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西湖”之印像

作者: 汨羅魯爾

導讀前兩天看見網上有了印像西湖的宣傳mv,突然想起一個月前自己去看時候的感受,還是相當激動的。可惜票價真的好貴,最便宜的也在300多,像我這樣的窮學生是舍不得去買滴~~要多謝一個朋友的慷慨贈票啦。 這裡談談自己的觀後感吧。 怎麼說呢,這樣的一場戲。是出乎意料的,就是跟想像中那種感覺不一樣,我自己印像中的西湖是怎麼也脫不了與蘇東坡白居易岳飛於謙甚 ...

前兩天看見網上有了印像西湖的宣傳mv,突然想起一個月前自己去看時候的感受,還是相當激動的。可惜票價真的好貴,最便宜的也在300多,像我這樣的窮學生是舍不得去買滴~~要多謝一個朋友的慷慨贈票啦。 這裡談談自己的觀後感吧。

怎麼說呢,這樣的一場戲。是出乎意料的,就是跟想像中那種感覺不一樣,我自己印像中的西湖是怎麼也脫不了與蘇東坡白居易岳飛於謙甚至蘇小小等等一干人的關系的,畢竟西湖不簡單,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杭州這座江南城市所獨有的市井生活氣息,就像小城雨巷那樣的感覺,絲絲細雨中飄散著幽幽花香。

出乎我意料的大概就是這裡。這場戲是圍繞兩個發生在西湖邊上的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愛情故事——梁祝和白蛇傳作為主要內容的,表現的手法也偏於寫意和抽像。“雨還在下,落滿一湖煙 ,斷橋絹傘,黑白了思念 ;誰在船上,寫我的從前 ,一筆蝴蝶,滿紙離散”這是整個表演中不斷出現的歌詞。這個印像是對西湖上愛情的印像。當然動人,中間也確實有好幾次被打動過。但是我覺得自己心裡所理解的西湖,其意義遠比愛情要廣很多。(不過插一句,個人倒是覺得杭州如若定位 “愛情之都”的話會更合適也更吸引人。)不過後來想想,如果演出真像自己當初設想的那樣,是不是又太沒有懸念了呢。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西湖,這裡應該只是一種可能的表達。還是應該有這樣的不同,才會更吸引人吧。

當然,不愧是張藝謀,場景的選擇和燈光的布置我覺得都很漂亮。想不通岳湖這邊怎麼天生就想是一個大舞台的背景,遠處的橋、水杉以及長堤剛好把演出的區域圍在中間,渾然天成。各處燈光不停在變幻,清涼的,絢爛的感覺瞬間轉換,這個相當漂亮~~~整場演出舞台是在水下幾釐米處,所以看起來演員都是在水面凌波微步~~~這個感覺很好的。

另外,喜多郎的音樂真的感覺不錯,散場之後走在路上腦子裡還是一直縈繞著《印像西湖雨》那個旋律。不過這些應該是要去現場才可以真正感受到的了吧。

演出中間靠兩個三角形的巨型支架進行水霧的噴灑,模擬下雨的情景,燈亮起來勾出輪廓像是西湖睜開的眼睛。不過我自己對這個持保留意見,因為看著它緩緩升起的過程,感覺多少不夠自然了。

據說白天舞台會降下去沉到水下,場地上的座椅什麼的也收起不影響觀光。現場也是適用耳機進行聲音的傳遞,避免影響周邊環境。這個挺好的。奇怪的是6月3號那天從曲苑風荷過,居然看見那個長得像眼睛的三角支架了,在一片樹林的盡頭,高高地聳立著……寒一個。很久以前因為囊中羞澀以為自己沒有機會去看這場演出的時候,總是很討厭印像西湖的,因為每當到曲苑風荷想要繼續走的時候,總是有塊布為晚上的演出過早地擋住了視線,攔住了腳步(當然現在看過了演出似乎就不好意思說了,人啊~~~)還是希望它對西湖景觀的影響再小一些,不要為了一種理解就影響了西湖多面的美。

我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評價那場表演。但是那天看見這mv的時候,我還是很激動的。毫不猶豫把它放到自己的QQ空間裡,不遺余力地鼓動大家去看看。還是很美,很動人的。或許是西湖本身太美太動人。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