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滇藏游之五:風光無限(part2-趕路)

作者: Cahuang

導讀Day 3 飛來寺——鹽井——芒康——拉烏山——如美溝——竹卡Day 4 竹卡——腳巴山——東達山——左貢——邦達——業拉山——怒江溝——八宿——然烏湖 記憶在這兩天裡仿佛出現了斷層,也許是一直趕路的原因。雖然一再翻看那兩天少之又少的照片,還是不太想得起經過了些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景色。 只記得從梅裡出發後就一直都在無窮無盡的瀾滄江峽谷中穿梭,險峻 ...

Day 3 飛來寺——鹽井——芒康——拉烏山——如美溝——竹卡Day 4 竹卡——腳巴山——東達山——左貢——邦達——業拉山——怒江溝——八宿——然烏湖

記憶在這兩天裡仿佛出現了斷層,也許是一直趕路的原因。雖然一再翻看那兩天少之又少的照片,還是不太想得起經過了些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景色。

只記得從梅裡出發後就一直都在無窮無盡的瀾滄江峽谷中穿梭,險峻的公路在大峽谷中盤旋上下,往下看那深不可測的峽谷,總讓我倒吸一口冷氣。洶湧的瀾滄江從高處看下去只是一條細細的白練。河谷裡溝壑縱橫,又干又熱荒蕪得好似熱帶荒漠,山上寸草不生,只偶爾見到有仙人掌生在路旁。據說瀾滄江是世界上發育最為典型和完美的深切河曲之一。我們所走的上游河谷由於處在大山的背風坡,從西南而來的印度洋水汽下沉增溫,變成干熱的焚風,使得河谷的下部變為寸草不生的荒漠。隨著海拔的升高,瀾滄江河谷的暖風沿山坡上升降溫,水汽飽和形成雨水,環境也因而變得濕潤起來,村莊和森林開始出現。看著那些在半山閃現的綠洲和底部光禿禿的河谷,總覺得世界有點兒顛倒。這些村莊的田地在我們去的時候還只是剛泛嫩綠,但在十多天後回程的時候已經開始變黃了,真是山上方一日,世上也千年啊。師傅一路念叨著這兩天若是陰天,最好再有點兒小雨,那這段路開起來就爽了。他的這個心願在我們回程的時候終於實現了。

到鹽井的那個中午本來要吃著名的“加佳面”的,但是館子裡爆滿只得另覓吃處。回程的時候我終於如願以償吃到了。加佳面據說在炮制時用了當地鹽井所產的井鹽,面裡撒上肉碎、蔥花、香菜,還有一種別的什麼香料,吃起來面很筋道,味道還不錯。之所以取名“加佳”,是因為碗雖然大,但是每碗只有一筷子的面,吃了立刻再加,每加一次還是只有一筷子。而店裡的小姑娘總會熱情地說“再加一碗吧”,我連說了幾次不用再加了,可她還是給我又加多了兩碗才住手。可別小看了這一筷子的面,我吃了15碗不到就已經動不了了,而師傅也只吃了19碗。

對了,上下鹽井以河為界。上鹽井信奉天主教,那裡的教堂據說是西藏境內唯一的一座。下鹽井尊藏傳佛教。教堂與佛塔隔河相對,相安無事。鹽井教堂看上去還是典型的藏式碉樓結構,如果不是正門上大大的十字標記,很難相信這裝飾得富麗堂皇的建築乃是一西洋教堂。在我來之前李同學就已經盛贊過鹽井教堂的葡萄酒,因此回程時特意繞進去拿礦泉水瓶子買了一斤,並一直帶回了廣州。下次再去,一定要記住去的時候就要買好,那就可以一路喝到拉薩了。下午五點到達芒康,卻發現想住的旅館沒有水(師傅說芒康一直就是缺水的)。師傅覺得我們這些廣東人肯定無法忍受,雖然見天色陰沉,似乎要下雨的樣子,他還是一咬牙又繼續上路了——我們的好師傅啊!!因為芒康本來的海拔就已經接近四千米了,所以沒有什麼感覺我們就過了埡口海拔四千三的拉烏山。拉烏山下的如美溝一路盤旋而下,似乎總也走不到盡頭。不時見到美麗的村莊在溝裡出現,田裡的青稞已經長得老高,泛著一種我們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深綠色。

七點多終於到達了這一天的目的地——海拔只有兩千多的竹卡。我們要住的旅館裡面小橋流水,樹影婆娑,在水邊還有連排小別墅。可惜房間爆滿,我們只好住進35塊錢一個人的普間。所謂普間就是屋裡除了兩床一桌外再沒有別的東西,洗漱衛浴都是公共的,衛生間的門還關不緊,害得每次進去都提心吊膽。師傅再也無法忍受車子肮髒的模樣,袖子一挽自己洗起車來。而我們則洗了此行以來的第一個澡,熱水淋到身上的感覺真是舒服啊。洗完澡後感覺整個人煥然一新,加上竹卡低海拔的怡人氣候,還有屋外的蛙鳴蟲語,真有點再世為人的感覺。可惜夜裡還是沒有睡好,有人半夜裡大力拍旁邊房間的門,找什麼張老師,喧囂了半天才知道是找錯門了。

第二天早上六點就出門了,因為師傅說要及早趕到腳巴山頂拍日出。正如前文所說,腳巴山此段連師傅也認為是滇藏線上的一處險路。山勢陡峭,路的一側是從瀾滄江邊聳起直上直下幾百上千米的懸崖,沒有任何遮擋之物。路多急彎,車轉彎時,覺得車輪似乎都已經離開了公路,不用探身就能看到懸崖下如細線一般的瀾滄江。最終日出還是沒有趕上,但是卻再次讓我們見識到了師傅的精湛車技。

不多久後進入東達山,景色開始開闊起來,漸漸顯露出典型的高原風光。坡度平緩的山坡和山頭之上滿是白雪,讓沒怎麼見過雪的老妹大呼小叫了好一陣。在滇藏線上的最高點——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埡口,大家紛紛跳下來拍照玩雪,依稀記得帥哥好像還在雪地裡高歌了一曲張國榮的歌,高昂的興致讓人絲毫看不出他會在晚上嚴重高反。

一路經左貢、邦達,爬業拉山下怒江溝,來到怒江大橋旁,到這裡你能體會到什麼是一橋飛架天險。怒江兩岸峭壁高聳,相距不過數百米,江水從峽谷中咆哮而過。怒江大橋從這面的峭壁上伸出,另一頭搭在對面峭壁上開鑿的山洞裡,把險境變成了通途。怒江大橋作為川藏線上的咽喉要道(如果受到破壞,沒有其他道路可以繞行,整條川藏線就會癱瘓),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戰略橋梁,目前有一個中隊的武警官兵在這裡日夜守衛。車輛過橋,一次只能過一輛,而且時速不能超過5公裡,橋上及兩側更是禁止拍照。過怒江大橋不遠,便是怒江和帕隆藏布江的交彙之處,但見帕隆藏布江水渾濁發紅,不知道是上游挖山所致還是本身江水流經富含鐵質的地方。從這裡起,我們離開了怒江,轉而順著帕隆藏布逆流而上。過了八宿後,道路開始狹窄起來,我們開始在然烏溝中穿行。溝裡是何模樣現在已是印像模糊,只記得中間有段人工修建的水泥長廊,據說是為了擋住山上經常滾落的亂石。我們車子經過的時候,看到長廊中段已經給石頭砸開了一個巨大的窟窿,從洞中可以看到山上那似乎搖搖欲墜的嶙峋怪石。路上更能見到巨大的冰塊嵌在山間,閃著陰森森的藍色光芒。

經過了十三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然烏鎮。五一黃金周的到來讓鎮上的旅館標間全部爆滿,到處都是越野車。師傅說然烏是越來越多人了,看來然烏幾年後就會給毀掉,因為去年國慶黃金周時,這兒的游人比起現在來要少多了。師傅看到旅館老板留給我們的房間後大搖其頭,軟硬兼施讓老板給我們騰了兩間好一點的普間出來。然而所謂好點的房間也只是木頭搭成的兩層樓房,每層盡頭有一個公用的衛生間。有人一走動,在房間裡也能覺得地板砰砰作響。偏偏旁邊住了撥晚睡早起的游客,總是在過道裡用力地走來走去,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和師傅在那晚都無法睡好。不過不管怎樣,看到外面月朗星稀,明天應該是個好天氣,想著明天應該能夠看到最美麗的然烏湖,我還是慢慢進入了夢鄉。



(美麗的鹽井教堂)



(東達山埡口和它的盤山公路)



(回程時田野都變黃了)



(險峻的腳巴山和山間的村莊(留意左手邊的盤旋山路))



(公路在干熱的瀾滄江河谷中穿行——德欽到鹽井段)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