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點點滴滴

作者: 一生的牽掛

導讀朋友有一個去桂林的機會,有事去不了,打電話問我去不去,我說,去,當然去,為什麼不去?18號晚7點,坐上開往桂林的大巴,從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時的振奮還未消除,總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居然毫無睡意,只在凌晨稍微眯了一會,19號早8點,到達桂林。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城市,與中國的大多城市一樣,建築毫無特色,只是一些鋼筋水泥千篇一律的簡單堆砌 ...

朋友有一個去桂林的機會,有事去不了,打電話問我去不去,我說,去,當然去,為什麼不去?18號晚7點,坐上開往桂林的大巴,從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時的振奮還未消除,總是一個讓人向往的地方,居然毫無睡意,只在凌晨稍微眯了一會,19號早8點,到達桂林。

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城市,與中國的大多城市一樣,建築毫無特色,只是一些鋼筋水泥千篇一律的簡單堆砌,如果不是那些標著地名的公交車和店鋪招牌,你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就是桂林。

早餐後,是南溪山公園,這是一個以洞出名的公園,我們卻沒能進一個洞,來這裡只是為了登船瀏覽“漓江精華段”,像鼻山,伏波山,穿山,塔山,疊彩山等,有霧,遠處很不清晰,真像船上的講解員說的那樣那樣,三分像,七分想,什麼美女照鏡,大像喝水,將軍試劍,如果想像力不是那麼豐富,就會了無情趣,其實想到了又能怎麼樣,這種牽強也算是旅游界的一種傳統吧,總要弄點與別處不一樣的東西,山就是山,為什麼要像別的?我寧願認為是導游不計後果的誤導,讓游客沒有閑心來思考他們花言巧語後面的欺詐。聽他們講那些還不如看江邊的平常人的生活,江水已經不再清澈,他們依然在裡面打魚,洗衣,淘米,生活,經過幾個公園,有不錯的雕塑,有一個釣魚的人居然坐在水裡,細看是江水沒掉的一塊平整的石頭,才不再驚嘆他的神功,一個中年男人在洗一大堆衣服,當我們把鏡頭對准他的時候,他向我們露出憨厚的笑容,一點也不在意衣服堆裡赫然擺著的碩大的女人胸罩,有騎摩托車來游泳的一家人,估計已經習慣了別人的注視,很自然地做著自己的事,像鼻山經常出現在各種各樣的畫冊裡,幾乎成了桂林這種城市的標志,後來知道它就是桂林的城徽,在不同的光線下可能會拍出好看的效果,不過今天是不行了,有兩個傳說,古時一個做惡的大像,喝水時被上天砍了一劍,死在江邊,化形為山,靜立至今,不再為惡,像背上建有一座塔,倒正像是一個劍柄,叫普賢塔。伏波山是為了紀念一位漢代的將軍而起的名字,只是一個普通的山,並看不出什麼特別的地方。

原路返回,進入茶館,導游說這是程序,買與不買都要聽,穿著民族服裝的講解員,非常熱情,免費品嘗一下他們的茶倒也不錯,只是她把我們每個人都說成百病纏身,不喝他們的茶難以健康生活這一點很讓人氣憤。

簡單逛了一下南溪山公園,人少,很幽靜,有各種鳥在歡快地飛來飛去,一棵紅樹吸引了很多人,紛紛照相留念,形狀像辣椒,艷艷的國旗紅,在一片綠意當中,很是乍眼,拍了好幾張,公園門口處有一石碑,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留了一個影,算是來過桂林。

午飯後開始了這次旅游最讓人厭惡的部分,連著逛了四個商店,導游很誠懇,說,你們這是廉價團,旅游公司全憑商店的回扣來維持運作,她自己本人也沒有固定工資,也只是從這些回扣中提取一部分來交納自己的養老,失業保險等費用,狂暈,“廉價”從何說起?你的保險與我們何干?一車人都不說什麼,我也就跟著走了。地質礦產博物館的水晶,地方草藥裡的草珊瑚,北部灣漁業公司裡的魚油,玉石文化博物館裡的鑽石,都有熱情的講解員,都有外面沒有的折扣,都是需要保養的身體,都像驅來趕去的羔羊。

虞山公園還不錯,因舜帝游歷至此而得名,舜是傳說中的君主,“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出自史記,集“仁、智、賢、孝”於一身的人畢竟不多,國人總是需要一個榜樣,不然就不知道如何生存,就像我們現在各個部門竭力樹立的先進人物、先進集體一樣,這個人、這個集體在我們這裡就說明我們的各項工作都做好了,就值得所有人學習,真假倒在其次了,只要你敢吹,總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許多過去神壇上的人物被披露出這樣那樣的醜事,其實那才是他們真實的自己,我們帶著窺視和破壞的欲望來追究這些,無非是想證明自己也不比榜樣們差多少,人都是一樣的,當五彩的光環慢慢裉盡,我們感到的不是失落和沮喪,反倒有一種竊喜,這種心態逐漸鞏固之後,人們便會以一種妒忌而不是羨慕、機遇而不是實力的眼光看待領獎台上那些披紅掛彩的模範人物,甚而至於以傳播某位榜樣隱私的做法,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衡,慢慢的,這種評選更像一種類似於雞肋的形式,誰也不會在意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句老話,在今天已經沒有多少實際的意義,因為,榜樣們得到的東西遠比樹立他的人少的多的多,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一種工具,真正獲益的還是樹立他們的人。

每個城市都在把自己與歷史掛鉤,越久遠越好,各地掀起的祭祀活動更是把這一癖好推向高潮,紹興公祭大禹,河南焦作公祭柳下惠,山東曲阜公祭孔子,四川廣元公祭武則天,武剛天也列入祭祀之列多少顯得有些滑稽,華夏始祖黃帝相傳出生於河南新鄭,陵墓卻在陝西黃陵,於是兩個地方都祭祀,連國民黨主席連戰都去河南參加祭祀充分顯示了國人對這種形式的重視,數典忘祖是一大不敬,可是,花費那麼多錢財,搞這種形式有意義嗎?增加地方的知名度,遠不如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實惠更能體現官員們的愛民。虞山公園裡建有虞帝廟,導游介紹說今年清明節時也搞過祭祀活動,來的人很多,畢竟是中國歷史上不多的明君之一,盡管是傳說中的。虞帝廟始建於秦朝,歷代不斷修繕,終至現在規模,很宏偉,虞帝像在一大玻璃框內,高大威嚴,按導游要求我們雙掌並攏,眼鼻口心,依次捫過,有小和尚給我們每人一紅燭,被引到旁邊端坐的老和尚前,說是“破解”,和尚對我不感興趣,倒合我心意,看旁邊一老和尚抓一中年婦女手不丟,感到很奇怪,後來回到車上,中年婦女說,“一開口就要我拿300、600、900,X他媽,老子撥起就走了。”貴州話很干脆,加上中年婦女的語氣中的憤怒,現在想來還很有趣。

公園分南園、北園,虞帝廟和其他一些文物、傳說、古跡在北園,南園是比較現代化的東西,亭台、噴泉、廻廊布局很精巧,顯示了南方人特有的精致和匠心,本來就是一片詩情畫意的地方,稍加雕琢便有北方模仿不出的獨有韻味。

大巴司機說,桂林的餐是最難吃的,吃小灶的他們都這樣說,可以想見我們吃的會是什麼情況,團裡的一位年輕女子說,“再吃一次我就要崩潰了。”

夜裡的桂林還不錯,燈火輝煌,終究是個旅游城市,一大片山上也打上燈光,不知得耗費多少能源,江邊和橋上都有彩燈閃爍,勾勒出白天看來平淡無奇的輪廓,日月雙塔是行程上有的,下的車來,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好不容易找個空隙,支起架子,拍了幾張,感覺還好,外國人很多,一樣的好奇與驚訝,除了語言和外形不一樣,看不出別的。去旅館的路上看到好幾個地方,夜很美麗,就想再出來一趟,郊區,幾近靈川,稍做安頓,帶齊設備,下樓,摩的,“多少錢?”“40。”扭頭走,“20?”走。

摩的司機很健談,對於我對“靈渠”的陌生很氣憤,問我學過歷史嗎?他的地方話我聽不甚清,只能含糊而過,說靈川那個地方好,要租車去,“好玩的。”桂林人懶,現在的生意都讓湖面人做了,因為湖南人能吃苦,等到桂林人想起來做的時候,已經形成壟斷,不能插足,桂林很小,長不過20裡,寬不過5裡,只有中山路一條主街,來的不是時候,如果晚幾天來,滿街都是桂花香,桂林的地名就是“桂樹成林”引申而來,我們天天在這裡感覺不到什麼了,只有你們外人才會花錢來這裡看,現在外地人太多了,我上小學的時候,這裡根本沒有多少人,你想看水,怎麼不坐船游覽“兩江四湖”?桂林的夜景都有了,日月雙塔就是碼頭,我說我得跟團,“噢,那沒辦法。”

木龍湖是條人工湖,只是為了把漓江水引進桂林城,用水道將幾個著名景點貫通起來,供游人參觀,桂林人把各色燈光布置在山與樹的腳下,使得兩江四湖成為桂林最賺錢的旅游項目之一。不過,確實很好看。

回去時已近11點,同室的兩個年齡稍微大一些的貴州人已經睡了,電視還開著,我輕輕關掉,其中一個探頭出來說:“你看吧,沒事,我們出差慣了,能睡著。”貴陽鮮花酒店的,再一次感受貴州人的質樸和友善。

去陽朔,還有一個商店,居然是個“研究發展中心”,可能是為了避免重復吧,內容還是一樣的,據說導游和司機要提游客購物的40%,也有說進去一個人,導游提10塊的,算來十分可觀了,難怪導游證這麼難考。車多路窄,一條如此繁忙的路,竟然如此簡陋,不能不佩服桂林人對於自己山水景色的自信,兩邊有形態各異的高山,郁郁蔥蔥,挺撥峭立,藍天白雲,如在畫中。

40多分鐘的車程中,導游給我們講了一些少數民族知識,綜合起來看這算是兩天來她最盡力的一點工作了,“高山瑤,半山苗,壯漢住平地”,壯族和漢族掌權,所以住平地,廣西的地方官必須是壯族人,過去還真不知道。瑤族人因為住的高,空氣好,所以普遍長壽,女性當家,都有一頭烏黑長發,用發酵一個月後的淘米水洗,然後再到溪水裡衝,敷以特有的香料,才會沒有白發,一生只剪一次,經常在河水裡洗發,所以她們洗頭的形像常出現在繪畫、木刻等藝術作品裡。瑤族也分好幾種,“兩片瑤”身上只有兩塊布,用繩扎起,行走時春光盡現,引得一些不懷好意的人頻去采風。苗族姑娘是最漂亮的,普遍個矮,喜歡銀飾,近幾年身高增加的原因,導游竟然歸咎於文ge後期知識青年下鄉與當地人的融合,感覺有點牽強。侗族仍然保留搶親的習俗,他們認為不是搶來的新娘就不值得珍惜,很奇怪。最有趣的是木老族,生活在廣西十萬大山裡,純母系社會,一妻多夫制,講到這裡時,女導游用了一句“她們最幸福了”,弄得全車人轟堂大笑,一個木老族婦女的男人用阿拉伯數字編號,每天早上由女人分配工作,“一爹種地,二爹喂牛,三爹看孩子,四爹、、、、、、等等等等”,女人則在家打麻將,解放後,政府派人前來做工作,欲改變這一“落後”狀況,無奈,收效甚微,有些前來“做工作”的人甚至被同化後在此安居,樂不思蜀,弄到後來,只好不了了之,順其自然了。

就像《鐵道游擊隊》讓更多的國人知道了棗莊一樣,大多數人對桂林的認識還是因為電影《劉三姐》裡的那些美麗風光。在那個文化生活貧乏的年代,一部多少帶點藝術色彩、感情色彩的電影尤其珍貴,40歲以上的人願意來這裡我寧願認為是在尋找一種回憶。“山歌不唱憂愁多,大路不平草成窩,鋼刀不磨生黃鏽,胸膛不挺背要駝。”拋開影片特定的歷史年代,歌詞裡還是有很多到現在也值得借鑒的東西,在現時社會,敢於挺胸做人,需要太多的勇氣。大榕樹景區是當年拍攝劉三姐與阿牛定情的地方,所以更引人注意,畢竟那個年代敢於涉及男女感情的作品太少了,每個人都在革命,每個人都板著階級鬥爭的臉,每個人都像個機器,每個人都是塊沒有個性的磚。榕樹相傳植於隋朝,生長至今已經遮天蔽日,覆蓋面積達100多平方米,無法取名,只得冠以一個最簡單的“大”字,為防止游人破壞,榕樹已經用低矮的欄杆圍了起來,近看,盤根錯節,很是壯觀,只是好些根莖顏色並不一致,懷疑是多棵榕樹嫁接,遠看綠綠的一片,伴著周圍的青山綠水,真像導游說的是一幅天然的中國水墨畫。穿岩後面就是民居,土坯堆成的房屋居多,並不富裕,做生意的當地人很和善,賣些很便宜的旅游紀念品,再不就弄個扎上花的秋千,供情侶照相,一次收一塊錢,清澈的江水裡有竹筏供游人取樂,有仍在用的水車呀呀作響,古樸清幽,很是怡人。出園時,在路邊,我看到一位老人在認真地編一花環,遠處有一小女孩在地裡采摘各種野生的小花,應該是祖孫倆,也見到游人中有戴這種花環的美麗或不美麗的少女,我用蹩腳的普通話問老大娘,多少錢一個,老太太和善地答道:兩塊錢。

出園時,司機在遠遠地打招呼,我是最後一個,我總是最後一個,跟團就是不好。

月亮山,只是遠觀了一下,沒有上去,很像月亮,喀斯特地形,融蝕現像很正常,可是將一面山峰融蝕的這般圓滿,這般月亮,的確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奇不有。路上有很多騎自行車的男男女女,這倒應了那句話“NO BIKE,NO YANGSHUO.”這麼多景色,還是騎自行車看到的更多些。

至此,規定行程上的景點已經逛完,下面的時間是自由活動,從昨天開始一車人與導游的鬥智鬥勇也終於有了結果,兩個項目,興坪游江和遇龍河漂流,從昨天的260元,驟減到今天的120元,水分,大的嚇人。

三峽好人中有一片斷,幾個民工用人民幣的背面對照眼前的景色,能上人民幣的背面說明很多問題,二十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案就在漓江,船駛過去後,大家紛紛留影,有漁民挑著魚鷹過來,扛一次一塊錢,黃果灘倒影,解說員說這種倒影這種時候很難看到,一般都在一早一晚,你們很幸運。再往前開始考驗你的想像力,螺螄山,美女峰,駱駝過江,九馬畫山,八仙過江,雄獅看九馬,等等,不一而足,我光照相了,沒來得及想像,回來從圖片上更想像不出。有一艘船駛過,只有兩個人,應該是一對富裕的戀人,同船的女孩子說,這個地方最適合情侶來,的確夠浪漫。江岸邊有背包客行走,很佩服他們的毅力。回去時從古鎮穿過,房子很古老,明清韻味,有咖啡館,幾個藍眼高鼻的洋人坐在圈椅上發呆,我猜,可能是想家了吧。

遇龍河漂流得算是這次旅游中最精彩的一段,天空與江水干淨的讓人不忍觸摸,穿著民族服裝的劉三姐,極盡挑逗之能事,人們在這青山碧水間也脫掉了平日裡的種種偽裝,開始大膽地表露心聲,唱和裡總是離不了情、愛、跟她回家諸事,往常感覺到的庸俗和低級在這裡也像被洗過一樣地純淨了,人們在嘻笑之余,感受到的是一種心靈的放松。江裡有嬉水的兒童,鄰船的游客事先准備了水槍,與幾近裸體的頑童較量,他們的尖叫聲更慘烈一些,頑童們在船與船之間跳來跳去,不時躍入水裡佯做掙扎,以換來游人的注目,他們,更像是漓江裡的精靈。我積極地幫船工劃水,堤壩形成的激流將我的新皮鞋打濕,索性脫掉鞋子,清爽一番,好在陽光十分充足,下船時鞋子已經可以穿了。

陽朔,是個適合住下來慢慢品味的小城,西街上行走的外國人比中國人都多,店鋪林立,雅致幽然,中西的結合在這裡幾乎完美,每個人都是一副淡定悠閑的神情,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對立,沒有洲與洲之間的歧視,據說這是涉外婚姻最多的一條街,也有中國男人娶了外國女人,在這裡靜靜地生活,與民族自豪感也沒有多大的關系,感情,與國籍無關。這裡是唯一一家有肯德基的縣城,足以說明這座小城在外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一野導要帶我們去看《印像劉三姐》,便宜,十余人相約去了,居然是一片距離很遠的河灘,什麼也看不到,聲音倒是聽到一些,一幫人很失望,拒付野導要求的車費,這招致了一場“戰爭”,野導約四五當地村民將我們中最積極的一個堵在車裡打的血流滿面,當時我在拍夜景,聽說後趕緊往回跑,戰事已結,報案,在派出所糾纏5個多小時,野導家屬才同意了賠償要求,啟程,第二天中午才到達貴陽。千萬別貪小便宜,千萬別信野的東西,不管是導游還是別的。

回來後看了一下拍的片子,總是感覺有些隱隱的不滿,歸結於時間的倉促抑或是技術的原因,都可以,總之,遠不是我印像中的桂林,也可能是自己在攝影方面的悟性還達不到或者是看景不如聽景這種心理暗示,說不清楚。看來,需要提高的地方真的是太多了。



(像鼻山)



(虞山公園)



(日月雙塔)



(黃果灘倒影)



(遇龍河)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