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二南島西岸並不狂野

作者: yfwang415

導讀l 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二 南島西岸並不狂野 第五天:乘輪渡由惠靈頓抵達皮克頓 買好的是10:35的船票。按規定,汽車要提前1小時等候上船。所以我們9點多就退房出發了。原本應該是下午2點左右到皮克頓,我們計劃開行一百多公裡到納爾遜(Nelson)住宿。在網上已經定好一家B&B(無須預付款)。沒曾想,輪渡因機械故障,嚴重晚點。汽車登岸已經6:30pm了。好在我們在 ...

l 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二 南島西岸並不狂野

第五天:乘輪渡由惠靈頓抵達皮克頓

買好的是10:35的船票。按規定,汽車要提前1小時等候上船。所以我們9點多就退房出發了。原本應該是下午2點左右到皮克頓,我們計劃開行一百多公裡到納爾遜(Nelson)住宿。在網上已經定好一家B&B(無須預付款)。沒曾想,輪渡因機械故障,嚴重晚點。汽車登岸已經6:30pm了。好在我們在奧克蘭機場租用了一個手機SIM卡,在船上打電話給納爾遜的房主說明原由退房。同時打電話給皮克頓的Top10(新西蘭一家很大的連鎖Holiday Park),訂了當晚的房間。輪渡晚點,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本來是件晦氣事,但是在船上8個多小時的見聞,卻讓我們加深了對這個國家和她的民眾的認識。是我們此次旅行難得的經歷。關於這件事的詳情和感想,容後再敘。

順便提一下,租手機SIM卡,是在下飛機後看到有租用櫃台就辦了。並不知道是不是最經濟的選擇。共租用了18天,連同通話費,最後的帳單是US$22.14。相當於¥160左右。駕車在一個陌生、人口稀少的國家旅行,手機是不可少的。我們在途中沒有遇到需要救援的情況----謝天謝地----但是手機畢竟是一重安全保障。

Top10屬於Holiday Park(不妨稱之為度假停車場或度假營地)。和YHA的格局不同。不同住房的選擇更多,大的有四、五個床的大套間,小的有供背包客的床位。還有很大的場地供旅行房車停泊,規模較大。我們住的是自帶衛生和廚房設施的套間(稱為Self-contained)。我們仍然可以自己燒飯吃。當天的房價:$80。

第六天: 皮克頓----格雷茅斯(Greymouth) 開車約450公裡

原計劃今天是從納爾遜到格雷茅斯。該地的B&B已經預定。由於昨晚改宿皮克頓,可以不經過納爾遜,直奔西岸。否則就要多趕一百多公裡。納爾遜是歐洲殖民者當初在南島最早的立腳地,據說相當漂亮,我們不想放棄。皮克頓 至納爾遜有一條崎嶇山路,近一些。而且可以看到皮克頓港外的海灣,風景較好。只是坡陡彎急,我們的豐田大發經常要掛在二檔。一百多公裡走了二個多小時。納爾遜不愧是歐洲移民先驅苦心經營的,精致。我們沒有久留,跑馬觀花。不知為什麼,它讓我們聯想到加拿大的班芙(Benff)。

今天是我們第一天在南島馳騁。在旅行的計劃階段,盡量查閱了有關新西蘭的游記。關於南島,有游記提到“狂野的西岸”;並見到關於突遇暴雪,在公路上等待救援的描寫。更多的游客稱南島天氣變化莫測,多雨少晴。偏偏有許多不可不看的景又都在南島。4月底已是那裡的秋天,為了減少遇到惡劣天氣的機會,才決定先南後北的行程計劃。當我們離開納爾遜,循6號公路向西南方向進發時,心中不免忐忑。其實,情況比想像的好得多。先要感謝老天保佑,在南島10天,沒有遇到過大雨。在山間公路穿行時,忽晴忽雨的天氣倒是屢見不鮮。這恐怕是山區小氣候所致,並沒有對行車造成什麼影響。山巒間植被茂密,配上雲霧繚繞,平添無限美景。間或汽車穿越雲層,似入仙景。更兼所過之路,均有修路工人認真維護(毫不誇張,在新西蘭的18天,見得最多的戶外勞動者就是修路工。盡管看到的牧場無數,始終見不到放牧人)。路況上佳,車輛稀少,行車順暢安全,又 不收路橋費。如此這般,更復何求?南島西岸有些路段,代之以新西蘭到處可見的挺拔山松,是略顯稀疏的灌木。還有許多地方,完全沒有手機信號。西岸也展現出它曠野的一面。.

約4:15pm,到Punakaiki。著名的薄餅岩石(PanCake Rocks)就在此地。景區在海邊,而且很集中。不收門票,但是布置有序,防護設施完備。看岩石和觀海浪、潮汐可以兼顧。當天的高潮在後半夜,我們無緣了。所謂薄餅岩石,就是無數薄板樣的石片疊加而成的。地質學家認為是約3500萬年前由貝殼之類的海生動物遺骸疊加沉積而成,最後又因地殼運動而升出海面。至於何以形成“薄餅”,還沒有滿意的解釋。這個景區給我們的印像極佳,真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憑我們的有限見識,它應該列為頂級。和我國的九寨溝、漓江山水,美國的大峽谷、加拿大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之類的自然奇觀有得一比。因為想在天黑前趕到50公裡外的格雷茅斯,匆匆告別了薄餅岩石。

當晚的住宿有一番曲折。沒有住早先在網上預約的B&B,不得已臨時找到格雷茅斯的Top10。其間,遭遇到冷漠的對待,也得到熱情的援手。留給後面再寫吧。

第七天 格雷茅斯---哈斯特(Hasst) 行車約460公裡。

今天的目的地是哈斯特。只有350公裡左右的路程,應該是比較輕松的。早晨出發前,總覺得薄餅岩石這麼難得的景,昨天沒有看夠。我們為什麼不利用自駕游的優勢,再去看一遍?於是向北開回Punakaiki,在造物主的傑作前,又流連了一個多小時。離開薄餅岩石已經11:15了。到今天的宿營地Hasst還有400公裡路程,途中還要去看Fox冰川。時間有點緊。好在路不難走,平均時速可以達到80公裡以上。這一段6號公路比較近海,風景不錯。可以明顯感到海浪激起的帶鹽分的水汽,凝結在擋風玻璃上。需要不時噴水開刮水器,除去鹽漬。大約1點,到達一個叫Harihari的小鎮。停車休息,在路邊Café,照例以餡餅和咖啡充當午餐。Café 的Kiwi大嫂很友善,就和她攀談幾句。因為從此地向南不遠,就是Franz Josef以及Fox二處冰川,以為這裡會比較冷。不曾想,那位大嫂說,這裡的冬天也不冷,沒有雪,氣溫能有十三、四度。為什麼相距不遠處卻有長年不化的冰川呢,很感不解。

想看冰川,卻沒有勇氣長途攀登。我們選擇了Fox。離開6號公路順一條簡易的山中小路,走3公裡,有停車場。再步行約10分鐘即達觀景點。抬頭望去。嘎然而止的冰川清晰可見。它的形狀,很像是一條湍急洶湧的河流被瞬間凍結。如果有長鏡頭,能拍到很好的照片。很有意思,觀景處和冰川的直線距離不過幾百米,卻是樹木茂密,草木皆綠。也不覺寒冷。難道相隔數百米,就有這麼大的溫差?這個問題,有機會時一定要請教相關的專家。

約6:00pm,抵達今天的目的地哈斯特。從地圖上看,哈斯特應該是南島西岸的重鎮,可是,它實在是個出乎意料的小地方。西方的大城市,都有Downtown,氣派些的,還有中心商務區(CBD)。小一點的城鎮,也會有路牌指向City Center或是Town Center。哈斯特沒有這些,只有Township。對於這個詞,起初不解其意。看了哈斯特,知道就是個不成其為鎮的“鎮”。除了連在一起的幾家店(主要是背包客旅店)看不到有什麼街道。這個稱謂就用在這裡了。

時已黃昏,我們急於落實住處。一頭撞進一家有BBH標記的旅店。BBH的全稱是Budget Backpacker Hostels。可以翻譯為背包客經濟客舍。在新西蘭全國,至少有幾十家BBH的加盟店。這家的經理,也許就是店主,說:還有一間帶衛生間的雙床房,$90。廚房和餐廳公用。我們看了看,很整潔,設施不錯。就定了下來。還來不及安頓行李,急急地趕到緊挨著的小超市。在它6:30pm關門之前,買了雜菜、餡餅、牛奶、面包等食品。除了做晚飯的原料,也准備了明天的早餐和途中的應急干糧。在公用廚房,一對瑞典來的情侶和我們同時做飯。彼此禮節性地交談,他們已經在新西蘭轉悠了個把月了,看來也喜歡選擇這類經濟客舍。畢竟歐洲人的飲食習慣和我們不同。超市裡的蔬菜,我們買回來,不能炒,也要做成湯。那些包裝好的蔬菜色拉,100克,要四、五個新西蘭幣。在我們看來,似乎太貴。卻是他們的至愛。



(冰川近旁是青草綠樹)


精選遊記: 奧克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