是怎麼包進去的。。。四個人盛了四碗,裡面有幾個餃子都是隨機的,反正從他們的話裡吃到即使零個都是非常吉利非常圓滿的。。。反正麼,話總歸是人說的。。。最後一道是大餃子,覺得和大娘水餃相比沒什麼與眾不同的,主要是給你吃飽的。吃完吃飽,也知道餃子宴是怎麼個回事了,至少也享受了當年皇宮裡的待遇了吧J
相比陝西菜偏辣,到了河南,菜就偏酸了。最有代表性的大概就是洛陽的水席了吧。以前一直搞不懂什麼是水席,這次品嘗了一下,總算也明白原來水席一方面表示這盛宴的24道菜像流水席一般,量多得吃也吃不完;另一方面這水席的菜都是湯湯水水的,比如說即使是好好的雞翅,也非得用很多湯來燒。以前本以為廣東人愛褒湯是一絕的,沒想到在北方的洛陽其實人們也愛湯,只不過這是菜的湯多而已。而且洛陽人對吃還是很講究的,早飯竟然就是喝湯,喝各種滋補的牛肉湯啊、羊肉湯啊等等;而到了晚上便改吃清淡的湯,看來營養還挺均衡的。
水席真是多得吃也吃不完,先上來的八道冷菜量巨大,而且每道由兩種菜組成,其實也可以叫做十六道冷菜,吃完這些其實也就有點飽了。可沒想到正餐還沒上來呢,十六道熱菜為首的便是最有名的‘洛陽燕菜‘,據說當年御廚把這道用胡蘿蔔為原料烹飪出的佳肴燒得味道如同燕窩味道一般,加上外觀像朵洛陽最美的牡丹花,惹得武則天都贊不絕口呢。不知道如今的味道是否還和當年一樣,不過至少樣子是夠好看的,而且味道麼,說實話,的確是這所有菜裡最好吃的,夠酸夠辣,不記住都難啊~~接下去的水席菜其實作料都沒啥特別的,只不過名字都很好聽,湯汁都很豐厚,味道都很酸辣,實量也很驚人啊,估計是給東北人預備的吧。。。反正最後的幾道菜都沒怎麼嘗,更別說那些主食了,吃完肯定胖個三圈!
不過除了這水席有名,好像河南其他有名的就只有燴面了。其實和陝西的褲帶面差不過,都是很寬很長的,一碗就那麼一跟,拉也拉不下來;不過味道還是有點偏酸的,好像是放了胡椒粉和醋的緣故吧。這裡的其他小吃就沒得和西安比了,哎,反正除了這個好像就沒發覺其他特別好吃的了。。。
一路上兜兜逛逛,我們一點也沒少吃,不知道吃了多少面食,更別說各種水果呢:杏啊、桃子啊、西瓜啊。。。河南開封的西瓜挺有名的,據說是皮薄汁多,而且夏天最便宜只有兩毛錢呢,不過我們現在去的還不是季節,1塊錢一斤,和上海差不多,經過比較鑒定河南的西瓜可比陝西的西瓜甜得多哦J
至於土特產,哎,陝西實在沒什麼可買的,干貨?不好吃;餅啊糕啊?一點特色也沒有。。。到了河南,情況也雷同,包公豆?其實就是五香豆;花生糕?哪裡沒有啊;大蒜?實在受不了這氣味;這裡的特產只有紅棗,大是挺大的,甜也挺甜的,不過不便宜。。。看來能買買的只有少林寺的素餅了,還算比較好吃的。
逛啊逛,吃啊吃,一路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一路上也洋溢著體重飆升的危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