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不知身是客(二)——神仙般漂在遇龍河

作者: fdsnow

導讀第三站——遇龍河。 一大早,陽光就那麼大方地揮灑,和當地人擠在小攤上吃了道地的米粉,聯系了據稱會唱山歌的封師傅和兩天後去龍勝梯田的車子,悠哉哉攔了車子去遇龍村。車子輕快地駛在陽光下的小路上,塗好防曬露,寄好草帽,戴上太陽鏡,金龍橋很快就到了。橋下河岸邊曬得黑黑的封師傅朝著我們招手,純樸地笑笑,低頭綁竹椅固定陽傘。 踏上竹筏,躺在躺椅上 ...

第三站——遇龍河。 一大早,陽光就那麼大方地揮灑,和當地人擠在小攤上吃了道地的米粉,聯系了據稱會唱山歌的封師傅和兩天後去龍勝梯田的車子,悠哉哉攔了車子去遇龍村。車子輕快地駛在陽光下的小路上,塗好防曬露,寄好草帽,戴上太陽鏡,金龍橋很快就到了。橋下河岸邊曬得黑黑的封師傅朝著我們招手,純樸地笑笑,低頭綁竹椅固定陽傘。 踏上竹筏,躺在躺椅上,我們開漂了。如果說漓江是大家閨秀,遇龍河就是藏在深閨的小家碧玉,那麼安靜,那麼恬美。朗朗的日頭隔著大大的陽傘,清涼的風穿過婀娜的鳳尾竹,河水淺淺淡淡,水草妖妖嬈繞。不自主讓人眯起眼睛,享受飄飄蕩蕩的快樂。前面,遇龍橋緩緩展開面紗,優美的曲線,綠色的青苔蔓上橋頭,師傅放緩撐杆,笑吟吟的講起遇龍橋的歷史,風推著竹筏,我們漂在動人的故事裡。 忽然,水流變急,一道小堤壩橫在眼前,小筏子在封師傅的左右撐探下順著光滑的石壩跌落,水波激起,腳上、身上、臉上,全都濕了,點醒了剛才昏昏的夢。遇龍河上一共29道坎,這是第一道。全當是少女的小調皮了,每每在你即將飄入夢鄉的那一瞬間,一道石壩總是適時躍出,於是趕緊卷起褲角、提高裙角,蜷縮雙腿,抱緊包包袋袋,緊張起神經,跟著筏子迎接一躍而起的瞬間,在濺起的水波中享受孩子般的快樂。 一路上,望著岸上燦爛陽光裡踏著腳踏車的背包客,看站成一排從石橋上躍身而下撲入遇龍河的外國男女,和玩到興起脫了衣服泡在水中的游客,明白了快樂就是這樣單純,就是這樣讓人投入。 中午時分,拴了筏子在岸邊,我們隨著封師傅上岸去覓食。師傅是個實誠人,不推薦農家菜,說太貴不實惠,帶著我們去他常去的老鄉家吃炒米粉。大大的庭院裡一張滿經風霜的木桌,幾把板凳,純樸的農家人沒有多余的話,女人和孩子都很害羞地退了去。三兩分鐘後三大碗米粉上桌了,隨著我們的口味,加了好多自家種的青菜漫著清香。家裡的黃狗隨著香味跟了過來,倒是不聲張,只是睜著無辜的大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我們。我心軟了,於是撿出碗中的肉來喂它,小狗低了頭吃完,再抬起頭一臉純潔的繼續望著我,一直到我把空空的碗舉起來給它看才靜靜的離開。(後來的幾天,我們發現陽朔乃至龍勝的狗原來都是這樣善於苦情的,bf笑說這裡的小狗都是悲情演技派的,呵呵) 嘗過在廣西最好吃的這一餐米粉後,我們又開始啟程了。在遠遠近近的青山護送下,在波光粼粼的沁水懷抱裡,在飄飄搖搖的鳳尾竹的招呼中,享受著午後澄亮的陽光沐浴,沁爽的清風拂面,斜倚在竹椅上,腳蕩在河水中,任水草癢癢地吻過。那一段,整個遇龍河上再沒有旁的人,沒有旁的聲音,只覺得整個河面都是我們的,整個世界都只剩下我們這一葉小小的筏子,就這樣神仙般漂在遇龍河,忘了時間的鐘…… 後半段的遇龍河迥然不同——閥隊裡的“劉三姐”亮著嗓子唱山歌,流動的啤酒閥、小吃閥劃過你身邊招攬生意,不小心還會被水槍大戰噴著正著。這裡的碼頭一個連著一個,每個都有著有趣的名字,插著一柄紅旗的叫紅旗碼頭,有一個鑲著圓形拱門的土牆的叫“圓明園”,從風趣的封師傅口中講來,更是平添了幾分戲劇效果。這裡更適合愛熱鬧的人,快樂在這裡容易被感染。 於我,更喜歡的是前面的那一段只屬於我們的遇龍河,那畫面現在閉上眼還清晰地浮現,每當此刻,我都能感覺到當時的那種恬然、那種忘我,真想永遠漂在那幽靜的遇龍河上,聽不到時間的嘀嗒,只聽自己的心聲。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