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樹頂

作者: 行者洛藝嘉

導讀在去Tree top(樹頂)的路上。 一再地問,是不是兩個小時。羅伯特說是。結果三個多小時了,還在路上。黑人還真是說話不算數。 想,這伊麗莎白怎麼選這麼遠的地方住呀。聽好幾個人都是這麼說的:伊麗莎白小時候在這裡住,住在樹頂的小屋裡。某一天,從樹上下來,就成了英國的女王。 經過卡娜提拉鎮,在高爾夫球場的對面,車子拐進了一個大的庭院。上面寫著:OUT S ...

在去Tree top(樹頂)的路上。

一再地問,是不是兩個小時。羅伯特說是。結果三個多小時了,還在路上。黑人還真是說話不算數。

想,這伊麗莎白怎麼選這麼遠的地方住呀。聽好幾個人都是這麼說的:伊麗莎白小時候在這裡住,住在樹頂的小屋裡。某一天,從樹上下來,就成了英國的女王。

經過卡娜提拉鎮,在高爾夫球場的對面,車子拐進了一個大的庭院。上面寫著:OUT

SPAN。

在綠草地和高大奇異花樹的環抱中,坐落著別致的小樓。看了半天,也不在樹上呀。心想,也就是形容一下吧,這樹上有個小閣樓還可以,怎麼能有一座大房子呢。進門,立刻有人遞過來擦臉的熱毛巾。還有愛情果冷飲。

午餐後稍微休息了一下,我們乘坐帶護欄的旅行車出發了。說是去看動物。在肯尼亞大多的節目都是看動物。

車在綠嶺中的紅土路上盤旋。路旁走過負載的村婦。西非的婦女是直接把東西頂在頭上,不管是桌子還是煤氣罐。東非的婦女則把東西拴在帶子上,然後用腦門拉著帶子。

車子中間停了兩次。一次是看野豬,一次是看猴子。去過馬賽馬拉,覺得哪裡的動物也不行了。

半個小時後,我們下得車來。全副武裝的兩個黑人負責保護我們。這裡是阿伯德爾自然公園。位於赤道以南24.5英裡,海拔6450英尺。

我們被告知能活動20分鐘,但不能走遠。

遠遠地看到一座小屋。真的在樹上。趕緊留個影。

結果我們卻是向那裡走去。嘿,這麼大,有四層呢。准確地說,不是一個小屋,是一個4層的小樓。樓的正中,坐落在Ekebergia

capensis樹上,其他的地方都是在高高的木樁上。樓面貼的都是樹皮。

前面的人開始順著戶外梯上去。可能是進去參觀吧。進去,每個人領到了鑰匙。原來晚上要住在這裡。

很小,卻別致的房間。木格子的小窗,舊式的燈。牆上有個小紅燈。說是夜裡有動物來,它就會響的。把東西放進屋裡,趕緊跑到4樓的大平台。這才發現這樓是在兩湖水的環抱中。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喝著啤酒或是可樂。看綠野、高樹,看藍天、白雲,看湖中的它們的倒影。

突然有人喊“大像”。我定睛瞧啊瞧,在哪裡呢?旁邊還是驚喜。我再看別人,人家的手裡都有望遠鏡。我也到處游走,但什麼都想不起來帶。

有望遠鏡遞了過來。我接過。我清楚地看到了沉穩的大像。它走下山坡的綠樹叢,向湖邊走來。

我把望遠鏡還給她。她叫安娜,跟我年紀相仿,來自英國。

從山坡到湖邊,本是很近的,但大像繞著過來。它順著一條路過來。

來了很多猴子。用兩個前臂支著,把腦袋探進去喝水。也有很多野豬,吃起草來誇誇的,就像人用手拽草一樣響。

幾只鶴,收起了翅膀,落到了湖邊。

買了《非洲的樹》和《非洲的鳥》,用望遠鏡仔細地看著,辨認。我和安娜。

晚餐是在三樓吃的。20左右個游客分成兩桌。桌子是長方行的,很長,中間挖出去一條。下面是軌道,上面是可以來回滑動的小木板。誰吃什麼,就自己從小木板上取下。跟中國的原桌異曲同工。

我要吃的海鮮卷還沒來得及拿,小木板就走了。有人把小木板又給我推了回來。是安娜。

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棚頂鐵架上的老燈照著這些互相陌生的人。

與餐廳相連的咖啡廳。在大玻璃後的寬大椅子上坐下來,喝著咖啡,看著燈光下的動物。大像從湖裡出來了。4條像電線杆一樣的腿上全是泥。它走到燈光下,用鼻子吸著地上的白面。呼呼的,像吸塵器。它吸完面,再去湖裡喝水。它鼻子動著,都是皺。它鼻子一甩,噴出好多水。再來吃面。還用鼻子吸土,撒到身上。

野牛更是吃得鼻子、臉都是面粉。

哈哈大笑。我和安娜。

安娜願意行走,她已經去過36個國家了。她的愛人叫喬布林。他不喜歡自然風光,不會游泳,而且有恐高症。雖然他每次都不陪她出來,但他們的感情很好。他喜歡讀書,喜歡呆在家裡。他讀萬卷書,她走萬裡路。行走,或停留,都是同樣有魅力的。只是不管她到哪裡,他們一天一個E----mail。

湖裡的水一半是藍黑的,一半是黃的。水草靜靜地,水鳥低低地飛過。綠色的水草和它們黃色的倒影。野牛去喝水,在湖邊一個趔趄。

有什麼飛過,被燈照得亮亮的。以為是蛾子呢,細一看,是螢火蟲。又有螢火蟲飛過來,打著它們的小燈籠。環形的閃電突然照亮。照亮我們彼此剛剛熟悉的臉。

夜裡,那小紅燈果然響了。我披著毛毯出去,看到安娜在外面,還是單衣。轉身回去給她拿來一條。她說謝謝,指給我看湖邊露頭的犀牛。

無夢的好睡眠。

第二天一早,我們離開了這裡,回到了OUT SPAN。

當年的伊麗莎白是住在Tree top。1954年一場大火毀了它。我們今天住的地方是在原來的對面重建的。今天是OUT SPAN是女王為了紀念在這裡的日子,出資建的。

值班經理室的門邊,一個栗色的像框裡,一張1977年的報紙這麼寫著:一夜之間,她成了英國的女王。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1952年2月,伊麗莎白和她新婚的丈夫開始了蜜月的環球旅行。5天的肯尼亞參觀,他們環游世界的一部分。肯尼亞送給他們的禮物就是一個樹頂小屋,為了給他們看動物。2月5日夜裡,伊麗莎白多病的父親喬治六世去世,2月6日,她從“樹上”下來,就成了英國的女王。

當時隨行的有倫敦晚報的記者,澳大利亞早報的記者。Tree top一夜成名。

跟我原來的想像差得太遠。

吃過早飯,安娜要走了。我還要去附近看看香聶河。

我們分手。猶豫了一下,我們沒有給對方留下地址。E----mail是可以連接世界的。

女王離開了Tree top,再也沒有來過。我估計自己也不會再來這裡了。世界太大,我還得去別的地方。世界太大,我估計也不會再遇到安娜了。雖然我們都愛行走,還在行走。我們不再聯系。雖然我們在短短的相識中有歡笑,有和諧。

我們與這世界的大部分,是擦肩而過的。只是,我想,我們行走的人,晃動在世界各處。膚淺的接觸,任何地方也不能深入。而我們曾深入的生活,會不會正一天天的丟失?


精選遊記: 阿布戴爾國家公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