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十八盤

作者: 紫陌千重

導讀登十八盤 佇立中天門,遠望十八盤如一條青絲帶,在飛鳳崖和翔龍崖夾裹的山谷間,輕舞飛揚。我知道要想蹬上這“五岳獨尊”的泰山之巔,就必須先征服這尤如天梯般橫亙眼前的十八盤。 十八盤,位於中天門和南天門之間,是泰山中路登頂的必經之所,在不足四百米的海拔高度上,卻密密匝匝排列著998級台階,其陡峭險峻,有詩為證“拔地五千尺,衝霄十八盤,徑從窮處 ...

登十八盤 佇立中天門,遠望十八盤如一條青絲帶,在飛鳳崖和翔龍崖夾裹的山谷間,輕舞飛揚。我知道要想蹬上這“五岳獨尊”的泰山之巔,就必須先征服這尤如天梯般橫亙眼前的十八盤。

十八盤,位於中天門和南天門之間,是泰山中路登頂的必經之所,在不足四百米的海拔高度上,卻密密匝匝排列著998級台階,其陡峭險峻,有詩為證“拔地五千尺,衝霄十八盤,徑從窮處見,天向隙中觀”。當然,你可以坐滑竿,但靠別人的幫助,不是我的性格:你也可以選擇索道,坐索道,固然是條捷徑,但那不是我千裡迢迢來此登山的目的,況且,坐滑竿,自是可以悠栽悠栽,但你體會不到登攀的快樂,坐索道,你雖然可以一步登天,卻欣賞不到沿途的風景。

拽拽雙肩包,我開始登十八盤。

拾級而上,邊走邊看,真是一路“風月無邊”,在望人松下擺個POSS,在 “曲經通幽” 刻石前賞玩書法,在崖邊鳥瞰層巒疊嶂,漸漸有絲絲細汗滲出,可我興致昂然。脫去外衣,打在臂彎,繼續登攀之旅。泰山以“雄”著稱,以前我也只是耳聞,今日登山,山路兩邊,滿山青松,蒼勁挺拔,泰山壓頂,氣勢磅礡,泰山之雄,耳聞不如一見也。一步一步,一級一級,登攀在彎彎折折的山道,漸漸的腿開始沉重起來,脊背已是汗磣磣的了,停下腳步,抬頭仰望,南天門依然高高在上,還早呢,走吧,既然選擇了登攀,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再說,登攀本來就是意志的考驗,體力的比賽。

登攀在繼續,人,尤如一個小點在長長的天梯之間,緩緩移動。

不知登上了多少級台階,不知走了多少的時間,當高度一點點增加,我已經氣喘吁吁了,“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此時,除了勞累,一種台階復台階的單調,一種數字累加的枯燥,比身體的疲憊還令人難以忍受.我暗暗告誡自己,“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接近頂峰,越是極限考驗,要想體驗孔子“登泰山而笑天下”愉悅,要想感受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就必須忍受寂寞,就必須堅持不懈。要想漫步天街,近看碧霞祠,遠望玉皇頂。觀“旭日東升”,看“晚霞夕照”,賞“雲海玉盤”,眺“黃河玉帶”,你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超人的毅力……

當我終於登上了十八盤,當我站在了南天門前,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其實,登攀的樂趣,不只是欣賞風景,更是挑戰自我,戰勝自我.


精選遊記: 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