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蘇州2(園林篇)

作者: luanlx

導讀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 ...

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四年(1509),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後,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為其設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王獻臣死後,其子一夜豪賭,將園輸給徐氏,其子孫後亦衰落。明崇禎四年(1631)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名“歸田園居”。 園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換頻繁,乾隆初,中部復園歸太守蔣棨所有。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進駐蘇州,拙政園為忠王府,相傳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光緒三年(1877)西部歸富商張履謙,名“補園”。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進行搶修,一代名園得到了保護,並於1952年正式對外開放中、西部部分,1960年東部整修完畢,東、西、中三部分完整開放,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拙政園位於蘇州市東北街178號,占地面積52000平方米,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雲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館等。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小飛虹、枇杷園等。西部主體建築為靠近住宅一側的卅六鴛鴦館,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為台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倒影樓、與誰同坐軒、水廊等。

票價:淡季50元旺季70元

旺季時間:4月16日——10月30日

淡季時間:10月31日——4月15日

地點:東北街178號

電話:67510286

交通:游1、游2、游5線,202路、313路、923路、529路、40路、78路拙政園站下,往東行100米即到。

獅子林

 獅子林始建於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禪師來到蘇州講經,受到弟子們擁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們買地置屋為天如禪師建禪林。天如禪師因師傅中峰和尚得道於浙江西天目山獅子岩,為紀念自已的師傅,取名“師子林”,又因園內多怪石,形如獅子,亦名“獅子林”。後名園幾經易手,1917年,上海顏料巨商貝潤生(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叔祖父)購得獅子林,花80萬銀元,用將近七年的時間整修,並冠以“獅子林”舊名。獅子林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獅子林每年春秋兩季舉辦花卉展。春季為迎春時令花卉展,秋季為菊展。獅子林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盛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假山總面積約1153平方米,假山以小飛虹為界,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為旱假山,西為水假山。整座假山像一座曲折迷離的大迷宮,成為中國古典園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復雜的實例之一。

園中九獅峰,為多孔穴巨峰,氣勢雄偉,據說是九頭並立的石獅,神似而有神韻,惹人喜愛。

真趣亭,亭內藍底金字“真趣”匾額乃清乾隆帝游獅子林時所題。亭內畫棟雕梁、金碧輝煌,顯示出與素雅的江南園林建築完全不同的皇家氣派。

票價:淡季20元旺季30元

旺季時間:4月16日——10月30日

淡季時間:10月31日——4月15日

地址:園林路23號

電話:67770310、67272428

交通:游1、游2、游5線、202路、923、529、40路、178路、301路、305路到達。

留園

 通幽度壑,秀色迭出--留園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中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築,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園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為奇觀。鹹寧年間,蘇州諸園頗多毀損,而此園獨存。光緒初年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園。

現全園占地約50畝,大致可分中、東、西、北叫個景區。其間以曲廊相連。迂回連綿,達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票價:淡季30元旺季40元

旺季時間:4月16日——10月30日

淡季時間:10月31日——4月15日

地址:留園路338號

電話:65579466

交通:游1、游2、游3線,85路、406路、7路、949路到達。滄浪亭

 滄浪亭,是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座,初為北宋詩人蘇舜欽所建。取意於《楚辭•漁父》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故名“滄浪”。此園一反高牆深園的常規,園外一波碧水,蜿蜒復廊把這回環的綠意收納,和園內翠竹搖影、山林野趣的景致融在了一起,相映成趣,美不勝收。自然和諧,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滄浪亭,是宋代園林建築藝術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

“五百名賢祠”是滄浪亭主體建築與主要人文景觀之一,位於園西北,中間三間東西北三面牆上嵌有從春秋至清代2500余年間蘇州地區的鄉賢名宦594人的碑刻畫像,正中懸掛“作之師”三字匾額,喻意鄉賢名宦的高尚品格將作人師表。

票價:淡季15元旺季20元

旺季時間:4月16日——10月30日

淡季時間:10月31日——4月15日

地址:滄浪亭街3號

電話:65194375

交通:游2、4、5線、1路、39路、101路、102路、103路、308路、309路到達。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