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印記--烏魯木齊和葡萄溝

作者: 燕飛天涯

導讀烏魯木齊機場出站處便有諸多旅行社的攤位發放烏市的交通地圖和全疆旅游導游圖,當然上面印著其旅行社的聯系電話和旅游線路價格。對於一個初到此處的陌生游客真是太有幫助了。 坐在機場到市區的大巴上, 一路看到的是不太寬闊的街道,但無論哪裡都是兩旁綠樹成蔭。烏市的公交車多是無人售票,上車到哪都一元。小公共雖然有售票員,但價格是一樣的。感覺最好的 ...

烏魯木齊機場出站處便有諸多旅行社的攤位發放烏市的交通地圖和全疆旅游導游圖,當然上面印著其旅行社的聯系電話和旅游線路價格。對於一個初到此處的陌生游客真是太有幫助了。

坐在機場到市區的大巴上, 一路看到的是不太寬闊的街道,但無論哪裡都是兩旁綠樹成蔭。烏市的公交車多是無人售票,上車到哪都一元。小公共雖然有售票員,但價格是一樣的。感覺最好的是公交車站的站牌上不止寫明站名,還標有路線圖。

街邊店鋪大多都在播放刀郎的“2000年的那一場雪”,大概是因為歌詞中又一句“停在八樓的二路汽車”正是烏市二路公交車八樓那一站吧,烏市人一定感到很親切。想起來好笑,當初聽刀郎唱到這一句時還很疑惑,想八層樓上如何停得了汽車!殊不知“八樓”是烏市的一個地名。

除了二道橋地區顯現出比較濃郁的維族風情外,其他地方多是漢人的天下。二道橋的大巴扎,土黃色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建築,簡潔而雄偉。對面的商城便像北京的萬通市場,致使經營者是一水兒的維族人。這裡的音像商店很多,播放出來的是地道的中東風情音樂,櫥窗的貼著不是巴基斯坦就是印度或是維族電影的海報,文字也均是維文。街上乍看很紛亂:震耳的音樂聲、維式小吃攤點叫賣聲,夾雜在烤羊肉串彌漫的青煙中,伴著來來往往,嘴裡嘰裡呱啦說著我絲毫不懂的維語的人們。但是駐足細品,感到的卻是生機勃勃、異域風情十足的氛圍;尤其是在夕陽即將落下,金色的余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灑在萬物之上......葡萄溝到葡萄溝的人太多了! 也許正是這樣,到了這裡看到的自然景色並不像在書中讀到的和腦中想像的那樣完美。可是有兩處讓人印像深刻。

其一是游人必定要去參觀的“阿凡提的家和巴依老爺的豪宅”。這都是後人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人了解當時維族貧民和巴依的生活居所。阿凡提家的牆垣和房屋都是泥土砌的,典型的“二室一廳”:中間灶房,兩邊是土磊炕的臥室,當時人們的一切活動都在炕上:做活、閑聊、吃飯睡覺。

現在“阿凡提家”的院子裡坐著為白袍維族老人,兩旁各站著一位微胖的維族姑娘,服飾不是很鮮艷,看起來年紀偏大,游人付2元錢便可同他們合影留念。幾十步遠的巴依家是磚牆,三間屋顯得很明亮,沒有看到灶房。最大的一間屋內坐著兩位衣飾艷麗的維族少女,年輕漂亮;她們面前的長條桌上放著瓜果,兩名少女一邊嗑著瓜子一邊等著門口手拿維族服裝的中年婦女招徠游人進屋扮裝巴依老爺,同她們合影。看到這裡不禁啞然:當日的巴依必定也節儉,屋內並沒有華麗的裝飾,只不過有錢人家能擁有漂亮姑娘吧?!亦或不是如此,只是當地人為招徠生意而胡亂對付游人吧。

其二是拜訪了那真正為族人的院子:家家都有一片葡萄園,夏季賣鮮葡萄,冬季賣干葡萄。旅游季節每家都接待旅游團隊,導游會加收每名游客十元的自費項目,就是到維族人家中做客,品嘗鮮葡萄,觀看這家姑娘小伙大跳維族舞;然後買其自行干制的葡萄干。當然價格要比城裡超市的貴。這樣,在旅游季節每家的收入不菲。有游客嘆道:“這樣輕松掙錢,收入竟比城裡許多人都多,還沒有壓力!” 是啊,游人散盡之時,這些維族人也會悠閑地坐在高搭起的葡萄架下的蔭翳中彈琴吟唱。可惜讓人妒嫉不得,誰叫技不如人呢:沒有能歌善舞的天分,也沒有隨遇而安的心境。如果讓我拋棄大都市的霓虹和咖啡,到這裡來“輕松掙錢”, 我會真的願意嗎?大漠孤城喜歡高昌之行,雖然烈日難耐。

進城一律乘驢車,一車八至十人。我搶先做到驢車的最後面,要在後面拍風景。驢車跑得並不慢,幾輛車竟還有些賽跑的感覺,揚起漫漫塵土。兩旁是高聳的土牆殘骸,形狀卻有些說不出的怪異。驢車行進了一個小時,古城竟還未看到盡頭。遙想千年以前,此處是何等繁華和壯觀的王國! 如今只留得殘余不堪的土牆,經風歷雨,在茫茫大漠中孤獨地、默默地記憶著昔日的喧囂和榮耀。 我真愛透過這驢車卷起的漫漫黃塵看殘壁斷牆靜靜矗立在碧藍天空下的景色,不禁想像著在靜謐的月色下或點點星光下他們的剪影和詭異的氣氛,或再加上點從大漠遠處襲來的陣陣風聲。

走到唐玄奘曾經給高昌國人講經論法的壇前,好像才真的有些感悟到唐僧的智慧和勇氣,好像才真的感到那是個真實的智者和探險者。如果我亦在當年,是否也會被他的學識和勇氣吸引而隨他西去取得真經呢?

空地上有維族少年和他的兩匹駱駝,供游客騎駱駝留影。 少年很熱情,但不主動招徠生意。 駱駝部工作時靜靜地臥在炎炎的烈日下沒有任何遮攔的地上。 “他們不熱嗎?”“他們叫沙漠之舟, 這可不是白叫的。”少年回答。 駱駝很乖,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三瓣嘴好似在笑。走近他們,它們便從嘴裡發出咕咕嚕嚕的輕輕聲音,可愛至極。 它們沒有名字,因為它們不是寵物,維族少年告訴我。


精選遊記: 吐魯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