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瞬間之關於布施

作者: 我是魯西西

導讀雖然在西藏只有一瞬間,但我覺得布施在藏族是個重要的生活內容,我就不說布施給廟或神的了,還有那些在活佛腳下輔錢的事,還有網上傳說的抱著游人腿叫爸爸的小乞丐了,(白天基本沒有,估計管制了,只在晚上有一些)因為這是一個信仰的問題與社會的問題,我只說說我看到的一些讓我感動一生的瞬間。 布達拉宮後面的角碌康公園在朝陽與暮色中就像仙境一樣,每天 ...

雖然在西藏只有一瞬間,但我覺得布施在藏族是個重要的生活內容,我就不說布施給廟或神的了,還有那些在活佛腳下輔錢的事,還有網上傳說的抱著游人腿叫爸爸的小乞丐了,(白天基本沒有,估計管制了,只在晚上有一些)因為這是一個信仰的問題與社會的問題,我只說說我看到的一些讓我感動一生的瞬間。 布達拉宮後面的角碌康公園在朝陽與暮色中就像仙境一樣,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這裡轉經,有一天我看到一個老媽媽推著她殘疾的兒子轉經,兒子智力也有問題,在小車上推搡老媽媽,媽媽躲著,穿的很破,但不是乞丐。這時轉經的隊伍裡就有很多人過來給老媽媽手裡放錢。老媽感激的接了,接著照顧兒子,給錢的再接著轉經。還有一件事, 在小昭寺裡一個年紀很大穿的很破的老阿媽在磕長頭,一看就是一個人遠道而來的,有很多轉經的人上去給她手裡放錢,雖然她不是乞丐。同情人是人類最珍貴的感情,什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強者上,劣者下,這些思想漸漸的磨滅了人心靈深處最美好的一面,既使你心靈軟弱你也要表面強大,不同情人,不讓人同情成為一種活著的最佳狀態。我想在藏族眼裡,布施不一定是給神,給廟,給乞丐,而給一切可憐的人值得同情的人需要錢的人。 周六上午的角碌康更像天堂,放著愉快的藏族歌曲,很多人轉經,很多人坐著喝茶,有二個高大的年青的漢子磕長頭的打扮,在乞討,我只有一張二毛錢的票了,我給了其中一個,讓他再找給另外一個一毛,我邊說邊從他的手裡抽出一毛錢,我在他們之間調停著,他笑了,另外一個也笑了,轉經的很多都站著看也笑了。藏族有個窮人節,節日的時候窮人上街坐著,富人布施。我問出租車司機:“我要坐著有人給錢嗎”,司機說“有。只要你坐著就人給好多旅游者坐著呢。”在拉薩,普通的藏族布施給神與廟的是一毛錢,布施給窮人的也是一毛錢。一毛錢在北京給乞丐,給雍合宮?????那會如何呢。 大昭寺的二樓有一堆一堆的的毛票票,游客可以自己用大票兌換成零錢,沒有人看著管著的,如果有小喇嘛也是幫著客人換的,小喇嘛總是認真的數著生怕給旅客少拿了。 十元就換成一百張,可以布施一百次。老媽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佛問一個人:你來生想做什麼樣的人呢,他說:“我想做一個人人都給我錢的人。”佛就讓他成了乞丐。 佛問另外一個人:你來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呢,這個人說:“我想成一個總能付出的人。”佛就讓他成為了富翁。 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 生活,慈悲 ,舍得,窮人,富人,信仰,布施.在拉薩就是這一毛錢。

雖然在旅游城市總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讓人不快的瑕疵,但好好的珍惜在拉薩的每個一瞬間吧。去體會這個有古老文明與文字的民族,卻體會這個還未曾全面淹沒在現代文明裡還有著堅定信任的人群。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