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時從茶卡鹽湖穿越毫無生機的荒原以及德令哈市和世界最大的鹽城察爾汗鹽城後,於當晚8時到達格爾木市。由於高原反應,頭痛的厲害,我取消了昨晚在格爾木市探望朋友的計劃,早早上床休息了。
今明兩天要翻越昆侖山和唐古拉山這兩座高海拔的山峰。早餐後,導游和司機要我們在格爾木市購置氧氣瓶,上午10點上車出發。
格爾木為蒙語,意為“聚寶盆”。也有人說是“多條河流彙聚的地方”。它是甘、青、新三省區聯絡西藏的樞鈕。格爾木是當代興建的城市,據說是青海最大的城市,它因青藏路而興旺起來。沒來之前只是從地圖和書上知道格爾木的,以為只是一個偏遠的小城而已。今天看到的格爾木卻讓我大跌眼鏡,這裡的街道是那麼的整潔,商場、酒樓、餐館隨處可見,城市的綠化也很好,一點也不比西寧差。
進入藏區要准備小禮品送給當地的小朋友是我們從網上知道的不成文規矩。我購置了一些食品和數量不少的鉛筆、圓珠筆後提前回到車上。其他團友也陸續回來,一些上了年紀的還抱了枕頭(氧氣袋)、葡萄糖輸液回來,以防萬一。
離開格爾木市,在青藏公路旁時時可見到熱火朝天的青藏鐵路建設工地,樹立工地傍的標語挺有鼓動性的:“橫刀立馬昆侖……”、“金戈鐵馬戰昆侖…….”
旅行車在昆侖橋邊停了下來,讓大家照相和方便。四周是灰色的寸草不生的荒原和巍峨的昆侖山脈,天色陰沉沉的,寒風很大,氣溫只有一、二度吧。
我背了個小背包來到大橋附近青藏鐵路建設工地的一個小屋裡。這裡住著一家三口,家具簡陋。男的約40歲,四川人,是工地上的汽車司機,小孩只有七、八歲。我從包裡掏出一把從深圳帶來的利是糖果塞給小孩。“謝謝叔叔啊!”小孩不好意思要,大人忙著替小孩道謝,並請我到裡面的房間喝茶。司機說在這裡一個月賺四、五百元,一家三口的生活還過得去。鐵路建設者的生活也不容易,因時間有限,沒呆一會我就告辭了。
翻過昆侖山,越過茫茫的西西可裡無人區後,我們於晚上7時多到達住宿的沱沱河兵站。
今天是國慶也是中秋節,高原的月亮好像特別大也特別明亮,懸掛在空中的明月把沱沱河兵站照得一清二楚。一輛輛軍車整齊的停放在車場,穿著單薄軍衣的戰士在穿梭忙碌,也許官兵適應了高原寒冷的生活,我們穿著羽絨服也感覺寒冷。等兵站的官兵用晚餐後,我們來到兵站的餐廳用餐,幾百平方米的餐廳擺著整齊的桌椅,幾個兵哥服務員在忙碌。
吃完飯後已是晚上9時多,兵站官兵邀請我們參加他們的節日晚會。能在高原和官兵共同慶祝特別的日子,我們當然高興。晚會設在二樓的卡拉ok室,裡面已擺上了礦泉水、水果、糖果和月餅。幾十名官兵和我們14名旅行者在雪域高原開始了特別有意義的晚會,晚會由一名江蘇連雲港籍挺帥的少尉主持。
少尉灑脫的風度和不錯的口才令晚會生輝,也使我們團的一些女士傾情。拉著讓我給她們與靚少尉和其他軍官合照。
我們的兩個團友也上場唱了幾首歌曲。漂亮的chai小姐頗有專業的台風和動聽的歌曲博得了官兵的陣陣掌聲,在掌聲鼓勵下,chai小姐唱了一曲又一曲。
興致勃勃的兵站站長親自操鑼主持晚會。他要士兵找來一面銅鑼站到主持位上把鑼一敲宣布節目規則:“我鑼聲一響,你們就傳遞手中的月餅,鑼聲一停,月餅在誰手中的誰就要出節目。”….
接著的節目是站長唱了一首思念家鄉的歌曲。前奏一響,我旁邊一位十七、八歲的戰士眼紅紅的:“又唱這首歌了,真想家!”看著這位傷感的戰士,我的心也不好過。每逢佳節倍思親,八月十五是親人團聚的日子,而這位還小的戰士卻遠離親人駐守遙遠的邊疆,在這樣的氣氛下,難免傷心。我安慰了幾句,也不忍多說什麼。
由於明天一早我們還得趕路,12時左右我們提前退場回房休息。這時候從家裡帶來的睡袋和濕紙巾都用上,半夜把濕紙巾敷在臉上,呼吸順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