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怒江之旅(2)穿越怒江大峽谷

作者: 翠翠翠鳥

導讀怒江大峽谷,一般指得是西邊的高黎貢山與東邊的碧羅雪山之間夾著怒江的這一段,乘車路線自南向北就是怒江州州府六庫-福貢-貢山-丙中洛。雖然和香格裡拉的金沙江峽谷不過一山之隔,但氣候卻差了幾乎一季,怒江這邊因為都是從溫暖的西南部過來的氣流,所以峽谷裡面氣候是溫暖潮濕,一年有半年雨季,接近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也非常茂盛,所以濕氣很重,常年雲霧 ...

怒江大峽谷,一般指得是西邊的高黎貢山與東邊的碧羅雪山之間夾著怒江的這一段,乘車路線自南向北就是怒江州州府六庫-福貢-貢山-丙中洛。雖然和香格裡拉的金沙江峽谷不過一山之隔,但氣候卻差了幾乎一季,怒江這邊因為都是從溫暖的西南部過來的氣流,所以峽谷裡面氣候是溫暖潮濕,一年有半年雨季,接近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也非常茂盛,所以濕氣很重,常年雲霧繚繞,只是今年來開山種地,毀林造田,多少改變了這裡的水土狀況和氣候。 過了丙中洛再往北,大概開上一天車就可以到達西藏的某個縣。從丙中洛往東,找個藏族向導跟馬匹(據說時價是60連人帶馬一天),3天就可以翻過碧羅雪山到迪慶藏族自治州。而從福貢回六庫的路上,江西有個山谷,據說是可以通到緬甸,拉木材的大貨車都從那裡面走。說起來怒江大峽谷四通八達,但真正坐上車走一趟才是心驚肉跳呢。 早上從六庫出發,要到江對面的瀘水客運站去乘車。(說到這裡,有些話不得不說,這一帶的地名,真的是非常混亂,一個地方都有八個名字,根本沒辦法,比如芒市在地圖上根本找不著,人家標著潞西呢;六庫又叫瀘水,也不甚明了,還有在機場,一會景洪一會西雙版納,活活把人整暈!)10:30車子准時發動,目的地是7小時以外的貢山,長途客票一人55元。 太陽漸漸出來了,風景愈發開闊,碧綠的怒江水和江邊的山峰不斷組成如同盆景一般美麗的風景出現在車窗外。高黎貢山的雪峰在雲端時隱時現可以看見對面的高山上零零落落的人家和零零落落的梯田,河邊堆著大量的原木,到處都是金黃的油菜花。這一帶的原木都是砍伐自緬甸,在六庫通往福貢的路上有個小小的山谷,前面堆著大壩一樣的原木堆,據說通往緬甸的原木運輸公路就是在那個山谷裡面。以前只知道外國人老來砍我們的木材,沒想到雲南人民已經開始瘋狂砍伐緬甸的原始森林啦。 盤山路又彎又窄又險,完全是在臨江的萬仞絕壁上鑿出來,僅能勉強通行兩車。幸好司機已經安全運行了30萬公裡,談笑風生地在彎道上急轉,甚至還為了錯車倒了幾十米,真是嚇煞我也!自此暗下決心以後的長途車票都要買保險! 過了福貢不久,看到了遠處山峰上的“石月亮”,其實就是山頭有個洞,透亮透亮的能看到後面的天空,似乎很多喀斯特或者風化地貌都有類似的景像 趕在太陽沒有完全在峽谷裡消失之前到了貢山。貢山是個非常可愛的山城,像福貢與六庫一樣在峽谷裡面比較平的地勢上依山而建。鎮子上有個小小的公園,爬到假山上的亭子可以看到遠處山腰上的教堂,據說這裡的人在19世紀末就被外國傳教士開發了,所以怒江峽谷裡面有大量的基督徒,很多面包車後面都寫著“哈利路亞”。公園裡的水安排的很別致,一個高處蓄水池連著一個低處蓄水池,一條小溪被引得彎彎曲曲,滴滴答答得很是清雅。 吃過飯以後在鎮子上閑逛,看到演出的大幅海報,一看日期正是當天1小時以後,正好過來一個張得跟謝霆鋒一樣的帥哥,給我們指了買票的地方。在貢山會堂的演出是少數民族歌舞,不過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基本上時群魔亂舞,而且還驚奇地發現了“謝霆鋒”其實是絕對的男一號。另一個驚奇是發現貢山人長得非常不賴,坐在我斜前方的有個巨帥的大叔,特man, 像藏民,吞雲吐霧之間氣度非凡,還有一票漂亮小姑娘,更有一位非常有味道的大姐,就是腰粗了些。 翌日,清晨起床,去賓館對面的旅游局買了兩張貢山/怒江旅游圖,同時聯系了包車的事情。一個看上去還沒睡醒的大哥答應幫忙找車,說旅游局11:30下班,就給他留了個手機號。大哥溜溜嗒嗒出去了,我們找飯館途中,看到大哥正悠閑的跟路邊碰上的熟人抽煙嘮嗑哪,不禁感嘆這裡的人真是不著急,照著著速度12:30也聯系不上司機阿。 走到街的盡頭就是羊魚火鍋店,貢山這一帶,氣候潮濕而悶熱,其實有點類似山城重慶,所以火鍋也很流行,羊魚火鍋用的都是當地的黑山羊或者是散養的土雞,別具風味。因為擔心羊肉膻,所以點了土雞肉做鍋底的火鍋,配菜挑了幾樣當地的特色菜,一個是像人參根須一樣的啥根,還有筍干,香菇,魔芋,以及薄荷。筍干的煙熏味非常濃烈,正好搭配鮮美的雞湯。人參須一樣的根煮久了味道綿綿的,有一絲絲的香甜。正吃在興頭上,旅游局大哥來了,說順著街找了半天,隔著玻璃才看見我倆。小城生活真是美妙阿~~~於是結了帳,才69塊,跟著大哥去找司機。 下午先去石門關,一路風景如畫,江水如碧,雪峰在雲端時隱時現。離開貢山不多久,路過一個硫磺泉水台,讓我想起麗江附近的白水台,但是沒有經過商業開發,很原始,一層層走下去,感覺水溫溫的,長著綠色的青苔,水裡游動著無數漆黑的小蝌蚪。走到水台最下面回頭望過去,嫩綠的水台在碧綠的江水映襯下,還流淌著一股股溪水,好像盆景阿。漂亮極了。 從硫磺水離開不久,到了一個岔路口,司機說另一個方向是去獨龍江的。獨龍江是獨龍族世代居住的山谷,但從貢山去要翻過高黎貢山,所以一年中有大半年是大雪封山,但山谷裡面氣候宜人,宛如世外桃源。最奇特的是由於獨龍族人數非常少,過去經常被周邊的藏民,傈僳族侵擾,為了避免本民族的婦女被外族掠走,獨龍族的女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在面部刺上大面積的花紋。不知為什麼,這個傳說讓我想到了匈奴古歌“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很快看到了著名的怒江第一灣,我也不能免俗地貓在寫著怒江第一灣的大石頭上照了一張相。司機說旁邊有個叫桃花島的小島,與世隔絕,其實是麻風病人的集中地。 離開貢山一個半小時,到了丙中洛,這是個藏民的聚集地,地勢相對平坦,遠遠望去景色十分開闊。熱愛自虐的驢友,可以在這裡住下,很適合夜觀天像;旁邊的寨子裡面可以雇到會說漢語的基督徒馬夫和馬,協助徒步翻越碧羅雪山,或者去獨龍江考察。丙中洛北面,走7-8公裡盤山路,到了石門關。哇塞,只有一句話在我腦中縈繞“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只見兩岸山體,如同兩扇石門一樣,幾乎垂直於河床,即便仰頭也不能望其盡。不過更美德風景還是在江邊。跟咆哮奔騰的金沙江比起來,碧綠的怒江是柔婉的一派,河床上盡是白色的碎石,有的岸邊,還有河水長期衝刷形成的美麗的弧線形狀的堤岸。江畔的小山頭,植被密布,青翠欲滴,十分秀麗。 石門關附近的山體非常有趣,是由頁岩構成的,比較脆,硬度也不高,直接用手就能扽下一大塊石頭,然後可以一頁一頁地剝開。當地的村民就利用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把石頭加工成一尺見方,幾釐米厚的石板當作瓦片。 沒有在丙中洛停留,周圍景致倒是不錯,拍了幾張田園風格的照片,就趕回貢山了。路上去了一個傈僳人的山寨。山谷裡陽光的角度已經很低了,映在油綠的麥田上金燦燦的,看了一個很小的教堂沒開門。無所了,本不是來這裡看教堂的。一路上看到無數小豬小狗小雞小山羊。 晚上去了貢山頗負盛名的一家火鍋店,吃黑山羊火鍋。鍋底辣辣的,黑山羊肉一點也不膻。涮菜中新嘗試了一種像長著長尾巴的大號荸薺的東東,味道很像芋頭,香甜但吃多了有點剌舌頭。 翌日,清晨細雨飄飄,站在旅館的走廊上可以腑攬整個貢山城,江上的霧氣還沒有散盡,遠處的河谷更是雲霧繚繞,貢山城就好像躺在搖籃裡的小娃娃還沒醒來呢。 從貢山趕路回福貢。路遇三個少數民族兄弟溜索過江,身手之敏捷,嘆為觀止。路過幾座古老的吊橋,中間走人的木板只有窄窄的三塊,走起來搖晃個不停,連接到對岸的小山上,有世外桃源之嘆。 從貢山出發大概3個小時到了福貢,福貢是從傈僳族的語言翻譯過來的,意味“美麗幸福的高黎貢山”。下午在福貢錯過了2:30的班車,只好搭3:30的班車回六庫,其中又有一段不得不說但實在懶得再說的故事,總之,雲南人民真的很閑散阿~~~於是在美麗幸福的地方有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過江看看,吊橋上還寫著“毛主席萬歲”呢,當然字跡不甚清晰。在江西的江邊的亂石崗枯坐半晌,覺得人生要能就這麼瞎混下去可真是美麗幸福啊~~ 趕在晚上回到六庫,終於吃上了江魚,搶錢啊,98塊一斤,餐廳的服務那真是沒法說,都聽不懂我說的話,亂上一桌菜。非常氣憤,於是到路邊小攤吃了兩種臭豆腐,喝啤酒,自勉。


精選遊記: 騰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