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鎮江揚州時節

作者: 粉瓷娃娃

導讀煙花三月下揚州.古人或許看到細雨彌漫揚州城,或許看到瓊花散落小路澗;或許看到窈窕淑女纖纖走…而我,作為21世紀的現代人,選擇在五一長假這個高峰獨自前往揚州,又會看到什麼? 2007-5-3號 第一天 天氣晴朗略熱 早上9點多的火車送我從上海到鎮江.火車晚點的厲害,打破了我原有的計劃.還好我一個人,無須和別人協商.背起沉重的行李包去了著名的金山寺(鎮江火車站旁就是長途 ...

煙花三月下揚州.古人或許看到細雨彌漫揚州城,或許看到瓊花散落小路澗;或許看到窈窕淑女纖纖走…而我,作為21世紀的現代人,選擇在五一長假這個高峰獨自前往揚州,又會看到什麼?

2007-5-3號 第一天 天氣晴朗略熱

早上9點多的火車送我從上海到鎮江.火車晚點的厲害,打破了我原有的計劃.還好我一個人,無須和別人協商.背起沉重的行李包去了著名的金山寺(鎮江火車站旁就是長途汽車站可直接去揚州.火車站門口公交2路車可到金山寺).公交沒開幾站就到了恆順醋廠,整個地區都彌漫著酸酸的醋味,這時我才真正的意識到,我開始了新的旅途.

“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神話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許多人正是從“水漫金山”開始,認識金山、了解鎮江的。金山位於長江邊上,江天大禪寺(也就是金山寺)依山而造,殿堂樓台層層相接,從江中遠望金山,只見寺廟不見山,素有“金山寺裹山”的說法。金山寺始建於東晉,原名澤心寺,唐時通稱金山寺。(本段摘抄前人游記)

所以在金山寺的門口有好幾塊匾額: 江天大禪寺,澤心寺和金山寺.門口有一小鼎,上面刻字,據說橫摸這些文字然後放入口袋中就有財運,從字的光亮度來說,財富在人心中依舊占很大地位.

其實金山寺是金山公園的一部分.我不得其領,開頭還走了段錯路.公園裡有很多中老年人在玩扯鈴,古老的玩具似乎帶給這些人的卻是巨大快樂.風裡響徹的嗡嗡聲久不見停.

快要走錯的時候我迷途知返,從一扇小門進入,路過龍井,路過守衛人,眼前出現的就是主殿和藏經閣還有其他的塔和房.這些建築錯落有置的排列於起伏山丘上.下午的陽光灑落在殿堂牆面的圖案上.這些圖案經歷過歷史,眼瞧著江山易主,感受著漫天香火而有了靈氣,彩色的印花異常美麗.山頂的慈壽塔, 塔裡鐵制扶梯羅旋繞到塔頂,所謂七重,塔高必有七層,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接踵摩肩的爬到頂層,遠眺長江遠,近俯金山寺,心中有佛之人也許真能冥冥中解救一條性命.我無意識的走過許多景點,看著很多游客某瞬間的嗔痴怒笑.然後離開這座城池.

(在金山的門口,有從揚州到鎮江之間的城市快客,更為方便,上車10元一人,投幣。)

我是在金山門口和人拼車去的揚州,付了20元..走的是長江擺渡船.出租車帶我到揚州汽車站,我轉了公交在揚師大下,找到預定的揚州青年旅社.入住,終於可以不用背大包了.我的肩膀似乎都背塌掉了.和同一房間的陌生女孩胡楊約定好揚州所有行程時,已經是晚上7點光景了.

夜裡去了熱鬧的市口品嘗揚州菜:獅子頭,大煮干絲,鹹鴨等.逛到古運河,運河邊霓紅閃爍,花船裡人影依偎.而我想說,不如還運河一個干淨利落.

2007-5-4 第二天 陰有時有毛毛雨

起了個大早,7點多就趕到老子號茶社, 富春茶社.想體驗老揚州的早上”皮包水”的早茶氛圍.可那裡已經人山人海.一憤怒,我索性就不愛吃了.在瘦西湖附近隨便吃了點買了聯票就進入揚州另一名點:瘦西湖.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城西北,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清乾隆時期盛極一時,成為揚州雍容華貴的像征。瘦西湖的美主要在於蜿蜒曲折,與杭州西子湖相比,一個如豐滿秀麗的雍容少婦,一個似修長清麗的窈窕淑女。十裡瘦西湖,有二十四橋、五亭橋、白塔、大虹橋、小金山、徐園、吹台、月觀等名勝。瘦西湖以“瘦”為特征,湖面時寬時窄,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行船其間,景色不斷變化,引人入勝。(本段摘抄前人游記)

其實對我來說,瘦西湖就是一個大透了的公園.古代詩人的風流雅興不知道建造了多少現今的景點,而這些景點的門票又養育了一方人.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這首詩大家都很熟悉, 可我們看到的二十四橋與古人看到的畢竟相差很大.我們站在橋上看到的景致與古人所看到的, 只能用物是人非來形容了吧.我還是相信, 只要你有心, 處處是美景.公園裡除了著名的點外還可以看到踩高蹺的民俗表演, 露天木偶劇.大片芍藥園和人造小瀑布.

出了瘦西湖北門走20多分鐘就可以到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蜀崗中峰之上,因始建於南朝劉宋大明年間(457-464年),寺以年號命名,故稱大明寺。曾有西寺、棲靈寺、法淨寺之稱。登臨大明寺,進山門為天王殿,彌勒佛笑臉相迎在前,韋馱佛護法在後,兩旁分立四大天王。出殿為甬道,中央置兩尊寶鼎,甬道盡頭為大雄寶殿,殿中香煙繚繞,為中外佛教徒禮拜場所。穿廊東行,有鑒真事跡陳列室,對面為鑒真紀念堂,西行為平山堂、谷林堂、歐公祠及平山西園,均為名勝古跡。此外,當年隋文帝楊堅用來供奉佛舍利的棲靈塔已經修復,對中外游人開放。寺廟園林融為一體,為中國典型的寺廟園林之一。 平山堂位於大明寺大雄寶殿西側的“仙人舊館”內,為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揚州任太守時建。今堂內還掛有“風流宛在”、“坐花載月”的匾額,堂北檐掛林肇元題“遠山來與此堂平”匾額。游人至此,思古之情油然而生。(本段摘抄前人游記)

這裡我只想解釋一下“坐花載月”匾額的意思:傳說歐陽修在此經常邀請文人騷客聚集家中喝酒吟詩.玩一種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而他們用的就是花朵.我猜想,隨意取一玫瑰,每人撕一瓣傳給下一人,撕下最後一花瓣的人就要喝一杯酒譜一首詩.夜很漫長,花瓣在腳下積累,越來越多.頭頂明月,坐在花上,喝酒風雅.其實,古人真的很富有,他們富有著物質也富有著精神.而如今的我,只是長久坐在大明寺入口處的台階處,抬頭看著掛滿人類心願的許願樹,和同行的胡楊聊著過去的瑣事.這就是我當時的富有.

看下午還有時間,又跑去了個園..

建於清嘉慶年間,是當時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的私人園林。園內多種竹,園主人又特別愛竹,認為竹本固、心虛、體直、節貞,有君子之風。竹葉形狀類似“個”字,故取名“個園”。個園以假山堆疊精巧著名。假山采取分峰疊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的石頭,表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號稱“四季假山”,游園一周,如歷春夏秋冬四季,實為揚州園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景。(本段摘抄前人游記)

蹭了一路導游聽完所有景點介紹.路過一個桂花頂棚.現在還不是開花時節,可我怎麼都覺得身處悠靜花香中.看多了蘇州林園,其實覺得每個私家園林就是表現著主人的財勢和才識.花園後的”書山有路勤為徑”;春假山的”雨後春筍”,夏假山的”太湖月石”;秋天的紅楓;冬天的白雪.這樣一個坐擁四季的園林,確實可以名揚著而不必羞愧.

出了個園的門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幾乎一天未進食物.跑去了老字號” 菜根香”吃的晚飯.不得不說,揚州的老字號靠著金招牌,裡面的服務員異常牛.我們下午5點到的,人家6點才做晚上生意.楞是一杯水也不上,一個招呼也不打.要吃就坐著等到六點,不吃就請便走人.終於到了6點開始點餐.人家還事前有話:”請一次性點完所有的菜.我們這裡不方便再加菜的.”吃完買單叫了半天也沒人來收錢,最後還是排隊等候的其他客人受不了了,叫來服務生.哎.老字號,您的服務質量何時可以對得起不遠萬裡來的客人呢?

夜游古運河.然後回到青旅.和一群陌生的人坐在客廳裡玩起殺人游戲.午夜12點,回房睡覺.6人的鋪住了5個人.有位大媽的呼嚕聲伴隨我度過揚州的第二個夜晚.

2007-5-5日 第三天 先陰後晴

慢慢悠悠的起床,整理好包袱.到客廳打了回台球.寄掉了行李.和幾個昨夜殺人游戲的新朋友殺去了旅店老板娘推薦的一家如今揚州人會去的早茶店.原來現在去富春吃的都是外地游客而已了.

祭好五髒廟去了揚州最後一個景點.何園.

何園又稱寄嘯山莊。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晚清園林建築代表作。園林船廳、樓廊、魚池和假山、花木錯落有致、布局深得步移景換之妙。雖地處城區,一牆之內卻清風自生,翠煙自留、有“城市山林”美譽。(本段摘抄前人游記)

對於這個園林,我印像很深刻.四面長的紅色回廊分上下兩層.窗戶采用類似如今百葉窗的翻頁.回廊中種植兩棵開滿花的大樹.主人母親寺堂前的仙鶴拼圖.船廳兩旁用瓦片和鵝卵石鋪成類似河水的樣子,甚至連倒印在水裡的柳樹,白鶴都一樣不少.

最絕的是後花園裡的”水中月”, ”鏡中花”.這樣你白天也可以賞月,兩邊都可以觀花.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如今的某些建築大師真該去學習一下什麼叫空間資源利用.

回旅店取了行李,中午的長途汽車,又從揚州回到鎮江.離別揚州的所有朋友,又只有自己一人.生活讓我完全明白,天下無不散之宴席的道理.一切隨緣.

在鎮江,我下午又去了兩個地方:焦山以及北固山.除了焦山上的摩崖石刻,龐大炮台群和北固山上的古甘露寺.其他景點真的有騙錢嫌疑.

下午五點終於走完所有的景.本想悠閑度過的假期卻被自己趕景點的個性弄的疲憊不堪.吃了碗鎮江鍋蓋面.昏昏沉沉在火車站等待回家的火車.鎮江站晚8點出發.到達上海時間晚10點40.

End


精選遊記: 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