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自駕游記

作者: lily_licn

導讀2007年6月2日星期六下午上海出發,從莘莊上滬杭高速,到大雲出口下,然後沿著西塘的指示牌一路開就可以了。指示牌上一般都是“西塘”和“黎裡”寫在一起的,有兩塊指示牌突然不見了“西塘”但是“黎裡”還在,沒關系,接著開,後邊的指示牌就又能見到“西塘”了。1小時20分鐘到西塘。養路費去程:高速30元,大雲出口20元,地面道路10元。回程:地面道路10元,大雲入 ...

2007年6月2日星期六下午上海出發,從莘莊上滬杭高速,到大雲出口下,然後沿著西塘的指示牌一路開就可以了。指示牌上一般都是“西塘”和“黎裡”寫在一起的,有兩塊指示牌突然不見了“西塘”但是“黎裡”還在,沒關系,接著開,後邊的指示牌就又能見到“西塘”了。1小時20分鐘到西塘。養路費去程:高速30元,大雲出口20元,地面道路10元。回程:地面道路10元,大雲入口10元,高速30元。(不曉得為什麼大雲的來回程收費是不一樣的。)由於擔心周末旅游人多,又是全家出游,非2人那般自由,故還是事先預定了住宿。網上查到,有幾家是明清大戶,庭院很深很美,但是都預定滿了。老街飯店要150元/間,覺得太貴,最後預定了王宅雅居。網上介紹說,這家也是明清大戶,現在已經是23、24代的後人了,就在石皮弄裡面。雖然不在河邊見不到河水,但也不受河邊酒吧吵鬧的影響,會比較清靜一點。而且石皮弄是西塘最著名的弄堂,就在小城的中心位置了。最主要費用比較合理一點,80元/間。預定住宿最省心的好處是:客棧主人都會親自出城來接客人,帶去安全地方停車,並走小弄堂帶客人逃票(門票30元/人)。我們預定的這家客棧是由沈女士經營的,大概50來歲,她要求我們下午5點左右到古城外的農工商門口後給她電話,她過來接。車子停在她新區住宅的小區裡面(古城外面)。她說原來古城裡面是7點收門票的人員下班,現在延長到8點了。她為人很熱情,說確切一點是太熱情了。從見面就不停的說話,可以連續半個多小時不停嘴“阿姨人很好的……阿姨人很熱情的……阿姨心腸很好的……阿姨的兒子是碩士生……阿姨家以前也是大戶人家……阿姨家大多是大學生過來住……”語速很快、連續不斷,我們只有不停點頭微笑的份。我們想反正放好包包就出去逛了,就聽她嘮叨這麼一會兒而已,其實不然。我們晚上回來已9點多,阿姨跟我們又聊了囑咐了一通後,就下樓和大學生們聊了起來,嗓門大又是同樣的話語再次重復給他們聽,一直到很晚近半夜。我媽媽平時10點左右睡覺,被她的話弄得睡不著,最後等終於他們結束安靜下來她已經過了睡覺時間了。西塘的蚊子不是一點點的多。我事先有准備,帶了驅蚊水去的,還以為就是晚上逛街時候需要塗,結果發現房間裡面的蚊子真不少!還好床都有蚊帳,客棧主人也准備了電蚊香片,但是蚊子還是猖獗的很,靠著蚊帳的手臂照樣被咬好幾個包。我們還在睡前努力拍蚊子來著。說說雕花大床。老公一定要睡睡雕花大床,所以我預定住宿的時候著重注意了一下,結果發現,大多數提供住宿的客棧都有雕花大床的,當然我預定的那家也有,還是二樓最好的兩間。但是雕花大床不是我想像的那樣,除了門面部分是雕花的,床頂和側面還有後面全部都是細木條搭成的框架。木板床,薄薄的墊被,床上鋪著席子,擔心晚上冷要求他們換成被單了。被套和被單都很干淨,房間也收拾的很干淨,主人還是很愛清潔的就是話多一點。我從小就睡軟的床,睡不慣硬板床,睡得那個腰酸!熱心的沈阿姨一定要帶我們出門認認路,帶我們到橋邊的地圖告訴我們今晚走哪條路,明天走哪些地方,然後帶我們到響堂飯店吃飯(我們原想去老品芳吃的),阿姨還熱情的幫我們點菜(還以為她會和我們一塊兒吃呢,結果她點完就走了)。菜價和網上的信息差不多,味道還可以,這頓吃了5菜1湯,一共100元不到。清蒸白水魚(還行)、禪衣包圓(就是豆腐皮包肉,餡是菜肉的)、椒鹽南瓜(味道不錯,是油裡面炸出來的)、醬炒螺絲(數了一下,101個,呵呵,味道還不錯的)、炒時蔬、土雞湯(半只雞燒湯,不是土雞,不推薦)。芡實糕很好吃,長條形各種味道混合的價格是6元/盒。青豆有兩種,一種甜的一種放鹹筍的,我們買了鹹筍的那種5元/包。攻略說:晚上七點、八點、九點可以坐船游覽,票價15元/位,半小時。(也有見到是10元/位的,不知道是不是平時去的,我們周末當然15元不便宜的)實際情況是:沒有正點出發的概念,買好船票的只要有空船就可以上去,到晚上九點半多了,還見到有游客上船呢。在船上看看西塘夜景也是不錯的,那些許願船(彩色紙折的小船或者蓮花,小船1元/個、蓮花3元/個),閃著燭光在水面飄蕩很吸引眼球。河兩邊古老的屋子到處懸掛著紅燈籠,河邊一溜都是飯店的小桌子,人們三三兩兩、三五成群的吃飯喝茶吃冰……滿眼閑散景像,滿耳歡聲笑語。河岸邊停泊著兩艘大一點的船,見到一大桌年輕人坐在船頭邊吃邊笑,原來也是飯店來著。散步古鎮街道,一群年輕人的笑聲驟起,一位男孩子在他們中間載歌載舞,想是飯席間玩什麼游戲輸了,被罰表演節目呢。再看河中游船,兩位女孩子點亮小煙花拿在手上甩,飄出的煙霧彌漫河面很有些和諧味道。次日清晨7點多,出門找吃的嘍。出門小攤見到塌餅,是草青色的,1元/個,內有豆沙餡,很甜。雙橋那裡的小餛飩和豆腐花是非常出名的。小餛飩的餛飩擔子看得出來是很有些年頭的,2.50元/碗,調的味道蠻鮮但肉實在是少。豆腐花真的很嫩,2元/碗,一位老老的老人一個人在經營,加紫菜蝦米味精醬油,總體味道好像不夠鮮。跟著老公逛游古鎮(我是路盲,分不清東西南北,呵呵),到處能見到扎肉,香氣很誘人,忍不住要上一塊,2元/塊。店家會問要油一點的還是精一點的,其實每塊都差不多一半一半,帶肉皮的,不錯,不過一塊嘗鮮足亦。由於早晨起的比較早,逛累了我們又回去睡了一個回籠覺,睡的很香。近中午,聽得樓下的大學生在跟沈阿姨道別,這一聲“再見”足足又聊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我們收拾完東西下樓,他們還在道別呢。把東西寄放在樓下小間的椅子上,我們繼續出門找吃的嘍。阿姨說:“如果相信我呢就在我家後院吃吧,手藝不錯的。”我很不好意思的回答:“我們想去吃老品芳。”阿姨立馬沒聲關門了。老品芳在一條不太熱鬧的街上,早晨逛街的時候見到了,讓老公記路我們中午過來吃飯。先說一說它旁邊的一家鈴店,店主人身穿綠軍裝,是位蠻有意思的人。我們當時路過壓根沒想法要買他的鈴,他坐在椅子上叫著我們,說給他幾分鐘聽聽他的介紹,在經得我們同意後他一本正經的拿起折扇認真說開了。那股認真的勁頭,那種忽而嚴肅忽而嘻笑的表情,那個永遠不看人只盯著前方的眼神,很有意思,很有意思。最後,他的介紹為他迎來了一筆生意,10元三串小鈴,每串9個。說是年輕人要9鈴,年紀大了就帶3鈴。其實,不是衝他的鈴,是衝他的認真表演:)老品芳的店面不大,舊舊的。正值午餐時間,生意不錯,外間小桌幾乎坐滿,我們人多就進去包房圓桌了。說是包房其實很簡陋,牆上一個搖頭的電扇,桌椅都是平常不新的,窗外是未經打理自由生長的蔓藤植物。這頓飯才吃了50左右,最後結帳報出的數字照實讓我們有點吃驚,便宜啊!椒鹽鳑鲏魚(樣子像扁魚,一指長短,小小的魚。越小越脆,不用吐骨頭了,直接嚼。媽媽說,這種魚只在活水裡面才有,永遠長不大的。)、半只白斬雞(好吃,而且看上去是土雞,推薦!)、清炒馬蘭頭(媽媽說這馬蘭頭是種的不是野生的)、紅燒蛤蟆(味道不錯,我吃了很多)、蚌肉豆腐湯(不如我婆婆做的鮮)。吃飽喝足,出發回家嘍。回程只開了1小時10分鐘,平均110碼。來回程170公裡。這回讓老公爽了一把,來回都是他開的,我沒開到。沒辦法,誰讓我不認路呢,嘻嘻:)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