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總比計劃快,第二天的行程根本不在原來的安排中。不過原來的行程確實不太合理,導游將我們第二天和第三天的行程合並放在第三天,把第二天的時間游玩陽朔。只是這天的費用都不包括在原先的旅費中需要自費,雖然有種被欺騙的感覺,但上了賊船身不由己啊,也許導游知道旅游者的心理,知道我們肯定會乖乖付錢,要不然第二天就空閑來。事後證明這錢出得還是很值的,玩的開心才是最重要! 吃好早飯八點多我們來到遇龍河,遇龍河是陽朔內最大的一條支流,聞名中外《劉三姐》和《英雄》片斷的拍攝地,也是桂林天氣預報的背景展現地。我們穿上救生衣坐上竹筏,由專門的船夫撐著竹筏,他們的水性一定很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滑漿方式。在遇龍河上可以欣賞到著名的駱駝過江,月亮山等景色,看到漁夫捕魚的情景,當竹筏從水流湍急的高處直衝往低處,就像激流勇進一樣很刺激。竹筏時而快時而慢的流淌著,靜靜的躺在竹椅上迎面吹著微風,身處綠水青山中好愜意啊,一種悠然自得的感覺,一種超脫現實的心境,拋棄城市生活中的煩惱,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是多麼的舒服,這不是如神仙般的日子嘛!這裡有件搞笑的小插曲,兩個同事嫌竹筏漂的太慢,給了船夫10元小費,立刻竹筏成“快艇”,“颼颼颼”的衝往前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 漂流了大概1個多小時我們靠岸了坐車前往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聽著如此超凡脫俗的名字,已經讓人心馳神往了,果然在桃花源裡原始古樸的山間野趣,清雅自然的溪澗田園,山環水繞的岩溶地貌,燕子湖在深情地歌唱,筆架山在默默地沉思,幽深的山洞之外是桃花盛開的地方,古老的村寨原始部落土著人群在歡呼,從湖畔到草屋,從漁船到蘆笙,從風雨長廊到淵明山莊,一切都渾然天成。那裡可以親身體驗古代農耕、造紙印刷、織布制陶、書畫雕刻等多種傳統手工藝術,還可以和少數民族對對歌,阿哥們積極踊躍地接阿妹拋出的繡球等等,蘊藏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養性和隱逸休閑的特殊意境。風景優美空氣清新讓久居城市的我們好好享受了回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