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雲南之旅給我留下的美好記憶

作者: DLDW

導讀2006年第一次去雲南,選擇了滇西。主要是想去體驗一把騰衝溫泉。那時候,知道騰衝的人還不多,所以,到那裡的游客遠沒有現在這般成團結隊的景像。記得從保山機場到騰衝坐了幾個小時的汽車,並且走的多是山路,因此,一路上多是在半夢半醒之間。當午夜時分司機師傅將我喚醒,告訴我已到騰衝的時候,一睜眼,哇!眼前一片光明!只見縣城裡整齊的街道兩旁燈光璀璨 ...

2006年第一次去雲南,選擇了滇西。主要是想去體驗一把騰衝溫泉。那時候,知道騰衝的人還不多,所以,到那裡的游客遠沒有現在這般成團結隊的景像。記得從保山機場到騰衝坐了幾個小時的汽車,並且走的多是山路,因此,一路上多是在半夢半醒之間。當午夜時分司機師傅將我喚醒,告訴我已到騰衝的時候,一睜眼,哇!眼前一片光明!只見縣城裡整齊的街道兩旁燈光璀璨,不遠處的高麗貢山上一座明亮的燈塔光芒四射,車子從高處向低處駛,宛如行駛在燈光的河流中。看到我驚訝的神情,師傅的臉上洋溢著自豪,他說,騰衝有兩樣東西是最好的,一個是水,一個是電。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平時在北京,也只有節假日天安門廣場才能夠燈火通明呀!沒想到在祖國的西南邊陲、一個尚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騰衝,竟是如此的燈火輝煌!自此,一座明亮的燈塔,一個光明、整潔小縣城的最初印像牢牢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在去騰衝熱海之前,我先去了一趟小空山。那天天氣格外清爽,記得我站在小空山上,仰望天空,深灰色的雲層中間閃出了一個空洞,一束強光從空洞後射出,照得大空山、小空山一片默綠。凝望蒼穹,深吸幾口清涼的山風,整個人像被洗滌了一番。

下山的路上,有當地老鄉在賣一些花花草草,我見一塊火山浮石上長著一棵似藕節樣的嫩綠植物,看似盆景,十分雅致,於是,與賣花人(准確說應該是賣石人)討價還價從七元錢降到五元錢買了一塊,我問他這火山浮石上長著的是什麼植物?他回答說他也叫不出名字,反正不是什麼值錢的植物。但我覺得第一這是一塊火山浮石,很難得;第二這浮石上長著的植物似竹似藕綠瑩瑩的甚是可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和這塊石頭好像有緣,見到它後就目無它物、愛不釋手了,於是,我一路上捧著這塊火山浮石,既便是在飛機上也是把它放在座位旁邊而不舍得放入行李箱,怕把石頭上的植物壓壞了。一路愛護帶回北京帶回家。回家後,我把它當作盆景擺在居室內,並起了個脫口而出的名字“火山精靈”。沒想到一年來這家伙真如精靈般生機勃發,從石頭孔(因是火山石所以石上有許多小孔)中鑽出了許多如針尖般大小的小綠點,並一天天長大,現在竟然長到了近一米高,而且生長的葉片十分規則,我甚至懷疑如此下去它會長成一棵樹!而原來那一簇竹藕狀植物也在不聲不響中節節長高,並且頭上始終頂著幾片嫩綠的葉子。我把早年在河南鄭州買的一個小琉璃塔放在山石後面,權當高麗貢山上的那座燈塔。現在,每天早晨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我的“火山精靈”澆水,而這“精靈”似乎確有靈性,它通體長出了一層綠綠的苔蘚,與那“燈塔”相依相偎,儼然就是一個騰衝的縮影!所以,現在在我心中這座小騰衝、這個“火山精靈”價值連城!

今年五月底我再一次去雲南,這次選擇了麗江和香格裡拉。因是一個人施行,所以玩得很是愜意,麗江的浪漫和香格裡拉的美麗自不必說,最主要的是我有時間坐在梅裡和哈巴雪山的腳下,懷著一顆敬畏的心,靜靜地思索、靜靜地仰望了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我覺得自己是那麼純淨、那麼釋然。

束河古鎮的悠閑、白沙古鎮的質樸;拉市海的風光、姊妹湖的清幽,一處處似明信片般的美麗風光常令我有置身夢幻般的感覺。而此行令我收獲最大的還不僅僅是這些,而是在白沙古鎮時,司機師傅在白沙堆裡隨手拾到的一塊黑白石。它看上去很普通,但細一端詳它像極了兩座並肩而立的雪山,雪山下面是湖,湖裡還隱約有魚!真是太神奇了!這簡直就是上蒼特意賜給我的呀!與“火山精靈”一樣,冥冥之中我與這塊黑白石一定有緣!於是,我把它命名為“白沙雪山”,又是一路帶回北京。

現在,每當休息日,當我把房間裡裡外外擦拭干淨,捧著一本好看的書或是雜志,坐到陽台藤椅上,耳畔回蕩著輕柔的音樂,讀書間歇抬頭欣賞我的生機昂然的“火山精靈”和隱約在一片綠色後面(我把淺淺的魚缸改作了花盆,裡面灑上一些麥粒,長出一些綠綠的麥葉甚是好看)的“白沙雪山”時,我仿佛又置身在了美麗的雲南。

雲南,我夢中的伊甸園!

我家的寶貝!

(最初的“火山精靈”)



(現在的“火山精靈”)



我的“白沙雪山”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