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旅游吃喝玩購物交通全攻略

作者: 冷芷

導讀飲食篇啤酒街――位於登州路,以青島啤酒廠為中心而建。這裡街道不寬,兩邊酒吧飯店雲集,而且越晚越熱鬧。總能見到喝高了的,在馬路中間打了車,把著車門又不上,或是走在路上拍著胸脯說著豪言壯語的人。我們是在這裡的美達爾吃喝的。網上驢友推薦美達爾的很多, 青島也有很多家分店,在宵雲路或是中山路也都有。我們去時,外面的坐已經全沒了,只好坐進店裡 ...

飲食篇啤酒街――位於登州路,以青島啤酒廠為中心而建。這裡街道不寬,兩邊酒吧飯店雲集,而且越晚越熱鬧。總能見到喝高了的,在馬路中間打了車,把著車門又不上,或是走在路上拍著胸脯說著豪言壯語的人。我們是在這裡的美達爾吃喝的。網上驢友推薦美達爾的很多, 青島也有很多家分店,在宵雲路或是中山路也都有。我們去時,外面的坐已經全沒了,只好坐進店裡去。雖是晚上快10點了,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我們覺得美達爾的烤板筋、烤羊肉和烤魷魚還有烤大蝦的味道都很不錯(都是電烤)。店裡的伙計推薦喝原漿啤酒,因為這東西別的地方是沒有的。一扎30元(二斤半),像我這種對啤酒的味道不怎麼靈敏的人都覺出了這東西的與眾不同,綿滑微甜新鮮。後來才聽當地說,啤酒街的啤酒是全青島唯一由青島啤酒廠專供當天產啤酒的,所以酒很好喝。不知是我們遇上了還原本就那樣,點的鲅魚超極的鹹,真是鹹到骨子裡。聽說這家炒的菜也不錯,可展我們兩個人吃了一大堆燒烤後怎麼也吃不下別的了。後來我們又來過啤酒店,隨便進了一家好像叫紹興什麼的餐館,對這裡30元一扎的青啤供應的當天的黑啤印像很深,覺得比我在北京喝到的好喝多了,顏色也深,真有點像咖啡。想來來到青島幾乎每天都要喝點小酒,而且因為心情放松,喝得都挺開心舒服的,特別是喝完酒,在小風裡隨意地走,特別愜意。美達爾――全青島有很多家,我們還在中山路的美達爾吃過,發現比啤酒街上的便宜,而且有炭烤串,嘿嘿。這家的板筋和烤魷魚爪特別好吃。土豆絲也不錯。又吃個肚歪,兩人才吃了45劈柴院――其實劈柴院就在中山路西邊的河北路上,是位出租車司機推薦我們去的,說是青島人都去那裡吃,歷史久遠。因為我們去時天色還亮,大排檔還沒有擺上街道,有幾家起名都要老劈柴院海鮮的店,還有一家叫劈柴院海鮮美食城(24小時宵夜)的店。為了追求衛生和環境,我們進了美食城裡吃。這裡的烤大蝦、烤面包魚和炒蛤蜊都不錯,鮑魚28一只,吃進肚裡也沒覺出什麼。螃蟹我們點的28一只的,味道還比較鮮,肉也嫩。我們吃的比較奢侈,連菜都沒點,全點的是高蛋白類海鮮,所以花了230,如果節約點,只點蝦或蟹,加上菜(這裡菜量看著挺大的,菜都是有樣子放在桌子上,點菜時看樣子點)不會花到我們這麼貴的。嘿嘿。潔神燒烤――當地人推薦去江西路的潔神燒烤吃的,說這裡是炭火烤的,很香。一嘗果然好吃,我們吃了六個板筋、四個羊肉串、兩串魷魚爪、一串烤大蒜、兩串多味魚、 一條烤偏口魚,還要了一個青島有名的白菜大蝦(湯菜),一共才57,而且味道都不錯。對了,提醒一下大家,別去錯 ,因為在潔神燒烤對面有個潔神大酒店,曾有人去混了。聽說這家燒烤要是正經飯點去都很難有位子。潔神是當地非常有名的洗衣連索店,企業相當大,當天晚上聽青島新聞還看見人大代表去廠裡參觀。石花菜涼粉――來這前同事就說可以在嶗山上吃石花菜涼粉,三塊一碗,很爽口。涼粉呈黃色透明狀,入口即化,像果凍。石花菜是做瓊脂的主要原料。建議不去的雲宵路――雲宵路位於青島東部,離家樂福很近。來之前就看到驢友們對這裡評價不一,不過心有不甘還是決定去看看。我們去時才五點,這裡還顯得很安靜,店面裡也沒什麼人,看到我們這兩個背包的,負責給店裡招呼客人的伙計就湊上前來問我們要不要吃飯。可我們從南頭走到北頭哪家也沒進去,因為這裡給人的感覺很不好,覺得我們就像是菜板上的肉一樣,而每一家都磨利了刀。我們最終決定離開這裡。打了個車,司機說雲宵路是專門針對外地旅客的,東西比較貴。青島人都不去的,如果去也是公款。來青島之前曾看到一些南方的驢友說青島的菜鹹,但是來之後發現一些外地游客常去的餐館做菜時很注意,放的鹽並不多,有時甚至覺得有點少味了,不知是當地人原先就如此還是照顧了大江南北的客人。還有一點發現當地人並不像我們這些外地那樣滿世界找海鮮吃,當地人似乎更愛吃肉,嘿嘿。玩篇八大關――這裡的地名是以我國重要的八大關口命名,如正陽關、武勝關等等。打開青島市的地圖,可以發現青島的路名全是全國各地的著名城市名稱,如中山路、延安路、香港路、延吉路等等,很有意思。八大關是德國人在青島修的,現在這裡的老房子還是很多, 而且風格各異,有俄式、德式和日式的。這裡的八大關其實就是由八條橫縱交叉的路組成的,而每條路上各的樹又各不相同。非常喜歡在這種不寬又幾乎沒車的路上慢慢地走。八大關裡有一些以前的別墅很有名,現在唯一向游人開放的只有花石樓了。以前有一個叫公主樓的,在大大小小的地圖和旅游書上都出現過,現在已經變成不知哪個單位的辦公地了。花石樓門票5元,如果在院裡的那些為情侶或拍婚紗照的人造景觀照相的話,還要交2元。可以一直上到樓頂,看到海灘和大海。樓內第二層的屋子沒有開放,因為裡面的家具在文革時被破壞了。一層展覽了一部分,如座床、桌、椅等。屋裡的介紹裡提到蔣介石曾兩三次下榻這裡,屋裡還有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照片。在八大觀和附近的海邊最常見的是拍婚紗照的一對對甜蜜的准新郎新娘。可以不誇張地說,在八大關出現的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兩對拍外景的新人。在這綠樹的小道上遇上這些新人們感覺很好,特別是看到他們臉上的幸福,讓人好生羨慕。不過提醒諸位,不要過分地對著新人拍照,我們就曾目睹財大氣粗的新郎不讓路人對著自己和新娘拍照而引發的暴力事件。八大觀地區每走一陣有地圖,但是我們為了找花石樓還是問了好幾個人,覺得這方面的路標還是夠。雖然有時艷陽高照,可八大關裡面因為樹蔭連連,總是那麼涼爽 舒服,因為就住在武勝關路附近,所以最喜歡的事兒就是晚飯後在關裡各路上暴走,美啊。可乘15、26、202、228路公交車啤酒博物館――這裡門票50,位於登州路啤酒街上,坐15路等公車可以到。我們之前打聽了好幾個人,為什麼這麼貴,原來參觀完了可以免費喝啤酒。如果是在餐館吃飯也要30一扎呢。博物館實際上分在兩個樓裡,一樓是圖片歷史類,另一樓是工藝工序。樓就在位於登州路的青島啤酒廠廠區內,我們在這裡照了些照片。我們感觸最深的是看到好十幾年前在上海地區的青島啤酒廣告片,非常有意思,廣告詞裡竟然還說青島啤酒能治腳氣,哈哈。還看到青島啤酒在世界一些地區和中國國內的老廣告,非常有意思。參觀途中有個中途酒吧,在這裡憑進來時開的一張黃票可以免費喝一小杯當天產的啤酒,一個還有一包啤酒豆,吃了才知道就是多味花生豆。快參觀完時有一個醉酒屋,一定要進去試一下醉了站不住的感覺,不知是什麼原理,到裡面人就是想往一側倒,全是歪著站的,頭還有點暈暈的,挺有意思。最後參觀完畢,來到青島啤酒屋,這裡還憑那張黃單子可以再喝點,我們兩個人給了一扎1.25升的,喝得挺舒服,我們還買了那裡現烤的鰻魚片,特好吃,下酒特別合適(後來聽當地人說,其實可以喝完再要的,只是我們肚子不夠大,實在是不能再喝了)。最後憑門票,可以到禮品店裡領份小禮物——一人一只胖胖的玻璃青島啤酒杯(據說以前是鑰匙鏈)。禮品店裡有些禮品設計還是不錯的,可以看看。1、2、25、604路車可到五四廣場――青島東部這幾年發展非常快,城市向東擴張得很厲害,東部建設得如同北京的朝陽區的CBD附近,很有國際大都市的氣勢,很多金融、貿易機構都在東部。坐落於海這的五四廣場上有這座城市的標志――火炬。五四廣場北面就是新的市政府。廣場上放風箏的人特別多,風箏的種類也多。廣場每逢周日還有一個民間的百人合唱團練歌,我們去時正好遇上他們放聲齊唱,有意思。廣場倒是沒什麼新鮮的,只是因為就在海邊,而且後面即有很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又有新建的別墅,景色不錯。25 26 31 104 202 路公交車可到。極地海洋世界――這裡是06年夏天才開的,設施比較新。青島城中西部魯迅公園附近還有一個海洋世界和水族館(通票100),也保持著多項亞洲和世界第一。我問過當地人這兩個哪個好,他們一般都說各有千秋,說老的魚多、有海豚表演;東邊新建的有白頭鯨海豚表演,海獅海豹多。極地海洋世界門票120,如果是70歲以上老人只需交10元保險費即可免費入場。(真讓人羨慕,等我老人也一定去辦個老年證)極地海洋世界我個人覺得還是值得去的。我們去時正好是午飯時間,動物們也在進餐,所以看到北極熊、海獅、海豹、企鵝等都在進餐,很有意思。這裡有半弧形的玻璃水牆,裡面游滿了各種魚,潛水員喂食,它們全跟在潛水員後面。這裡的設計還是很巧妙的,好多地方是相通的,讓人們從不同的視角看動物。這裡的白頭鯨和海豚表演一定要看。表演一天四場,9:40、11:00、14:00和16:00,一場約半小時。這裡的表演場據說是世界最大的室內表演場,確實比北京動物園的要大多了。表演很精彩,互動的項目比較多,所以大家最好能提前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去占座,越往中間越往前越好。這裡也有吃飯的場所,裡面有些快餐店或賣烤香腸面包的地方,外面有肯德基。317路可到。天主教堂――從中山路麥當勞對著的胡同就可以看到天主教堂,這裡門票5元,因為這輩子沒去過教堂我們就去了。裡面有耶蘇誕生到死亡的雕像故事,有些文字說明。我們去時裡面有個信徒跪著拿著小書嘴裡還念著什麼。同行的人說上一回他們來時曾遇上有人在此舉行婚禮,挺熱鬧的還。還有人曾遇上有儀式,好像是周五晚上和周六早上有活動。1、2、5、6路公交車可到。迎賓館――是德國人占領青島時修建的總督府,也叫迎賓館。這裡非常值得一來,門票也是15。建這個總督府的所有原材料和內部裝飾家具全部來自德國,已經有百年多的歷史了,但是建築依然美麗、內部保存也比較完好、裝飾家具還是如新一樣,還可以看到德國人在建築家裝上的巧妙構思。在青島還沒有星級賓館時,諸多國內要人和國際友人都在這裡下榻過,這裡還保存著1957年毛主席居住時和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時的一些景貌。林彪也曾在這裡居住,不過因為他喜陰,他選擇了當時總督管家住的西北角的屋子。我自己印像最深的是這裡間間屋頂石膏裝飾圖案不同,間間壁爐式樣不同,就連片式暖氣上每屋的花紋都不一樣,而且一想到這是100年前的暖氣片,雖然也是我們過去家裡常用的銀灰色,但是很明顯,做工精細得多,也漂亮得多。房間裡有磁磚的地方特別多,而且以綠色為主,經歷百年,磁磚的顏色仍然明亮有光澤,而且上面一條裂縫都沒有。今天我們自己家裝修,磁磚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一般八年十年的就已經要換新的了。還有屋裡所有的門和木飾,地板全是實木的,而且青島氣候潮濕,經過百年也沒有變形,講解員也說,足見這些木材的選材的精良。建築裡的花房設計精巧,還有換氣孔,今天仍然可以使用。講解員還指著德國人使用的窗簾杆,說我們近兩三年才流行這樣的木式的,而人家已經在百年前就使用了。樓內還有兩架面年的鋼琴,今日還可以彈奏。其中有一架產自德國的鋼琴,因為其產家在二戰中被炸毀,所以在世界上也是為數不多的幾台。只因為江青曾弱過它,而在文革中幸免。而大廳內全本高算梁笑眼的美女燈托因為在文革時被紅衛兵砸扁成一張哭臉,真是時代弄人啊。而二樓走廊上的三個吊燈是完全有紅綠藍寶石鑲嵌組成的,文革時因為紅衛兵們不知是寶石的,只以為是彩色玻璃的,才免遭毒手,得以比較安好的保存。這裡還有設計細致的用於冬天采暖時為防止窗戶起霧的窗台上的小孔,為保暖而設計的雙屋全向內開的窗戶等等,足見德國人對生活細節的注重。參觀完畢,頗覺得我們追趕了一百年離人家百年前的生活水平似乎還有距離。這裡建議請導游,沒人給講參觀會大打折扣。聽帶我們來的人說,這裡國內旅游團不帶著來,我們確實發現這裡來的全是日本和韓國的團,國內來的人都是散客。1、25、221、225、228路車可到。嶗山――是單位在青島的招待所帶著去的。車離開招待所不到一個小時就到嶗山腳下了。嶗山很大的,我們因為時間的原因只走了上清索道這條線。有些人走的是埡口或仰口線,或者去北九水。但是招待所的人說因為一直沒下過雨,所以北九水沒什麼可看的。進山費70一人,進去後各個宮啊殿啊的還要再收門票。70以上老年證免票。索道往返50,單程30。這條線路的路全是比較規整的台階。纜車到山上後再往上走一陣子到明霞洞,據說是張三豐修行的地方,門票四元,賣票的是個道士。來這前同事就說可以在嶗山上吃石花菜涼粉,三塊一碗,很爽口。還有很多小攤在賣一種黃的黃的花形的東西,他們叫它長生果,因為事先做過功課,我知道這其實就是小南瓜。下山後車開一小會兒就到了太清宮,說此道家宮有2000多年歷史,裡面的銀杏、柏樹、山茶樹動不動都是100年以上的歷史。最老的有2000多年。這裡還有傳說中的嶗山道士能穿透的牆。對嶗山還真沒什麼太深的印像,可能是我們走的線上山太過輕松了吧。小魚山公園――這裡山並不高,只有不到一百米而已。門票是15,稍微有點貴,但是在這裡可以把青島“藍天綠樹紅瓦”和海灘以及現代化高樓的美麗景色一收眼底。這裡綠化極好,涼涼快快的,很舒服。裡面的所謂的微縮景園我覺得建得一般,做工差了些,就是把青島的名勝古跡弄了點小個的擺著。亭子免費上,上面風很大,看景看得更清楚。可坐6、26、501路車。海軍博物館――這裡30一張門票,如果想上潛艇去參觀要單獨買票10元。我們不太走運,說是潛艇上今天沒電,所以無法參觀。參觀分為三塊:室內、廣場和海上。這裡可以看到一些退役了的坦克、飛機、大炮和船艦等。其實還是很有意思的,只是覺得維護工作做得不好,路也不平整、還不相通,總得走回頭路,也沒有互動類或是電子類的設施,給人印像陳舊。發現這裡正在改擴建,希望能好好整整,本來展示的內容還是不錯的,只是缺乏創新和為游客服務的精神。介紹裡說這裡是我國唯一一座全面展示海軍的博物館,還是國家3A級景區,要是海軍能把在青島建設一家換一家的度假設施的錢多投些在這裡就更好了。6、26、304、202、228、312、316可到。棧橋――順著天主教堂正對著南邊的路下坡一直走過了地下通道就來到了棧橋邊。棧橋是德國人打仗時修的,當時為了運送物資,有220米長。建國後又加修了220米。我們去時許多人在上面走。我們只照了個遠景,沒上去走,覺得也沒啥太大意思。2 、5、 8、 25、 26、 316、 321公交車可到。石老人――天泰體育場附近坐317路去的石老人景區,正好是從317的一個總站坐到下一個總站,而這個線路也曾被有些驢友在網上推薦過,因為是靠著海邊走,即可以看海景又可以看到面海而建的大批大批的連在一起的別墅群。石老人其實就是一塊在海的近處的石頭,遠遠看去貌似托著下巴的老頭。說是以前有個船夫的孫女被龍王搶了去,老頭因為日日思念而變成岩石。還沒到可以下海的時候,所以只在海灘上照了照像就又坐上車回到天泰體育場。其它的景點還有魯迅公園(離海軍博物館特近,免費,靠海,但沒啥意思)、信號山公園、青島電視塔(登塔30)、基督教堂等等。購物篇台東步行街和夜市――晚上我們坐公車15路去了台東步行街主,熱鬧極了,比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的規模還大,東西似乎也比北京便宜。這裡有小店有大商場,附近還有人山人海的夜市。從衣服到日用品賣什麼的都有。看著摩登女郎拿著用筷子插的一整牙西瓜在夜市裡走,挺有意思。還見到很多推著獨輪車賣水果的小攤,還是有點稀奇的,我只在描寫過去年代的電影裡見過獨輪車。步行街上還有沃爾瑪,在一家商場的二層。中山路――位於西部的老城區,走在中山路上感覺非常奇妙,兩旁全是西式建築,街道干淨,走起來很是舒服。這裡有青島最高檔的百盛,路兩邊還有些專賣店。我們一直沿街向北走了一陣子,看到了浙江路,拐到浙江路上一直向東走,就可以看到韓國商品城,上了台階就可以到即墨路小商品批發市場了。這裡有些韓國餐館,韓文出現的頻率也比較高,韓國商品城外還有賣韓國正宗小吃的小攤,跟我在韓國看到的一樣,比較紫菜飯卷、炒年糕條等。據我觀察,韓國商品城裡有些賣服裝、高爾夫用品和韓國手飾的確實是韓國人。我在小商品批發市場裡買了對珍珠耳墜,這裡賣珍珠飾品的非常多,價格也還是可以的,而且可以砍價。這裡還有賣其它一些旅游紀念品的,二樓是服裝等。發現有很多韓國人來這裡買便宜的首飾,估計是買回去給親戚朋友的。佳世客(JUSCO)商場――這裡賣的東西沒什麼特別,但是服務卻是日韓式的,比如有兒童車或輪椅提供使用、二樓有大片大片可以選擇的吃飯的場所:中式、西式、日式和韓式。一樓還有星巴克和超市。超市的面包很好吃,但是比較貴,確實是韓國的價位。超市裡賣的東西也有不少是從日韓進口的,商場裡的外國人也確實密度比較高。佳世客附近還有家樂福,如果正好經過或是離得近可以去看看。我們是在這裡買的魷魚呀、魚片之類的小吃,拿回去送人的。這裡也許不是最便宜的,但是我覺得這裡起碼進貨渠道可以放心些。交通我已經在景點那篇寫道了,青島是座山城,所以沒有人騎自行車,公共交通發達。青島人又不太多,上公車後基本上都有座。公車無人售票,一律1元。打車的話是7元起步,一公裡1塊2,等燈時不算錢,只按公裡算,我們打得最遠的一次才16。最後建議一到青島就買地圖,非常管用。



(啤酒街一景,上面的大罐子是青島啤酒廠的設備)



(七十年代在香港報紙上青島啤酒做的廣告,大概是買多少瓶贈個包。)



(德國總督府裡百年的磁磚)



(石花菜涼粉)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