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就希望今天能有好天氣,因為今天要去石卡雪山.坐上大巴,就聽到團友們在議論,前兩天梅裡雪山雪崩,一對江蘇來的夫婦不幸遇難(後來證實是一死一傷),但願死者的靈魂能在雪山下安息.石卡雪山是雪山裡的小弟弟,海拔最高4449.50米,但聽說它是唯一能同時看到五座雪山的地方.但願今天天氣好,能如願以償.沿途經過了納帕海,是一片很寬闊的草原,可惜雨季沒到,草只是剛剛萌芽,只有一些犛牛.石卡雪山門票160/人,含纜車費用.索道大廳是八角形藏式建築,下面兩層白色,頂上是圓形,繪有彩色圖案,四周掛著藏經幡.天氣非常好,萬裡晴空,一絲兒雲彩也沒有.空氣清新,山腳下海拔3200米,已覺得空氣稀薄,上台階的時候只好放慢腳步.山峰上覆蓋著墨綠的樹木植被,一線纜車穿過森林,通向山頂.4000米以上植被很少,都是風化石.因為昨天下過雪,山頂上白雪皚皚.索道分為兩段,當有人在終點或起點上下纜車時,整條索道的速度就會放慢,最高速4米/秒,最低速0.4米/秒。Ⅰ索運行特點為三快兩慢,運行15分鐘到達中間站,Ⅱ索運行特點為四快三慢,運行20分鐘到達山頂站.我們坐上纜車,越過藍月山谷.雖然是旱季,仍然可以看到雨季時衝刷出來的溝壑,從山頂延伸下來,在谷底彙聚.墨綠的杉樹和沒有開花的杜鵑樹從纜車兩旁掠過.記得十年前的五一節爬過成都附近的西嶺雪山,3200米的陰陽界已經是白雪皚皚,可是現在高度已經過了3200米,盡管昨天下過雪,兩邊森林裡的雪還是很少,地球變曖的趨勢真的是愈來愈快了.坐完第一段索道後,下纜車小憩.附近有一片用柵欄圍起來的亞拉青波牧場,通往靈犀湖,因為有團友下午要趕回麗江看晚上的一個演出,我們沒有走進去,而是繼續坐上了纜車.遠眺亞拉青波牧場,一片綠意,有些灰黑的房子和犛牛散落在上面.打開纜車的窗戶,山風吹進來,窗外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不停從眼前掠過的杉樹在藍天的映襯下青翠蔥郁.下了車,還有100米左右的棧道才能到達山頂公園.棧道兩邊積雪很厚,如果不是工作人員把雪鏟掉的話,棧道上也積滿了雪.放慢腳步,一級一級地向上走,還好,並不是太吃力,也不覺得有高原反應.到了山頂公園,山風更加猛烈,呼呼地從耳邊吹過,不知是雪山之神的喃喃細語,還是雪山在陽光下的歌唱?4150米,陽光強烈,所以並不覺得冷.山頂公園是一大片平坦的山坡,遠處佇立著一棟黃色的小木屋.我們正在雪地裡歡呼拍照時,聽到導游興高采烈的聲音:”人家去梅裡雪山的看不到梅裡雪山,今天我們運氣好啊!”原來西北面綿延起伏的山脈就是梅裡雪山,看上去很近,其實很遠,巍峨壯觀.東南面有兩座高高的山峰,是玉龍和哈巴雪山,北邊的天際,有兩座遠遠的山峰,看上去是個小不點,估計非常遠.一座依稀可辯有四個山丫丫連在一塊兒,應該是四川的四姑娘山,在它左邊的可能是稻城雪山.香格裡拉縣城位於山坳間的平地上,附近的山峰一層淡似一層,蜿蜒消失在天邊.在山頂公園拍照時,手機突然響了,原來是短信,無比驚訝,在這麼高的海拔,手機還能有信號,也太神奇了.後來聽同行的一位團友說,移動公司在山頂設了兩個接收站,難怪嘛.其實山頂公園海拔4150米左右,並不是最高峰,不過因為天氣晴朗,看到了梅裡雪山,在山頂公園拍完照後,我們都心滿意足地下山了.中午,我們回到縣城,大家先把租來的大衣退了.我買的氧氣一點兒也沒用上,還害我背了兩天,白白浪費銀子.午飯是在一家叫腊普風味園的藏族餐館吃的.一進門,發現幾桌全是老外,沒有一桌是同胞,可知價格不菲.餐館的桌椅全是藏式的,牆上繪著藏式壁畫.四個人點了一碟紅燒乳豬,青稞炒肉,炸奶渣,煎餅,青菜豆腐湯,一壺酥油茶.炸奶渣是些炸出來的白白的丸子,裡面酸酸的,味道像酸奶.青稞炒肉味道清淡,還比較有嚼頭,煎餅味道普通,吃下去比較充飢,我們吃剩下一半. 酥油茶是淡淡的粉色,甜甜鹹鹹的,很好喝,四個人猛喝,結果只消滅了八分之一,真是嚴重浪費啊.這頓飯每人花去42元,是本次行程最貴的一餐.總的來說,味道不錯,就是浪費了點.吃完午飯,啟程回麗江,3天的香格裡拉之行圓滿結束.或許,香格裡拉,這個外國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真的是像它的藏語意思”心中的日月”一樣,它只存在於人們的心靈中,想像中,渴望中.

(雪山1)

(雪山2)

(雪山3)

(遠眺梅裡雪山)

(亞拉青波牧場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