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某個清晨,我在束河一間客棧的床上醒來,陽光從綠色的窗簾透進來。煞是好看,這綠色也是我決意選擇此間客棧的原因。有一些恍惚,周遭靜得好似子夜。我就這樣仰躺著,直到睡意再次襲來。醒來已是日上三竿,四方街上三三兩兩地坐著曬太陽的納西男人。他們從來不用養家,家裡自有女人操持著,男人們每日“琴棋書畫煙酒茶”。聽說,戴眼鏡的黑胖男人在麗江是極品,戴眼鏡是因為有學問,有學問地位就高;胖是因為女人養得,能把男人養得胖胖的必定是個好女人,能把女人調教得成為好女人的男人自然也差不到哪兒去,這兩者的結合體就該算得上是極品了。束河與大研古城一樣,小橋流水老房子,就連四方街也如出一轍,散布著大大小小的店鋪,賣一些銀制品、木刻之類的玩意兒。唯一不同的是,束河的人氣不抵大研古城。可能是因為收門票的緣故,30元的門票雖然不貴,但與離它幾公裡外的進出自由的大研古鎮相比,總是讓人覺得“忿忿然”。門票是把“雙刃劍”,限制了客流,也帶來了難得的清靜。一般旅行社會把客人帶到束河轉一圈,住店的少;而從大研古城來游玩的人多數騎車前來,那兒已定了房子就不會再住束河了。除了中午前後,一般都少有游客。溪水潺潺,清可見底,這門前屋後流著的水,不知是離玉龍雪山更近些,還是游人少污染也小的緣故,水格外地清透,水草順著水流的方向搖曳著,半浮半沉。飯店的老板把啤酒飲料裝在籃框裡浸到溪水中,天然的冰鎮效果比冰箱還要好,也不費錢。青龍河一帶還留存著被千萬個人的腳掌磨平發亮的青石板,大石橋斑駁的路面常會絆痛游人的高根鞋。而古鎮其他的街巷都已改成了石板路面,有些毛糙,少了些綿長和柔軟,或許正是這份綿長和柔軟鑄就了大研古城的別樣風情。大覺宮如今改稱茶馬博物館,四合院式的小院,一如中國傳統民居的飛檐翹角,門坊梁柱上有各種鳥獸浮雕。館內還存有明代的6幅佛教題材的壁畫。雖免費參觀,卻也鮮有人來。千年的茶馬古道馬鈴聲無處尋覓,普洱茶淡淡的清香也飄散無蹤,人們也只能從文字和圖片上去感受馬幫曾經的輝煌和凄涼。後院的櫻花開得正艷,還有一株造型奇特的桃花,兩枝粗杆交叉著伸展開來,好像張開兩臂擁抱似的。我游走在小巷中,兩邊是高高的用石頭砌成的牆,屋檐底下有幾扇小小的窗,偶爾有人牽著被稱為馬的“驢子”路過,發出的“噠噠”聲顯得格外親切,那是一種遠古的聲音。巷子裡除了店鋪和客棧外,都緊閉門戶,我好奇地透過兩扇門中間的縫息向內張望,卻引來一陣緊密的犬吠。不同形狀的懸魚吸引了我的目光。有人說懸魚是一種以魚作為像征物進行生殖崇拜的表現,留存於民居建築上;也有人說因為古城的房子都是木結構的,木生火,魚生活在水中,水克火,這是一種建築的風水。我不知道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但這些懸魚卻是非常的精美。粗一看大致相同,仔細觀察卻又各不相同。有的是簡單的一塊木頭,有的則刻滿了花紋,富有變化和節奏感,那些懸魚比大研古城中的更精美,裝飾感也更強烈。租一匹馬,在最後一抹余暉將要隱去時沿著古道溜達。鎮外有一片農田,牛群散落在面前。牛是一種奇怪的動物,雖然體積龐大,卻膽小得很。看見馬四下逃開去。有一段路因開滿了紫色的薔薇而被稱為浪漫之旅。遠遠望去像鋪著一層紫色的毯子,走近了,一簇簇的野薔薇散發著甜甜香。束河的美在於它的古樸和靈動,既有蜿蜒曲折的小巷,也有充滿田園風情的村寨。3月時節,油菜花開得很燦爛,農舍間雜在村邊田頭,絕少雕琢,有一番返璞歸真的自然之趣。厭倦了城市的煩雜與浮燥,尋找一塊自由的天地,束河,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至少它可以讓我擁有短暫的寧靜。

(綠窗簾)

(水草)

(曬太陽的男人們)

(村舍)

(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