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倆口新西蘭自駕游之八 再見奧克蘭,再見新西蘭第十八天 星期六 在奧克蘭,游天空城
天空城是以一座高塔為核心的建築。塔高328米,列南半球第一位,是奧克蘭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天空城內有多家酒店和餐廳,還有一個規模不小的賭場。如有可能,在最高建築上吃一頓飯,這可算是我們旅游中的必選項目。所以准備在那裡化一天時間。
九點多就出門。為步行還是開車猶豫不決。今天Kiwi Int.大堂旅游櫃台值班的是一個北京來的中國姑娘,向她請教。她說,到市中心,最好不要用車。而且,市中心有免費巴士可乘。聽了她的意見,顧不了街道高低不平,要爬坡,還是步行出發。因時間尚早,慢慢走去。東張西望之際,一位從廣州移民來的男子主動和我們搭話,給我們介紹情況。還把我們領上免費巴士。巴士在天空城有站,因為還不急於去,干脆乘車順其環路繞行一周看市容。途中,巴士穿行奧克蘭大學,我們乘車觀景,也算是到過這所大學了。在公共汽車上,有這麼一段遭遇:車上有三個醉漢,看樣子是毛利人,衣衫不甚整齊,可能屬於下層吧。其中之一已經完全醉倒在座椅上。另一人則不很安分,對著我們嘰裡咕嚕,手舞足蹈。動作甚為誇張。如果獨自一人遇到此等情景,恐怕會受驚嚇。據介紹,昨天(星期五)是發薪發津貼的日子。這幾位老兄一定是拿到錢就買醉去了,弄得如此狼狽。公共汽車到環行線的總站停靠時,這三個醉漢下了車,醉倒的那一位躺倒在候車亭的座椅上,另外二人不知去向。很快有身穿保安人員制服者過來,用步話機報告著什麼。想必是要處理這位醉漢。這時,到了發車時間,我們沒有看到結果。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事。作為游客,看不到社會深層的東西。我們在新西蘭十八天,如果說,看到有什麼社會問題,也就是這一件了。
昨天就預定了位於194米高處觀光餐廳的中午自助餐。時間尚早。化了些時間參觀這裡的一項冒險體育項目----Skyjump。新西蘭人善於開發刺激、驚險的活動。他們在這裡的高塔(Skytower)上也做起了文章。姑且稱之為“從天而降”。參加者從191米高處縱身躍下,看你有沒有這份膽量。我們在地面和高處(觀光餐廳比它略高,正好可以看清楚)細細觀看了此項活動的詳情。在塔體約190米高處附近,有三層環抱的建築。其中的兩層是飯店、餐廳,中間一層為觀光區。游客在觀光區可作360度眺望。因為這幾層建築的直徑大過塔體,可以固定從上到地面的兩條垂直鋼纜。在兩條鋼纜之間的平台上安裝了卷揚機。下跳者背負的鋼絲就連接到卷揚機上。此外,還向兩側伸出兩根鋼絲與那兩條垂直鋼纜(它們成了下落時的軌道)套住。於是,人在下落時不可能左右搖晃。當下落到接近地面的時候,卷揚機上的鋼絲也將放完並剎車減速。頭朝下,以自由落體狀向下墜落的人,此時改變為腳向下平緩地落到地面的承接平台上。就這麼跳一下,收費$180。符合某些條件可以打些折扣。參與此項活動的人往往會買這裡特制的類似超人的服裝,作為證明自己冒險經歷的紀念。我們在那裡耐心等待,看了幾位勇敢者一一躍下。看過之後,感覺蹦極比之更為刺激,它是真正的自由落體。而且下落後有回彈的過程。看來參加Skyjump的,不如皇後鎮的Bungy那麼踊躍。
在天空城的商店內閑逛一陣,買了幾件小紀念品。已經到了午飯時間。194米觀光餐廳的自助餐每人$39.5,不能算貴。即便單純到191米處觀光,每張票也得$23。供應的東西,除了大量的肉食、色拉、甜品,也有生蠔、大蝦、蟹和Crayfish湯(一種小龍蝦)。說到味道,總是感受不到特別享受。是我們的口味不夠國際化?還是美食就數中國?
吃完飯,到觀光層看景。奧克蘭人口也就一百多萬,不能算太大。可是占地不小。天氣不錯,可以看得較遠。太遠處的火山還是看不到什麼。海灣則似乎就在塔下,灣內泊滿了帆船、游艇。今天是周末,不少休閑船只進進出出,讓我們領略這個千帆之都的風采。
飯也吃了,景也看了。人也困了。不想再走路了。於是來到塔下的賭場。坐著休息,玩角子機,玩的是每次一分錢的。玩這種機器的人很多,看來許多人意在消磨時間,並不想發財。玩了大約有二、三個鐘頭,輸給它6塊錢。天已近黑。慢慢地步行回住處。中午吃得飽,晚飯很容易對付。
第十九天 5月6日 星期天 最後一個游覽日 好天氣
從本本上知道。在新西蘭這片土地上,除了原居民毛利人,最早來的是1200年以前從太平洋島嶼過來的波利尼西亞人。毛利人已經見了不少。波利尼西亞人是什麼樣子,現在有沒有聚居地?心中一直是個疑問。在基督城的自助餐廳,隔著幾張桌子坐的顧客引起我們的注意。他們不像游客,不是歐洲移民,也肯定不是毛利人。他們的穿著有點特別。一位婦女的頭上很招眼地插著鮮花。他們是波利尼西亞人嗎?沒好意思問。這個問題一直帶到了奧克蘭。曾聽說,周末,在奧克蘭的郊區有波利尼西亞人的集市。很想去看個究竟。問了好幾個人,完全不得要領。只好放棄。在當地拿到的旅游小冊子上看到星期天在離奧克蘭不到20公裡的Takapuna也有個市場,既然也是市場,就去看一看。
這個市場雖然和波利尼西亞人不沾邊,卻是有看點。市場設在一片不太小的空地上,僅在星期天上午開放。一大早,各路攤主開著裝貨的車來到這裡。繳費入場設攤。賣服裝小商品的、蔬菜水果的、食品蜂蜜的、花卉雜品的,也有銷售類似跳蚤市場的另星舊貨的,好不熱鬧。也見到不少攤是中國人在這裡叫賣中國的小商品和服裝,還有兩個學生模樣的中國小伙擺了個攤,放兩把椅子為人按摩。猜想不會是專業的,大概是利用星期日在這裡掙點零花錢吧。我們轉了兩圈,買了兩塊帶刀的切奶酪的案板,樣子比較精致,還刻了新西蘭字樣。每套$27。准備一套送人,一套留給自己。當然,紀念意義肯定大於實用價值。此外還買了一套拌色拉工具。此行不虛。
這是個早市,接近中午便收攤走人。把車開到奧克蘭的碼頭,據介紹那裡有東西可看。也想在碼頭附近找家飯店吃飯。無奈,轉了兩圈,連可插針的縫都沒有。應驗了那位北京姑娘昨天的話:去市中心區,最好不要動車。轉來轉去,看到一家“中華大酒樓”供應廣式午茶。酒樓不為顧客提供車位。不遠處倒是有停車場(星期天,停車費仍然高得很),似乎我們還有在新西蘭品嘗廣式茶點的機會。不料進酒樓一看,排隊的人熙熙攘攘(驚奇!)。一時半會是等不到位的。失望之余,到食品超市買現成食品應付了事。
新西蘭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度,雖說奧克蘭是它的第一大城市,人口也剛一百萬出頭。停車如此困難,很難想像。深圳人口已達千萬,汽車超過百萬。駕車人不斷抱怨停車難。看看奧克蘭,它的面積可不小,總不會有一百萬輛車吧,停車還是那麼難。悟出這麼兩點:1:老是批評當局計劃失當,看來這事確有難處。2:隨著汽車進一步增加,有車族的苦日子還在後頭。在大城市停車越來越難,車開得越來越慢,甚至像倫敦那樣進市中心要收錢,都是可預期的。
下午參觀博物館。在一個很大的運動場旁邊,有很多空地可免費停車,不過停下車後得走不短的一段路。奧克蘭博物館不賣門票,卻有售票處。貼有告示:建議成人每人捐款$5,可以不捐。發票入場。相信不往捐款箱內投錢的人很少。如果把$5看作門票,那是不貴的。這種做法有點特色。博物館的展廳不小。有自然條件、人文歷史(毛利人、波利尼西亞人的 文化,自然少不了歐洲移民的歷史)、戰爭紀念(新西蘭是一戰、二戰的參戰國)。因為奧克蘭建在火山噴發形成的地帶,博物館有一個展廳專門介紹火山爆發。展示了火山爆發既壯觀也可怕之後,有兩塊展板上寫的東西有點意思。其一:不管是好是壞,奧克蘭就建在它們(火山)之間。其二:Not if, But when. 指的是火山爆發,不是會不會,而是什麼時候爆發。是坦然處之,也是聽天由命。
看完博物館,把車放回到旅館。步行去皇後街的中心商業區。旅游書(我們簡直被它牽著鼻子)上稱,那裡有兩條造型別致的拱廊(arcade),女王拱廊和愛德華拱廊,不去看一下似乎功課沒有做完。到得一看,不過是兩條小小的,有頂蓋的商業街而已。放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大城市,恐怕不值一提。星期天,已近傍晚,多數店鋪已經落閘關門,沒有東西可看。
旅程已到尾聲,口袋裡還有點沒有化完的新西蘭幣,打算找一家好點的飯館吃一頓。想到了中午見過的“中華大酒樓”,既然茶市生意這麼好,正餐應該也不會差。走了不少路到那裡。沒曾想,只做茶點生意,5點鐘關門大吉。這家茶樓,我們對它有意,它卻與我們無緣。
第二十天 5月7日 天氣仍然晴好 告別奧克蘭,告別新西蘭
今天我們該踏上歸途,在和奧克蘭告別之前,也該和住了三天的Kiwi International Hotel說再見了。這個經濟旅舍,其性質和我們住過多次的YHA相同,但是其管理,特別是廚房的管理,相差太遠。YHA的廚房,讓我們很有新鮮感,在裡面做飯簡直是一種樂趣。管理井井有條。備了不粘膠的票簽,住客在自己儲存的食品上貼上票簽,寫上姓名和離開日期。管理人員每周清理一次。廚房備了大量干淨抹布,住客用過的廚具、餐具都抹干淨,用過的抹布則投入回收筐內。Kiwi Int.可不是這樣。沒有備票簽,也沒有干淨抹布可用。廚房內的用品當然就不可能那麼干淨。幾個冰箱,冷凍室都掛著幾公分的冰,無一例外。想必是無人處理久矣。因為我們見過、用過YHA的廚房在先,Kiwi Int.實在經不起一比。奧克蘭的住宿費用太高,我們取其位置合適,價格較低,住了三天。安靜,能泊車。還可以吧。
開車到機場。在規定的時間之前把車還到EZY租車公司。值班的姑娘檢查驗收,再開車把我們送到出發大廳。在那裡,還掉租用的手機SIM卡,付離境稅(每人$25),把所有的新西蘭幣換回美元(又被狠狠扒了一次皮)。接下來無非是辦理離境和登機手續,直到飛機正點起飛。在飛機離地的瞬間,心中不免有點自鳴得意。兩頭加起來138歲的老驢,在一個此前從未到過的國度,平安完成了18天的完全自駕游。除了有一天因輪渡嚴重晚點而臨時改變住宿地點,這18天完全按事先制定的計劃進行。我們沒有去蹦極,也沒有膽量作Skyjump,
其實我們也追求刺激和冒險(當然是有限度的)。感謝上帝,感謝觀世音菩薩,我們安然無恙。
新西蘭很美,許多地方是那樣安靜,遠離塵世。安靜到了一定程度,就有
了與世隔絕的感覺。想起了上帝把它選作養老之地的說法。那,應是類似天堂的
地方。當飛機抵達香港,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二人都覺得回到了人間。天堂雖美,
人間也有其魅力。仙女尚且思凡,何況我等凡夫俗子。

(奧克蘭港)

(俯看奧克蘭)

(星期天的早市)

(天空塔是奧克蘭的標志)

(毛利人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