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去春園海鮮廣場吃飯,當然是去正宗那間,但是這次去竟然遇到新的詐騙手法,特寫本文為各位自由行的驢友,特別是平常不去市場買菜的驢友提個醒。
以前每次去春園,都是用彈簧秤的,這次去到,發現進步了,用上了電子稱。但是海鮮檔的賣家竟然用上了我沒有想到過的新的詐騙手法。
電子稱有三個顯示屏,分別是重量(KG公斤)、單價、總價。這裡的海鮮賣家竟然用最後一個的總價作為重量,試圖欺騙我這個天天買菜的。
因為知道這裡的行情,所以一開始我就已經找了檔口的小妹妹陪我一起去買。我在第一家買海鮮的買雞腿螺,叫她稱兩斤。但是當她把一袋雞腿螺放上電子稱,電子稱顯示:0.84、2.5、2.1,檔主竟然就對我說兩斤。我一愣,想了差不多十秒才反應過來,然後才對她說,“不是第一個才是公斤嗎,最後那一個是總價喔!”見到沒辦法騙我,檔口的小妹妹才對海鮮檔主說,“你打價碼啦。”海鮮檔主才很不情願地把價碼打上去,然後稱夠兩斤給我。
以為只是這一檔是這樣,但是我去到另一檔買小像拔蚌時,把價格講好,就叫檔主稱了六只,這一檔也是和前一檔一樣,把最後的總價當成總重量。當我指出檔主的錯時,這一檔的檔主竟然立刻就把海鮮扔回海鮮池,說“不賣了,走!”全過程中,陪我的小妹妹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扭頭就走。想想也不能怪小妹妹,畢竟唇齒相依的關系嘛。
經歷過這兩次,我再也不敢在這裡買海鮮了。還好,在買青菜的地方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最後我再繞海鮮檔走了一圈,發現大部分的檔口的電子稱都在單價上固定打著一個數字,一般是2.5,最低的是2.2。如果按照這些海鮮檔的詐騙手法,她們口中的每公斤海鮮實際只有2÷2.5=0.8公斤(或者2÷2.2=0.9公斤)。
不過這種簡單的詐騙手法只能欺騙那些平常不去市場買菜的同志們,像我們這些天天去市場買菜的,一看稱就知道檔主是在騙人。但是我在第一檔時也迷糊了近十秒鐘,因為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會有人這樣來騙人。所以忍不住要寫這篇文章給大家提個醒,以後去春園買海鮮要特別注意這個情況!
6月20日我去春園對面明潤吃海鮮的時候就沒有發現這種情況了。而且發現明潤那邊的海鮮竟然比春園要便宜,想像不到現在的春園竟然變成這樣。不過青菜還是春園便宜一些。我買的四角豆在春園只需要6元1斤,但是在明潤就要8元1斤。但是,明潤的師傅手腳不是太干淨,我買了9個像扇貝那樣的東西,蒸好端上來就只剩8個了。去廚房還看見他們在吃螃蟹。不過明潤比較好一點的就是會當著你的面重新稱一次海鮮,以確定加工費。
最後,如果大家真的有充足時間的話,還是建議去市場(第一市場)買海鮮,那邊比明潤、春園都要便宜很多,平均只是春園這邊的一半到三分二而已。而且,各種的貝殼類的海鮮都是清水煮的比較好吃,也節省,加工費才2元1斤。炒的要5元1斤的加工費,無論哪一種貝殼,炒起來味道都是一樣的,只需要試其中一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