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這個城市是懶散而悠閑的,這種生活節奏注定了它的飲食習慣也是散漫而不拘一格的。麗江沒有享譽海內外的名菜名點,然而它的小吃文化卻決不輸於美食之都的廣州、成都。小鍋米線、雞豆粉、麗江粑粑、油炸水蜻蜓……哎呀,美味真是數不過來。
別看一條不起眼的巷子,它的小吃卻是名動雲南。幾十個帳篷,白色的塑料桌凳一溜兒排開,吆喝聲此起彼伏,情景倒也可觀。我們隨便挑了個排檔坐下,老板就提著水壺上來泡茶,還會誇有眼力。原來這條排檔街接待過不少省部級的大員,包括全國的各大明星不勝枚舉。
水蜻蜓是從水裡撈上來的蜻蜓幼蟲,個頭和蜻蜓成蟲差不多大小,但沒有翅膀。經油一炸,體呈微黃。看著水蜻蜓一排排地陳列在盤中,沒有一點膽量還真下不了筷。同去的蕭小姐就不敢動筷,經人反復勸說,才夾了個最小的送入口中。好吃!又酥又香,入口成沫,毫無異物之感。一桌人大咀大嚼,兩大盤水蜻蜓風卷殘雲掃蕩完畢。
米灌腸有點類似香腸。把九成熟的糯米飯和豬血漿、鹽、茴香籽、花椒等多種配料拌勻後灌入洗干淨的豬腸中,用鍋蒸熟。這是納西族人傳統的家肴。喜歡油滑爽口的就蒸著吃,怕卡路裡高的就用油煎干,香脆可口,油分又少。米灌腸不能看外貌,一串串油光粗大,黑乎乎的,提不起食欲。不過這東西補血補氣,納西人是當補品來吃的,納西媽媽家裡每年殺年豬就要做好幾節。
據書上記載,穿行在藏滇山區的馬幫生活艱苦,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容易得腹瀉、消化不良。遇到這種情況,馬幫大哥就會切上一片米灌腸,就著篝火烤焦後用水衝服,效果奇佳。
雞豆粉也是不能不嘗的。別看雞豆粉其貌不揚,但口感細膩,下飯和下酒均有出色表現。雞豆粉源自麗江土生土長的一種植物,產量不高,所以僅流傳在麗江一帶。涼吃可以拌酸醋、醬油、蔥花、蒜、麻油等,消暑開胃;熱吃可用平底鍋抹了香油雙面炸黃,加上調料,放點韭菜、香菜,味道獨特(納西媽媽自己家裡也可以做了,學了幾十年終於學會了,哈哈,不容易啊)
麗江小吃太多,難以一網打盡,有機會的話還是親自去品嘗一下吧,或者到納西媽媽家裡的菜園裡自己選蔬菜,自己動手,來個滿汗全席什麼的,原生態存天然,別有情趣,愛生活愛做飯!來到麗江納西媽媽的廚房,聞著一股股撲鼻而來的香氣,怎不令人食指大動呢?哈哈!
麗江納西媽媽的聯系方式是 QQ78795504(麗江)13810406176
maomao65206520@***
歡迎跟貼探討交流天下一切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