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探路完畢,暫別環西湖群山徒步

作者: 普蘭

導讀轉眼已是六月,天氣熱了。五月底那次徒步已曬得厲害,想著也該歇一陣了。環西湖群山徒步從一月開始,陸陸續續走了全程中的大半。只剩下虎跑至吳山廣場這最輕松的一段了。准備六月份探完最後的路,等炎熱的夏天過去,再去爬山。--------------------------------------------------------------------------------------------- 6/8,起得很早。火車卻晚點到達近一個小時。在海寧站臨時停車,為 ...

轉眼已是六月,天氣熱了。五月底那次徒步已曬得厲害,想著也該歇一陣了。環西湖群山徒步從一月開始,陸陸續續走了全程中的大半。只剩下虎跑至吳山廣場這最輕松的一段了。准備六月份探完最後的路,等炎熱的夏天過去,再去爬山。---------------------------------------------------------------------------------------------

6/8,起得很早。火車卻晚點到達近一個小時。在海寧站臨時停車,為了讓一列飛速駛過的子彈頭。起先我還美滋滋的想這趟車倒是很准時啊。看看時間差不多就拿了包想擠出車廂去。掂著腳從行李架上取包時,插在包旁的水瓶差點一起滑下來,坐在下面的男子馬上捧住腦袋,還好我一把拉住,哈哈,不然麻煩就大啦。走到車廂連接處,這裡或蹲或站著些無座的人,行李也不少。不時有人一根根的抽煙,彼此聊著天。我站在了一扇車門旁,看著窗外凝固的風景。身邊有個女人抱著個很小的嬰兒,他瞪著大眼睛東看西看。一會兒好像是他父親的那個男子,從地上放著的尼龍蛇皮袋裡摸出個奶瓶,開始給孩子衝奶粉喝。我在門旁站了差不多一個小時。8:35,列車到達杭州東站。出站後,往左手邊一看,遠遠的不就是Y7嘛。迅速跑過去,8:47車開了。杭州的天氣很熱,我已小出了一身汗了。但車開起來,還是有陣陣涼爽的風吹來。Y7是從火車東站到動物園的。看今天熱得很,我想趁早先把路給探了,再四處溜達去。車開了,收到條短信,看得我直發愣。那天在網上偶爾碰到的一個山友說他剛上火車,說如時間碰得上就一起爬。我本來倒是定在6/11去的,可這一周天氣偏偏都很好,而且出奇的不太熱,維持在二十多度左右,於是就決定6/8就去探路。山友看過我的游記,他獨自走過毅行大部分的路,也只有最後的那段沒有走過了。我那天告訴他,我周五就想去。他說也是想去的,但時間和我合不上,他一般早上都是在休息的。可沒想到他居然來了。不過他到杭州至少也得兩個小時以後。這段時間我該怎麼打發呢。我告訴山友會等他一起爬,讓他不用著急。我想要不就自己先到玉皇山上轉轉吧,順便也等等他原來我自己的計劃裡有玉皇山下的官窯博物館,倒是可以去轉轉,但兩個小時太趕了,只能走馬觀花,而且現在都已上了Y7。車子有些堵,坐在左側那排的一個老人看著手裡的樂譜,開始輕聲唱起了歌,剛才他的同伴站得久了,情不自禁的已低聲哼唱了好一會兒。他們的聲音很悠揚,聽得出很快樂,而且那種快樂來自於內心。這樣想著,車已過了吳山廣場,就快到清波門了。已快開了一個小時。我坐在右側,車外忽然出現了西湖,車裡的人全都向那裡看去。在我心裡,西湖永遠是最美的。車子又來到了南山路,這條馬路很讓我欣喜,經過柳浪聞鶯時,看到了粗壯的柳樹和濃密的綠色,陽光下像油畫。讓我有了拍照的念頭。我不由得站起來,決定在淨寺下車。這樣一路慢慢走著拍過去,到動物園和山友會合時間差不多。不過,Y7這一站開了很長一段,再倒回去要走很久,此時已9:45。估計Y7開到終點動物園站共需要一個小時十五分鐘左右。我還是往前走去,前幾次徒步,相機一次也沒敢帶出來,就怕爬不動。這回想著沒多少路,反正也是瞎溜達,就背了出來。很久沒拍了,上一次用是四月太倉賞牡丹花。我沿著南山路往前走,右邊就是高高的雷峰塔,說實話,我不太喜歡這個新蓋的雷峰塔,倒是對下面的地宮很感興趣。在我看來,保淑塔要古樸得多。而法海曾呆過的淨慈禪寺安靜的就在對面。這次《收獲》長篇中有重寫神話故事“人間”。看了之後,對於這個傳說真是有點感慨,記得有次從雷峰塔下走過,一側的池塘邊有組栩栩如生的石刻,那是許仙打著那把破油紙傘不舍的送別從烏蓬船上探身出來的白娘娘和小青。至今還記得他們臉上各自的表情……杭州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讓我們的想像能夠天馬行空。塔下游人如織,我再也看不到柳浪聞鶯那一路上打動我的氣息。陽光很曬,我翻出帽子來戴上。前面就是蘇堤了,我想起和冷雨來的那次,她拉我去花港公園看湖邊林徽因的鏤空像。上次手機沒拍好,這次正好可以補。花港公園還是很大的,我以前只知道門口有個碑,有個魚池,旅游團的人一撥撥的圍在那裡聽導游講解。並不知道裡面原來這麼大。拍完了雕像,時間還早,我便往旁邊小徑上走去。耳邊似乎聽到了若有若無的古琴聲,我以為是自己的幻聽。我的手機裡長時間的保留著李祥霆的幾首古琴曲。每次聽它們,心裡都異常安靜。沿著小徑走,忽然看見有只藍色的孔雀慢慢踱了過去。今天真是奇怪了,怎麼那麼多幻覺啊,再定睛一看,哪裡是幻覺,分明是真孔雀。它驕傲的昂頭走到大樹下,拖著長長迤儷的尾巴。蹲在那裡伸著脖子打量著四周。樹蔭下它的背影是華貴的。那些美麗的藍綠色羽毛仿佛一襲綴著珠片的綢緞禮服。我用相機在它身後偷偷的拍它,它並不知覺,仍然安靜的站著。距離有些遠,樹蔭下很暗,拍不真切,我嘆息著往前走去。



(站在樹蔭下的藍孔雀)

前方忽然有個大園子,有只白色的孔雀赫然在那裡開屏了。這可把我給樂壞了。白孔雀本來就不多見,她的雪白羽毛開屏時顯得毛茸茸的,很有質感。白孔雀像一個驕傲的公主,沒有藍孔雀那樣厚實的身體,但輕盈而優雅。很多游客呼拉拉的撲過來,隔著圍欄逗著那只白孔雀。她也真聽話,不時的扭來扭去配合大家拍照。有只藍孔雀從她身邊走過,白孔雀的眼睛就一直沒離開過他。我們都是借了藍孔雀的光呀。小白還不時的發出陣陣奇異的叫聲來喚起小藍的注意。


(小白公主)

我又往前走,剛才激動的拍小白,眼鏡上被汗水弄得一片模糊,對焦都不准了。今天真的熱呀,有些擔心一會兒爬山可怎麼辦呢。園子的那頭還有只白色的孔雀。她開完了屏跑到草地上好像要休息一下的樣子。在草地的外側安著一只音箱的喇叭,做得很隱蔽的式樣。但我走過時,還是聽到了裡面流淌出來古琴的聲音。在這熱鬧的園子裡,到處是人聲,孔雀聲。這宛若泉水一般的清音顯得分外幽靜。我站在那裡聽著,那只白孔雀好像也極喜歡這古琴聲,施施然的踱到音箱前,居然趴了下來。我聽出那首曲子是《流水》。又有不少人來到這裡,逗弄著孔雀公主們,小白不堪忍受,翩然飛上了大樹,只拖下長長華麗的白色尾巴任人驚嘆。我也走得遠遠的,但回頭,小白的背影看起來是多麼寂寞啊。那些母孔雀們就沒小藍們那麼幸運了,她們承受著不能開屏的壓力。還要在園子裡和那些肥胖的鴿子爭食吃。11:30,我准備出園了,經過一段從林區,高大的樹木讓人恍若身在森林。有塊牌子上寫有:“蟬躁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從這裡出去有個西門,走出去來到楊公堤上,對面是八盤嶺路,也是清幽得很。往左走一段就能到虎跑路了。山友剛才已發來消息,他坐上了Y7。楊公堤這條路我是多麼的喜歡。行走在這樣的路上簡直是種享受呀。


(楊公堤上)

11:40,我到了虎跑路口。開始往動物園方向走,應該不是很遠。但中午的太陽還是火辣辣的。

12:00到了動物園,這裡對面有個公交車站,就是Y7的終點站。山友還沒到,我坐在車站的石頭椅子上歇會兒。走的時間長了,覺得相機還是重啊,弄得我渾身都是汗。索性把頭發扎起來了。山友回話說快到了,他出火車站已吃過午飯了,我從包裡拿了簡易午飯出來吃。早晨出來的早,在火車上解決了早飯。可能天熱的關系,並不感到很餓。12:35,和山友同志順利會合。12:45,兩人向九曜山隧道走去。怪不好意思的,我原來一直不會讀這個“曜”(YAO)字,巧的是,山友的名字裡正好有這個字,我才知道原來是同一個字。五月徒步那次,出了虎跑,和蘭蘭她們來玉皇山上走過一段,但後來天色已暗,我們又走錯了路,就沒再走下去。所以前面上山的路我還是有印像滴。中午時分,太陽那個曬。但一過得意亭,滿眼的綠色映入眼中,這條石階路隱藏在高大茂密的樹叢中,彎曲蜿蜒著向上通往玉皇山。我很喜歡這條路,灼熱的陽光在這裡溫柔的只灑下細碎的淡綠色影子。四周一片安靜。等山友時,去旁邊商店買了兩個冰激凌。拿在手裡已開始有水化下來。小方同志說,我們就吃了吧。於是就坐下來,慢慢吃著,聊著。一開始,我熱得把褲腿都挽了起來,可四周高大的樹木不時發出沙沙的樹葉響聲,安靜得讓人想一直坐下去。不多會兒,就覺得暑氣頓消,涼爽了許多。


(玉皇山)

13:08,繼續往上走,我開始把功略拿在手裡,和小方聊著天,集中不了注意力,怕走錯了。13:09,來到水泥牌前,就是寫著“違章用火,依法追究”的那個牌子,地上的石頭有黃色油漆箭頭。從這裡走土路抄到公路上。小方說他喜歡走這樣的土路,其實我也是。只是今天最後這段虎跑到吳山的路恐怕是石板路占了全部。13:13,來到茶園岔路,從水泥牌入口到這裡還是有一段路的。13:15,直上抄到公路上。小方同志爬得很神勇啊。我背著相機感到很重。今天沒帶拐,爬這樣的路有點吃力。公路上很幽靜,前方出現售票亭,我問過冬冬,說沒事的,走過去就好。於是我們大搖大擺的晃過去,旁邊就是挹江亭。在這裡看看錢塘江後出發。13:31,來到紫來洞下石階路口。上次就上找對面的下山路找了老半天,還在不到一點的岔路口就下去了。這次時間也不趕,聽冬說這個洞很是不錯,他沒時間上去看過。我和小方便往上頭走去。好像除了這個洞,上頭還有不少的古跡可以看。小方走在我的前頭,我們都聽到一陣悠揚的越劇唱腔,夾雜著嘩啦啦的麻將聲。走上前去一看,原來下面紫來洞的洞口搭著幾張簡易的方桌,閑散的人們在蔭涼的大樹下打著牌,喝著茶,興起了齊聲哼唱著越劇。而一旁的石牆上,題有“紫氣東來”的幾個大字。我和小方都被她們快樂的生活所吸引住了,不住聲說著:“真開心啊真開心……”走下去,來到洞前,紫來洞是很大的,而且很深,有個三層,搭了彎曲的樓梯下去,外面烈日炎炎,但一進洞頓時浮躁之氣全然消除。小方形像的稱之為:“像進了冰箱一樣”。洞裡還是很暗的,在裡面的地方,高高的洞頂缺失了好大一個窟窿,那裡被茂密的草掩蓋著,一束陽光穿透下來,照在欄杆旁的泥地上,留下金色的奇妙圖案。往下的洞口看起來幽暗深邃。以前當我睡不著的時候,我總會把頭埋在被子裡,想像著自己鑽進了一個黑暗的山洞。這樣很快就能睡著。那下面不可知的地方看起來很深很大。似乎真的有些白色的霧氣飄散上來,在黑暗中也能看得真切。此刻有些佩服那些探洞的人,一定是很有勇氣的。出得洞來,外面的欄杆處可以看得到遠處的八卦田。有兩處,其中較大的一個在修建。旁邊有人吃飯喝茶的,想起金魚兒好像提起過這裡,果然很愜意呀。在一個亭子的外面看到了七星缸,內盛滿了水,黑黝黝的缸壁外側,小方看了看說全是咒語呢。13:56,我們從盤山公路上寫有紫來洞牌子對面那個路口下去,一直往前走,不理會旁邊的岔道。14:03,看到一條老藤垂在地上。小方想今晚住在杭州了,打了個電話訂住的地方,我在後面偷拍他,哈哈。再次經過一條老藤,這裡的林子可能年代比較長了,可以看到不少這樣從樹上垂到地上又纏回到樹上的老藤,讓我想起紫溪山那些原始森林裡的藤條。14:15,順利來到老玉皇宮,我們又照例進去瞧瞧。門口臥著條老大的狗,嚇我一跳,還好旁邊的當地人連連說沒事的。裡面有幾尊木雕沒上色的像很是不錯。我們繞了一圈依舊出來,往左走,到了岔路口向右走。上次就是在這裡走錯了,往山下去了。我的識圖能力確實不強。可能上次時間晚了,有點匆忙吧,看功略不太仔細。這裡的路上也有條老藤垂在地上的。路牌寫著萬松書院方向。還是石階路,如果是一大早從老和山毅行起點出發,一般走到這裡已是傍晚快天黑了。冬上次到這裡,可能天氣不好,說這裡一個人也沒有,很有點詭異。而我們現在四周是明亮而清涼的,在綠樹中穿行,地上又有陽光的影子。真是安靜漂亮啊。14:40,將台山悄然到達。右邊有幾塊高大嶙峋的石頭廢棄在雜亂的草叢中,不知道那是啥,於是很好奇的過去看。那幾塊石頭,小方覺得像石門一般的擋在路上。我看到路邊有個牌子,說那是排衙石刻,還是南宋皇城的遺址。那些大石頭上班駁著,並看不到啥石刻了,很多地方長出了雜草,但它的氣勢還在。我和小方提起南京明孝陵裡有個被火燒掉的大殿,至今僅存基石,那些刻有貔貅的石頭,沉默的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排衙石刻)

過了將台山,再往前就是鳳凰山了,這兩座山其實連為一體,在石階上走並不覺得什麼。

從這邊開始,右手有指路牌,總感覺從玉皇山開始沿路古跡眾多,適合慢慢走走看看。我們選擇聖果寺方向。

沿著石板路不需要理會一旁的岔路。

14:55,再次見到路牌,選擇鳳凰山方向。還是石階路。這裡的路牌指著四個方向,我居然又看錯了,經小方指點才恍然。原來是這樣看的,嘿嘿。

這邊左手有幾條土路,應該是捷徑。小方很想從土路走,但我有些怕走錯了。

我們後面的幾處古跡也都沒來得及看。好像全在岔路上。

15:13,來到萬松書院收費口處,裡面的人睡著了。在這裡有條向右的路通往老虎洞修內司窖。我倆於是從門口進去。哈哈,沒有走左手那條繞過收費口的下山路。

功略上說萬松書院是堆假古董。裡面不斷放著梁祝的樂曲聲,地方很大,我們去於子三墓轉了一下。

15:30,下到了萬松書院的大門口,倒是有精美的磚雕。從這裡走出去就是萬松嶺路口了。

15:37,我們過了馬路,上了對面雲居山的盤山公路車行道。原以為這裡有供行人走的路,可沒找到,功略上也說走這條路拐兩個彎。

15:48,在雲居山上的亭子裡休息。右邊已能看到烈士紀念碑就在不遠處。

把包放下,出了不少汗。帶的鹽汽水已見底啦。休息一下。時間已快四點了,好在余下的路並不多。冬說從老玉皇宮到鳳凰山約45分鐘,到吳山廣場120分鐘。今天沒有刻意的趕路,走得比較散漫。走走看看,倒是很舒服。

小方還帶了個膠片機,在拍不遠處的西湖。我把相機收了起來,老掛在身上覺得重。

我們看余下的時間,商量著一會兒到了吳山還有時間去吃點東西。

小方很好玩,他打了一份網上找的,在杭州吃吃喝喝的功略。呵呵,可是一個人總是吃不多的呀。

16:15,我們繼續上路,還是往盤山公路上走,不多會兒就能來到烈士紀念碑腳下。這裡右轉不要上旁邊的岔路,那裡有英雄的浮雕啥的,一直走經過平路上的幾塊大石頭,左轉有路牌,選擇城隍閣方向。

之後的一路非常平坦好走,而且不用擔心迷路,隨時有路牌。

兩旁時而會出現農居。在一戶人家的外面,小方發現有個老頭拿了一串碩大的像扁豆般長長的東西,他不由得非常好奇,問老頭這是個啥呀,還要拍照。老頭指指門外的大樹說,那樹上結的全是這個呀。

果然,那棵被圍起來的古樹上掛著的長長的,全是這種像豆莢般的東西。小方又拍照又摘了兩串,我想起在路上他也是認識不少植物呢,還采集樹葉說夾在書裡做書簽。

始終感覺小方這個山友是個能靜得下心來的人,在鳳凰山上走的時候,他說一直聞到了若有若無的香氣,四處找著。後來在萬松書院門口看到了潔白的梔子花,就是這個味道,一定是開在山間的那些花。

在一棵大樹前,小方發現了一只拖著大尾巴的松鼠,他可開心了,輕輕跑過去想拍,沒想到松鼠聽到響動逃跑啦。

16:28,又出現指路牌,小方瞅見下面幾個女子正在地裡種著啥,他非常好奇,要下去看看。原來是在土裡載一種植物,名字記不住。

16:45,我們下得山來,在景區管理處的牌子外有幾塊叫做十二生肖石的大石塊,但我愣沒看出來,往外走。

16:49,來到吳山大觀照壁下。我們從這裡左側的停車場下來,下坡路上還有歷史博物館呢,八眼井也在路邊的夕陽裡。

一直走到底右拐居然就是清河坊了,很近呀。我們去了高銀巷吃那個著名的乾隆魚頭,呵呵。前幾次的徒步可都是沒時間吃飯的呀。

吳山廣場步行到城站火車站很近,只需漫步十五分鐘不到。

從一月到六月,終於把全部毅行的路都探完了,心裡不由得很高興。

雖然要暫時告別西湖群山了,但還是有那麼多的理由再來杭州。

感謝寬厚的山友---小方同志一路的陪伴。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