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烤雞,沿西街往北逛去,只見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果然老外不少,酒吧內的音樂開得震天響,吧門外則有一些年輕男女舞動的身體,一邊呼喊著來往的游客。
西街的夜晚,是一個歌舞升華,酒醉金迷的世界,我一直想這些人從何處來的呢?全是游客嗎?還是有些是本地人呢?西街的這種情景,對西街本地也不見的是好事,凡事有一好,也就沒有兩好。西街走到盡頭,就到了濱江路,這裡兩旁擺滿了小攤子,燈光卻有點昏暗,人潮也少,沿途我們看了幾家旅館,卻也沒有很滿意的,原先想換家民宿住住,在網上看了很多,名字也令人向往的很,但最後在晨風一住就住了下來。直到最後那天,才看到一間令人滿意的客棧,下回再來吧。走到縣前街,看到一家足療店,老婆不禁腳癢,按摩了一個小時,每人40元,按完後精神氣爽,走起路來格外有勁,又沿西街逛了回來,老婆在一家叫漓人制造的服飾店買了件上衣,很得她的喜愛,連續寵幸穿了幾天;我買了一幅便宜的太陽鏡,預備著明日漂流用。

老於小吃的價目表沿西街走,到了城中路向右轉,左邊有個盛名的老於糖水,最近有個壞習慣,飯後總想吃點甜食,坐在老於那矮小的桌椅上,兩腿真有些打不直呢,點了一碗我愛吃的冰綠豆沙,好吃;又點了香芋糖水,芋頭不夠軟,有待改進。

老於的香芋糖水、隔壁的湯米粉(好吃)

老於的酒釀湯圓老於比較沉靜,他老婆就比較熱情開放,笑口常開,問她那兒的米粉好吃?她說隔壁的就是了,平常她都是在這兒吃的,連忙到隔壁這家不知名的攤子叫了一碗,原來這裡賣的是湯米粉,和我們先前吃的卥米粉不大相同。嘗了之後,果然好吃,真是好吃的東西要問當地人就對了,這是多次旅行得來的不二法門。後來又吃了一碗酒釀湯圓,這是老婆的最愛,到那兒都會點來吃的。

城中路上,桂花橋畔的莫老手擀龍須面解決了老於糖水,過了桂花橋,右方有個號稱中華一絶的莫老手擀龍須面,得來不費一番功夫,這是一定要嘗的。莫老由酒店大廚退休後,就來此擺攤,桌上擺著刀功一流的細細龍須面,我們吃的已差不多了,只能點一碗來嘗嘗,這時只見莫老一邊煮,一邊說明,它這個煮面可是有特色的,湯頭放在小小的瓦鍋裡煮開後,要離火才下面,細細的面攪拌幾下就差不多熟了,再投下青菜、佐料什麼的。

中華一絶,莫老的龍須面,湯頭很鮮甜我說這龍須面口感是軟和軟和的,湯頭可是鮮甜的很,只能說欣賞這中華功夫就已值得了。莫老又拿出他的超薄水晶餛飩皮,放在那看板上,居然能看到餛飩皮下的字呢,這也算一絶活,我向莫老說,明天一定來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