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萬榮·過客
很多人說,從琅勃拉邦到萬像,一定要在萬榮(Vang Vieng)停靠。所以我們選擇了先到達這個傳說中安靜的小鎮,想親眼目睹它是如何靜謐,如何與陽朔相似,如何“偷得浮生半日閑”——輕輕一句話,就突然打動了我。
站在萬榮的街頭,我開始驚詫,這裡與陽朔如此相像。只是它們一個在老撾,一個在中國。
琅勃拉邦到萬榮的車很不舒服,加司機一共12個人,坐滿了人。座位又很窄,我和GRACE分別坐窗邊,一個英國人上來,很不理解為什麼我和GRACE不挨著坐,但他還是坐到了我倆中間,後來我實在看他可憐,提出同他換,他又說沒關系,不要換了。我和GRACE已經很努力往兩邊坐了,英國人又很紳士,我和GRACE靠邊小睡,他就索性繃著坐著。後來跟他聊天,知道這是個46歲的單身漢。歐洲的單身漢真是多,據說中國正經歷第三次單身浪潮,不過我是浪潮之外的那個。一個人的旅程我也同樣不會介意,甚至我也可以很享受,但當老了的時候,我卻還是希望能夠同老伴一起走在遠方。
我正發著呆,終於到了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閑”的萬榮,有人說它是越南的下龍灣,中國的桂林山水,老實說,我不覺得它比桂林美,可是的確相似,它更像是桂林的過去時,興許早個十幾二十年,陽朔就是萬榮現在的樣子。而日後我到了下龍灣的時候,對比之下,我仍覺得桂林的山水是這三者之間最美麗最有味道的。
很多當地人、外地人在這裡開了酒吧、客棧和賓館,我們也遇到了好幾個中國人,一杯Shake居然要7000K(基普),且味道絕沒有他說的那麼好,這讓我對殺熟的仁兄頗感敬畏。
最有趣的是,萬榮政府規定,漂流者不得穿著泳裝走上街頭,還是有幾個外國妞比基尼在街上走過去漂流,不過倒是也養眼,估計只要不是太過分,也沒什麼人真的監督此事,大家一起做文盲。但可見老撾的確是個保守的國家。
我一直覺得,我看到的老撾,正是一個處於時代夾縫裡的老撾,他們看到了巨大商機,了解了歐美旅行者的錢包,但又保留了自己原本的保守與傳統。不過在傳統的堅持上,他不及尼泊爾和印度,後兩者更加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萬榮其實還很落後,人口也稀少,唯一讓我覺得美的地方是山,也是喀斯特地貌,所以像陽朔流落在外的雙胞胎姐妹。陽朔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轉變,懂得怎樣描眉畫眼,吸引了大量老外和那些以泡老外為人生己任的中國女人。萬榮則沒有這樣靚麗,它尚未進入自己的輝煌期,正在努力學習打扮,洋不洋,土不土,保留一些,也失去一些。相信不遠的未來,這裡會變成陽朔的翻版。
在傍晚濃濃的塵土味道裡,我再次體會到了我所謂的“時間緩慢而悠長”。天色漸濃,暮色湧上天際,萬榮的夜很快就寂靜下來,恍惚間,甚至覺得到了中國的農村。不過萬榮就是萬榮,它不是別的什麼地方,因為我一直認為,走過的每一步,任何一個地方,它都是不同的。相信幾十年之後,滿臉皺紋的我,還會記得在這樣的一個小鎮裡,曾有過這樣溫暖的黃昏,遠處炊煙繚繞,我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夜安眠。
2007年3月8日 newnew 北京
旅行小貼士:
1、 如果去原始山洞,那麼要自帶照明設備。
2、 這裡非常小,徒步即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