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四皇後鎮和基督城

作者: yfwang415

導讀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四 皇後鎮和基督城第十天 蒂阿瑙----皇後鎮 游蹦極橋和箭鎮 行車230公裡 天氣仍然很幫忙。從蒂阿瑙出發時無雨。途中時而陽光露臉,時而細雨相伴。到皇後鎮不過170公裡,又是走過一次的好路。早上9:40出發,不到2個小時就開到了。接近皇後鎮時,一大群奶牛在公路上擋道。它們緩步而行,兩個方向的車都耐心地排隊等候。這種情形我們後來還碰到過 ...

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四 皇後鎮和基督城第十天 蒂阿瑙----皇後鎮 游蹦極橋和箭鎮 行車230公裡

天氣仍然很幫忙。從蒂阿瑙出發時無雨。途中時而陽光露臉,時而細雨相伴。到皇後鎮不過170公裡,又是走過一次的好路。早上9:40出發,不到2個小時就開到了。接近皇後鎮時,一大群奶牛在公路上擋道。它們緩步而行,兩個方向的車都耐心地排隊等候。這種情形我們後來還碰到過一次。早早的到了YHA。可是按規矩,要到下午二點半方可入住。把行李暫時存放,又去廚房把食品放入冰箱。大概也就一、二十分鐘,停放在YHA門口的汽車雨刷上已經有一張罰單等著了。這事完全怪自己太不經心。車到門口時,剛好有輛車開走,我就占了這個位置。沒注意這是個公共汽車站。這是個很不值得犯的錯誤。骨子裡是認為新西蘭這麼個人口稀少的國家,對停車的管理大概不會太嚴格。在美國,知道決不可隨意停車,倒是沒有吃過罰單。沒曾想在這裡翻了船。閑話少說,趕緊找到他們的市政辦公室,乖乖交上40大洋罰款。交過罰款就到超市,買了做晚飯的菜和牛排,再買2盒快餐當午飯。回到挺舒適的YHA餐廳。吃過飯,休息到二點半去拿房間鑰匙。我們預定的房間是在網上予付款的($105)。有一大一小兩張床,可以住3個人。我們只住兩人,櫃台上退給我們$15。有這樣的規矩,感到意外。

皇後鎮人口不到二萬。當駕車順6A公路進城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這個小城的美。不過,皇後鎮成為名聲顯赫的旅游名城,主要不是它的美景。而是因為它有“冒險運動之都”的稱謂。最刺激的運動是蹦極和噴射船。後者,我們不想坐。至於蹦極,位於Kawarau河谷的蹦極橋據說是這項運動的發源地,我們決定去朝拜。蹦極橋距離市區約30公裡。順路開去,就有表示“歷史名址”的路牌指向這座名橋。趕到那裡,已快4點了。親自參與的和參觀的人還不少。這座橋已經沒有交通方面的功能。橋面上安裝了相應的設備。想蹦的人從橋上縱身躍向40多米下的Kawarau河谷。所系的橡筋的彈力因各人體重不同而不同。讓向下跳的人大體上可以觸及或接近水面。蹦極者縱身離橋的一剎那大多要大吼一聲,許多人力求姿勢優美(可以買回自己的錄像),不想白白花了這150元。也有人用別樣方式延長自己在此地的經歷。有位老兄,站在橋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欲跳又止。任憑工作人員鼓勵打氣,就是不跳。於是,旁觀者齊聲為他倒數五、四、三、二、一。重復了五、六次,總算跳了下去。我在旁觀察,這個人不像是怯陣,倒像是自娛娛人。

售票處的告示牌上寫道:在這裡跳下去的人,最重235kg,最輕35kg;最老94歲,最小10歲。看來蹦極也是老少胖瘦鹹宜的冒險運動。售票處還列出各種折扣票價。跳過一次,跳第二次可打折;大人帶著孩子,可以打折;一家幾口都跳,折上加折。很會經營,生意興隆。

離開蹦極橋,急急地趕往箭鎮(Arrow Town)。這個昔日的采金地,如今無金可采,成為游覽去處。小鎮整潔異常,風景甚好。我們心中惦著停車的事。中午因為違章停車挨罰,打聽了什麼地方可以泊車過夜。怕晚了找不到停車位。來不及細看箭鎮,約6點就回到皇後鎮。

第十一天 皇後鎮----基督城(Christchurch) 全程無雨,行500公裡。

今天必須趕到基督城。已經訂了YHA的房間,並已扣款(一天)。一路上已有多次在Top10住宿,印像不錯。知道基督城也有Top10,有機會也打算去打探一番。如果合適,第二晚就遷至Top10。

路上走得很順。平均時速可能超過80公裡。不到2小時,就走了160公裡。來到8號和83號公路的交叉點Omarama。時間略嫌早了些,還是湊合著把午飯吃了。仍然找一家Café,還是2個餅,一杯咖啡,一杯開水。在新西蘭,信用卡的使用十分普遍。這家Café居然說,刷卡的話就要多收$0.5,真是前所未見。我們本來就備有新西蘭幣現金,付現金了事。

不到5:00pm就進入基督城,決定先去看Top10。手中只有一張很不詳細、也不怎麼准確的基督城地圖,由L導航,居然順利地找到,一點冤枉路都沒有走。基督城的Top10,雖然偏了些,但是環境很好。心中有了底。明天搬不搬過來,看了此地的YHA以後再說。汽車的油表早已走到最後一格,開始閃爍。趕緊找油站加油。在油站拿著地圖找人問路,請人在圖上指示如何去YHA。兩位當地人均說我們手中的地圖不管用。其中的一位拿出自己車上的基督城詳圖,不光指給我們該走的路線,連地圖也送給了我們。再一次遇到熱心人。基督城的YHA也是在市中心,不難找。如何把車停到它的門口卻犯了難(有在皇後鎮挨罰的教訓!)。繞了兩個圈才找到一個臨時停車位。卸下行李,按YHA工作人員的提示把車停到二個街區以外的阿文(Avon)河邊。遠了點,放心了。

在基督城YHA住的一晚,加深了對YHA的認識(可能仍然很皮毛)。做晚飯的時候,一個像是中國人(說不定是日本人或是新加坡人,來不及交談)走過來。提著一大堆食品,很客氣地說,明天一早就要回國。這些東西,如果你們有用,請取用。如果不要,請放在供大家免費使用的架子上。經他一說,我們恍然醒悟。YHA的廚房裡,除了有冰箱供住客存放需要冷藏的食品外,還有很多分了格的架子給大家使用。此外,總有一小塊地方放一些食品或佐料。上面貼有”Free Stuff”的字條。東西有多有少,沒有什麼規律,不像是旅舍正式提供的。究竟怎麼回事,這時才明白過來。那位先生大概購物的計劃性不強,留下的東西可真不少。有還沒打開的罐頭、蕃茄沙司、蠔油、整袋的通心粉,還有大米、面包以及各式調味料。我們收用了一些,其余的放到了“免費”的架上。自然,經此一事,在我們結束旅行的時候,知道如何處理我們的剩余物資。還有一件能留下印像的事。第2天吃早飯時,和我們相隔一桌處,有一位五十出頭的白人也在。紳士模樣,吃完也不急於離開。似乎和一般過客的急切不同,引起我們注意。待我們吃完早飯,上樓收拾好行李下來離店的時候,那位紳士恰好離開餐廳。他的住房就在這條走廊上。當他輕輕打開房門時,我們一眼瞟去,剛好看到,那是個放著上下鋪的”Dorm”。此時,室內很暗,想必是他的室友還在酣睡,窗簾還拉著。這位先生可能習慣早起,又不想打擾室友,於是在餐廳內閑坐消磨時間。原來,背包客未必是背著大行囊,穿著牛仔褲的年輕人。如這位有點年紀的紳士,出門在外,為了節省住宿費用,照樣可以屈身背包客旅舍內的通鋪宿舍。西方人常常很是能屈能伸。



(去皇後鎮的路上,遇到馮鞏的搭檔)



(皇後鎮這樣的景很多)



(一座要廢棄的橋,成了蹦極的聖地)



(箭鎮後面的山挺漂亮)



(買了油和醬油,晚飯正規些了)


精選遊記: 奧克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