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博物館裡的三個庭院

作者: ychang

導讀大都會博物館裡的三個庭院 ――洋淺的紐約之五到紐約旅游觀光, 人們一般都會去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 第五大道等等。 在第五大道的八十街上, 座落著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據稱這大都會博物館是世界上的四大博物館之一, 其它三個是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巴黎的盧浮宮,和彼得堡的Hermitage博物館。 有許多人認為Hermitage博物館不夠資格 ...

大都會博物館裡的三個庭院

――洋淺的紐約之五到紐約旅游觀光, 人們一般都會去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 第五大道等等。 在第五大道的八十街上, 座落著著名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據稱這大都會博物館是世界上的四大博物館之一, 其它三個是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巴黎的盧浮宮,和彼得堡的Hermitage博物館。 有許多人認為Hermitage博物館不夠資格, 因其館藏流失過多,現有的多是復制品。另外有人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西半球最大的博物館,與巴黎盧浮宮和俄國莫斯科博物館並稱世界三大博物館。但這一排名也令人詬病, 因為許多歐洲人認為莫斯科博物館的館藏是二戰後俄國從東歐,主要是德國掠奪而來, 應該歸還原主。不管怎麼說, 我們中國這個自詡地大物博的老大帝國是沒能占上一個席位。

這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本身是一座兩樓一底的巨型建築, 位於寸土寸金的中央公園邊上。 它占地15萬平方米, 於1870年由紐約市的政商界領袖建立。其館藏分為18個分館, 收集了全世界各地從史前時代到現代的文物200萬余件, 包括繪畫、建築、雕塑、照片、印刷、服裝、樂器、陶瓷、裝飾等各個門類。其中美國及美洲的藝術收藏、歐洲繪畫藝術和伊斯蘭教宗教文物等更是當今世界最豐富的收藏。

展品展覽之外, 博物館還舉辦各種講座、研討和表演。其工作人員的水平也不低。 除了給訪者提供信息和幫助之外, 在防盜和反恐方面也有特殊要求。門票以前采取自由樂捐,但那只是個晃子,用來自欺欺人的, 尤其是欺瞞美國國稅局的。因為博物館名義上是非贏利組織, 不用交稅的。 如果賣票, 就成了商業企業, 所有的收入都得交稅了。 因此目前的門票稱為入場卷,每人20美元,老年人15元, 小孩10元。 幸好我所在的公司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長期捐助者, 我們可以用工作證免費帶四位客人入館。所以那天從唐人街出來曼寧和他太太就跟了我進去, 曼太太對我的敵意於是稍減。 當然, 你也可以只捐一元美金入場, 只要你不在乎人們異樣的眼光。



(頓都神廟。 轉貼)

二 美國庭院

其次, 我要看的是美國庭院。

埃及廳的前方則是美國庭院(American Wind Garden Court),同樣的玻璃屋頂,暖融融的溫度,

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典雅氣氛。 四面是走廊,中間是天井,寬敞的走廊上放置各色各樣文物, 天井裡也有無數雕塑模型。綠色大方格窗欞上掛滿常春藤, 一方方園圃內花木扶疏,綠草如茵,藝術品之間安放有一些綠色高背長條絲椅。是個別致的文物陳列大廳,也是休息的好場所,游客們多在這裡歇息。這應該就是所謂殖民地式的建築,規規矩矩, 寬寬大大, 花樣不是很多, 但大方實用。

走累了,可以坐在花園裡的長椅上休息。也可偷聽一段導游的介紹:“那一段雕花扶梯和上面的鎦金安琪兒,是從一所倒塌的教堂裡尋來的;那大塊大塊的玻璃門窗和彩繪門框,是從一些燒毀的老房子中搶救出來的;那面尖頂高牆,是一座哥特式建築拆除時搬來復建的;那像教堂門壁的前庭, 還有這一間豪華的別墅起居室,是因屋主後代賣房而新主人又要改裝時,博物館出資買來還原的;這些家俱壁爐,是一位世界知名大師的傑作……”

美國雖然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而美國人卻非常珍視他們的本土文物。博物館更是盡力搶救文物,保存起來,供給人們觀賞研究。

但在曼寧的眼裡, 這好像並不是美國。 他問了我兩次, 你肯定這就是美國庭院? 我說當然, 他還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樣子。 後來我猜大概在他眼裡, 這裡有點兒太像歐洲。他心目中的美國應當是他家鄉俄亥俄州的丘陵田野和高聳谷倉。 那兒, 說實話, 我也認為比這庭院裡的房子更美國,也更美麗。



(殿春簃一角。 轉貼)

諾大一個博物館, 兩百萬余件收藏, 只寫了三處, 是不是有點兒太大而化之了? 這是肯定的,博物館裡, 每一件物品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段時空都含著幾分悲喜。 能擠進這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為其展品, 還真得是集日月之精髓, 化天地之靈氣, 決不會是泛泛之物。 不過, 博物館再好,也還是過去,人類的偉大, 還是在將來。 最主要的, 是不能讓別人把你當做博物館裡的東西來看。五點鐘, 博物館開始清場。 五點半要閉館了。 在博物館裡, 時間過得快,真有點兒回到過去的感覺。走到雪花飄飄的館外,要好一陣才能從歷史回到現實中來。走下雪水滑溜的階梯, 曼寧說他還要再來。 我說好, 你下次來, 找個好天。 我們就坐在這台階上, 觀賞五大道上的昂貴建築,打望紐約城裡最漂亮的美眉,還可以欣賞街上即興表演的小醜。 我不禁又想, 當年那些神廟廳堂花園裡外, 是不是也有同樣的人們在做著同樣的事? 人們祭神, 勞作, 交友, 休閑。 不知道, 他們去不去博物館?他們有沒有博物館?



(館藏之一。 轉貼)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