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行記之西夏王陵篇

作者: 海島麥兜

導讀寧夏行記之西夏王陵篇 行程:青銅峽108塔-西夏王陵博物館 時間:5月2日 我們的車疾駛在前往賀蘭山平原的公路上,周邊是半沙化的荒原,連雜草都很少見,一望無垠,此時刮起了小小的沙塵暴,漫天的飛沙塵土,大家忙不迭關緊車窗,靜觀窗外遍野的渾黃與迷茫,筆直的公路直插遠方,地平線不斷後退,朦朧風沙中我們望見遠遠的平原上,有一大片白色的風車,在風中轉 ...

寧夏行記之西夏王陵篇

行程:青銅峽108塔-西夏王陵博物館

時間:5月2日

我們的車疾駛在前往賀蘭山平原的公路上,周邊是半沙化的荒原,連雜草都很少見,一望無垠,此時刮起了小小的沙塵暴,漫天的飛沙塵土,大家忙不迭關緊車窗,靜觀窗外遍野的渾黃與迷茫,筆直的公路直插遠方,地平線不斷後退,朦朧風沙中我們望見遠遠的平原上,有一大片白色的風車,在風中轉動,如幻如夢,據說這就是賀蘭山風力發電廠,這一片風車,我在寧夏旅游的宣傳片中曾看過多次,想不到今天能親自來此遠遠觀望它們的綽約風姿。

抵達西夏王陵,景區門口有四個大字,粗看是蒼戲有力的楷體,細看之下卻是怪怪的文字,誰都不知何意,原來這就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參照當時大宋國的文字而創建的西夏文,我猜可能就是“西夏王陵”的意思吧。

在賀蘭山前與黃河北岸間的廣漠平原上,聳立著九座高大的西夏國王者之陵及七十多座皇親國戚的小陵,整個陵區所轄區域之廣竟達40余平方公裡,我想這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王陵區吧。然而我們只是匆匆的行者,時間緊迫,當然不能一網打盡整個陵區,所以,只去了三號陵,這是整個陵區最高大的王陵,因為這裡埋葬著的正是開國大帝李元昊!

在走上墓道之前的草坪上,沙塵暴已平息,但我們都舍不得摘下酷酷的面巾,在不知是誰的提議下,我們在景區的林間小道上合影了一張蒙面大盜造型的英姿,那真叫一個酷,整一群塔利班恐怖分子!

王者之氣,就算是被埋葬了千年,依然銳氣不減。當我們一踏上墓道,正前方四百米處即是王陵的那一瞬間,突然狂風大作,很多人的帽子被吹飛,向前邁步也發現舉步維艱,發亂舞,衣袂狂煸,難道冥冥之中是地下長眠的王者在神威發力?不停有前面的游客的帽子從我們身邊吹過,大家捂著腦袋低著頭艱難向前一步步走向王陵,我想,也許是王者霸氣不屈,來拜謁他的人都要向他鞠躬前行方可接近。一想到這,我干脆摘下了帽子低下頭顱恭恭敬敬虔誠地向他走去……果不其然,走到前方已被風沙侵蝕得體無完膚的陵墓城牆時,風平浪靜了,甚至天空也開始變得晴朗。我們慢慢走進這個曾經雄霸塞外的英勇王者,千百年來,他與他的王國早已遠去在歷史的塵埃中,但是,在這片蒼茫曠野中,這個王朝逝去的背影,還在向後人們訴說著曾經有過的輝煌。

王陵的外觀如同一個巨大的荒塚,蒼黃甚至有點簡陋的外形,墓室暫不對外開放。王陵外壁被賀蘭山前的風沙侵蝕得凹凸不平,千年前,它的外部曾有一座精美絕侖的木塔包裹,經過風沙的侵蝕,木塔早已化為風絕塵而去,唯有內部的黃土之塚,因當年建造時用了密不外傳的堅固密方,所以在風沙中聳立到了現在。而它周邊的一圈建於同時代的護城牆,到現在早已風蝕得殘缺不全,幾近消失。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