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海
——夏日三亞行
飛機終於離開大陸,穿越瓊州海峽的上空,視野之內盡是湛藍的顏色,要不是那些零散離島的存在,很難感知那是煙波浩淼的大海。很快,舷窗外現出海南島的局部輪廓,接著中部山區又進入眼簾,水庫、湖泊、河流、梯田、鄉野,一一游走在眼皮底下。當飛機仿佛要再次離開陸地的時候,層層雪白的浪花將三亞城推到你的眼前。藍、綠、白變化著的海灘,若隱若現的黑褐色礁石,還有那成片端莊挺拔的椰樹都在告訴你,三亞到了。
大東海·陽光沙灘海浪
從酒店房間的玻璃大窗望出去,是大東海與天空雲彩相握的永恆。山海天大酒店的海灘並不宜游泳,卻是一片珊瑚礁灘,夜晚漲潮時沒入海水,第二天下午退潮時才露出一片屬於小蟹、小魚、海螺等等的海洋動物世界。這時候,海釣的人站在遠離海岸的礁石上,長長的海竿高舉過頭,在大海和天空的背景中顯出悠閑的神情。
我換了輕快的短裝,到這片礁灘去觀察海洋動物小樂園。聽到我的腳步聲,小蟹急忙躲到岩石的縫隙,小魚則紛紛鑽到礁石底部,看來我這個不速之客是打擾它們安穩的生活了。正在尋覓更奇異的動物時,一條小魚突然躍出水面,訓練有素般准確地鑽入“量身定制”的石頭洞中。有一種像大蜈蚣一樣的生命,平時緩緩蠕動,當覺察我的到來時卻能閃電般縮入洞內。大自然的生命真是無奇不有。再向大海走去,我驚奇地發現這裡真的長著很多珊瑚,而且礁石形態各異,甚至第一眼看去仿佛開滿白色的、綠色的小菊花。我伸手去觸摸珊瑚,實在忍不住掰下了三四釐米長的一小段。天哪,這還是活著的珊瑚!那些珊瑚蟲還在分泌著粘液,為一年長幾釐米而努力,我在瞬間向大自然懺悔!將這一小段珊瑚帶回房間,頃刻整個空間充滿了腥味,生命的味道在向我控訴。
第二天下午,我再次來到這片礁灘,再也沒有采珊瑚的念頭,只想更加親近大海去看更多的珊瑚和海洋生物。不知不覺,回頭時候發現離岸邊已經很遠了。也許是因為心虛,腳下一滑,身體一晃,為了求得平衡“掙扎”了一下,腳崴了,還兩個腳趾和一個手指擦破了皮,竟然出血了。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鯊魚會不會嗅到我的血腥來尋求美味,呵呵。好不容易走到離岸這麼遠的地方,還沒有看到我想要的東西,我當然舍不得回去,於是忍痛前行。終於沒讓我失望,更大片更完整的珊瑚礁自由的分布,斑馬魚等等各種顏色的海魚在至清的海水中倘佯。蹲在礁石上,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這些美麗的魚,我也想變成其中的一條,聽聽魚語,感受魚生。
在三亞的兩天,我都是清晨六時多一點就起床了。沿著海灘走十幾分鐘到大東海新月形的海灘去游泳。同胞們大都還在夢鄉中,清晨的海灘大部分是外國人。趁著清早太陽還在薄雲中,我投入大海的懷抱。也許是因為海水浮力大,輕松和興奮讓我第一次在海裡游得如此遠離海岸,這時既有一種放飛的自豪和愉悅感,也突然有一種孤獨和恐懼感。
游累了,坐在海邊,讓柔和的晨光和清澈的海水擁吻每一寸裸露的皮膚,似乎在這裡不發呆才是浪費時間。穿著比基尼的金發女郎和健碩的鬼佬們躺在棕櫚傘下的沙灘椅上吹風、看書,享受著海南享用不盡的椰風海韻。我坐在沙灘上面朝大海,邊讓漲落的海水為我免費按摩,邊看著在海濱盡興的人們。有一對外國老夫老妻拉著雙手,面對面慢慢走入海中。他們並沒有走遠,就一直站在那裡,當巨浪打來,他們已布滿皺紋的臉上就同時現出美麗、安詳的幸福笑容。
因為“椰夢長廊”這四個字,我頂著烈日獨自去了三亞灣。是的,水不夠大東海清澈,但是潔白寬闊的沙灘還有海濱那綿延幾公裡的椰林,真如它的名字那樣浪漫。網上說在這裡可以看日落,可惜我的時間實在不夠,大家都在酒店等我一個人呢。拍了幾張照片,真想在夢裡能見到椰林夕照,聽到海浪聲聲……
小東海·第一次潛水
來三亞前就想好一定要去試試潛水的感受。
穿上潛水服,好像自己就已經變成專業潛水員一樣了。經過簡單的培訓,快艇就把我們拉到離岸邊一兩公裡的潛水船上。系上水泥塊串起來般的沉重腰帶,背上空氣瓶就下水了。教練讓我咬著呼吸嘴模仿水下呼吸,可是因為我還沒弄清楚水下要全程用嘴呼吸,練習時我照樣用鼻子呼氣,教練居然也沒覺察。直到戴上眼罩,才發現眼睛和鼻子處於同一隔水的空間,根本無法呼氣。恐懼,抑或是呼吸口的橡膠味,著實讓我惡心。我對教練說我想吐,教練說那你吐吧。試潛,還是覺得恐懼,心裡想著要是空氣瓶裡空氣沒了怎麼辦,鼻子又無法呼吸,我將會被又鹹又苦的海水淹死……我從來沒有發現自己這麼怕死過(可能是覺得這樣死太不值吧,哈哈)。我對教練說我覺得自己可能不適合潛水,教練說那你自己想吧,同時把我轉過去背對著他。
我想那麼多人都可以潛下去,按理我也應該沒有問題,肯定是沒過心理關。我背對著教練,開始用心去想要領,想應該注意的問題,鼓起勇氣讓教練再次幫我戴上眼罩,然後一頭扎進水中。還好,往下,繼續往下……雖然恐懼感仍然存在,但我已經下潛,也便竭力調整呼吸,更重要的是,水下的世界深深吸引了我。經過幾分鐘的時間,我竟然發現一點都不用怕了。水下安靜得很,水溫隨著深度變 化明顯,各形各色的叫不出名的海魚成群結隊圍繞在你身邊;紅的、紫的、綠的、黃的珊瑚和礁石在經過折射的陽光中顯出神秘的感覺。盡管沒有見到所謂會過來和你親嘴的小醜魚,也無法用手抓住游過你身旁的任一條瀟灑的魚,但這個從未親身感受過的世界已經足夠令人興奮。水下,是另一個世界,除了陽光可以穿透,似乎與外面的紛繁無甚關系;除了聽見自己吸氣的振動聲和呼氣時“咕嚕咕嚕”的冒泡聲,似乎是一個聾人的世界。
也許是適應時間過長,當我興致正高的時候,教練示意我時間已經到了。剛才還在擔心不敢潛水,現在卻舍不得從水下上來。也許人離開了正常的生存環境,都未免會有恐懼的心理,但是挑戰恐懼和極限卻是人類解決溫飽之後的一件重要事情,因為無論是由於客觀的好奇還是主觀的挑戰,成功之後都會有相當愉悅的成就感。
娛支洲島·蔭閉的森林和夢幻般的海水
這個島的宣傳確實做得很足夠,網上的更是炒得沸沸揚揚。從大東海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往娛支洲島的碼頭。快艇乘風破浪約25分鐘後,我們就登上了一個被夢幻般的海水包圍的綠色小島。
在夏季碼頭登上小島,在風雨橋上看水下的清沙映著淡藍的波光,好像是到了馬爾代夫或是巴釐島的海灘。人工修建的情人橋一點吸引力都沒有,於是逆時針繞島而行,竟然看到一處防空洞,寫著“深挖洞,廣積糧”。原來這個島本是海哨前沿的軍事駐地,後來橫穿該島時看到由駐軍營房改建的旅館也證明了這一點。
頂著毒辣的太陽,我們下了這夢幻般的海水——白色的沙灘嵌入淡藍且閃著熒光的淺灘,淡藍再慢慢變成深藍……海灘清淺,向大海的方向走了很久,海水才沒過肩膀,低頭時卻奇跡般發現了水中自己輪廓清晰的雙腳——水實在太清了。可惜正是退潮時候,腳下的沙粒很粗,不像大東海那樣柔軟細膩。怕被曬傷,沒多久就上岸衝淡水(衝淡費10元,離譜,上島費120大圓居然不含)。
在網上看到島上還有很多景點,既然來到,即使烈日當空也不能輕言放棄。因為時間確實太緊,沿著海島走了一段,我們小分隊便准備橫穿島嶼。島上真是林蔭蔽日,各種熱帶植物青翠蔥蘢,要不是路旁的指示牌和修得平整的小路,會有種行進在原始森林的感覺。坡度不大的山路彎彎曲曲,我們沿著指示牌向觀日岩的方向走去。在蔭蔽的樹林中突然露出一個缺口,沉穩的湛藍色意外地出現在眼前,因為思想准備不足,真有一種想歡呼的感覺。觀日岩位於島的東邊,煙波浩瀚的南中國海就在眼前,想像著凌晨日出時霞光萬道海水金黃的壯麗場景,心中無限愉悅。另一景點“神龜探海”也在附近,站在觀日岩上即可看到,真是神似。
我總是流連於美麗的景色,無奈在碼頭的同事實在等得不耐煩了,多次打電話要求我立即趕回。這是團隊旅行的最大缺點,不過既然隨團也就不能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帶著遺憾,小跑趕回碼頭。
吃在三亞·海上的晚餐
旅游過程我並不擅長“吃”,不過這次和“會吃、能吃”的同事一起也嘗到了美味。第一個晚上我們在三亞第一市場買了海鮮,再坐車去“168”(春園海鮮廣場對面)加工,味道不錯,加工費是按斤計的(6元/斤),其實也並不便宜。第二個晚上我們去了榆林灣紅沙碼頭的漁排吃自助餐(每人50元)。事先約好後,店家的小船會在碼頭接客往漁排。不要以為店家是搖著櫓來迎接你,小船可是柴油發動機作動力的,尾氣和噪聲實在是……好在漁排的自助餐實在很值,蝦、蟹和好多種類的魚都以 吃到,味道鮮甜。無論男女,每個人都在放開肚皮狂吃,大家都說要連來回車費的錢都吃回來。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月光如水的夜色裡,飽餐之後,店家把我們送回岸邊。海灣裡停靠著的軍艦,柔和的燈光讓人想起《軍港之夜》。回來時和從海軍轉業的領導說起這事,他說《軍港之夜》就是在三亞創作出來的——原來,我真的看到了軍港之夜。最後一個晚上,我們在市區一家很旺的食店吃了除海鮮以外的海南特產。食店在二樓,玻璃大窗外是安靜的三亞河。吃完飯,我們就直奔三亞鳳凰機場了。
在三亞的最後一天,我清晨泡在大東海的海水中,下午又浸在娛支洲的碧波裡,在海浪一起一伏中感受著大海的心跳。回到家已經接近第二天的凌晨了,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時,仿佛我還是在大海中“隨波逐流”,身體還隨著海水輕輕地搖,輕輕地搖……

(娛支洲島)

(海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