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入城處,有一個小型廣場,靠後的牆壁上有江總書記的題詞: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旁邊是兩個大小不一的水車,這兒的水來自城南的玉泉河,當淚淚的泉水流到雙石橋下時.古城的人們就將泉水分做三叉,分別穿街過巷,就像人體的經脈。泉水流遍全城千家萬戶,環繞連接每家門庭,開門即河,迎面即柳,形成高原水鄉“戶戶泉水,家家垂柳”的特有風采。站在雙石橋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河底輕搖的水草。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麗江壩的中部,始建於南宋,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歷代均為滇西北的政治軍事重鎮和納西,漢,藏等各民族經濟,文化交往的樞紐。元朝初年,忽必烈南征大理時,革囊渡金沙江進入麗江。曾在古城一帶駐軍整訓,至今仍留下許多相關的納西語地名。當時,古城居民至少已有千余戶,明初時,古城街道建設和集市貿易已初具規模,至明代末已經呈現出繁榮景像。大旅行家徐霞客是這樣記述麗江古城的:“居廬駢居,榮坡帶谷”,“民房群落,瓦屋皆比”。由此可見,當時麗江古城已是一座規模較大的高原集鎮。由於古城處於滇川康藏交通要衝,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鎮。自清代初葉以來,麗江地區商旅雲集,各路馬幫往來不斷,大研古鎮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木裡,源鹽,永寧,下關,大理,維西及中甸,拉薩等地客商彙集於此,交換各種土特產品及日用品,曾一度成為內地通達印度的重要集鎮。在古城的街道上,你仍然可以找尋當年茶馬古道的影子!
沿著五彩花石鋪成的石板街道行走,街道兩旁有很多賣納西特色飾物的商店,各式各樣,真可稱得上琳琅滿目。不僅這些飾物很有味道,就連商店本身的裝飾也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感!你忍不住要把每一間店鋪都當成藝術品,好好的欣賞,品味一番!走到四方街,看見很多游人在拍照留念。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多年前曾是茶馬古道上商賈的交易場所。我在想,現在我站立的這個地方,幾百年前,是不是那些茶商 ,鹽商的的腳步也同樣在這兒停駐過?
我的腳步聲敲擊著清晨的古城,悠長的古巷裡,我看見還在睡夢中的麗江。時而看見起早的人有門前的河水衝洗著街道,有一些早開的店鋪,路過的時候,店主熱情的招呼你進去看看!一個人走在清靜無人的小巷,走過清幽無人是石板路,可以看見坐在門檻上的納西老太太,跑過身旁的可愛的小孩子,路口現在還飄著花的古槐,將落花帶走的流水,,,,古巷盡頭的人家,從半掩的門望進去,是一片花紅柳綠,讓人不由覺得一分安然和悠閑!在麗江,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悠閑!
時光在麗江也變的柔和起來。這個地方,一生僅來一次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