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夢開始的地方

作者: 彼得大帝

導讀兩年前,同樣是個炎炎的夏日,空氣似乎凝聚了,只有知了的聲音,此起彼伏。蟄居在熱鬧都市中的人們都想逃離酷暑,迎接涼爽的夏日,而我也不例外。由此,攜程(www.ctrip.com)結伴同游欄裡多了一個“嵊泗——我的香格裡拉”的帖子;一時間,跟帖踊躍。但後來由於無法預定到前往目的地的船票,出游計劃只得就此擱淺。而兩年後的夏日,決定再次籌劃嵊泗行程;就這樣 ...

兩年前,同樣是個炎炎的夏日,空氣似乎凝聚了,只有知了的聲音,此起彼伏。蟄居在熱鬧都市中的人們都想逃離酷暑,迎接涼爽的夏日,而我也不例外。由此,攜程(www.ctrip.com)結伴同游欄裡多了一個“嵊泗——我的香格裡拉”的帖子;一時間,跟帖踊躍。但後來由於無法預定到前往目的地的船票,出游計劃只得就此擱淺。而兩年後的夏日,決定再次籌劃嵊泗行程;就這樣,帶著最心愛的人,開啟了“嵊泗——夢開始的地方”。這,是追夢的開始。2006年7月24日 8:40AM大巴從南浦大橋緩緩駛出。一路上,閉著眼睛,想像著印像中的嵊泗應該是什麼樣子,除了沙灘、陽光、海風和海鮮,還有些什麼。不時的睜著眼睛,偷窺著車外的風景……而突如而來的一陣騷動,喚醒了“夢游”的我,原來大巴正駛上東海大橋;東海大橋,是條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橋梁,她連接了上海南彙蘆潮港陸地和舟山群島之大(小)洋山島(港),雄偉而連綿;洋山港是個中轉站,既是大巴的終點,又是輪渡的開始。從洋山港,坐上茂盛6號輪船,在渾濁的海浪中駛向嵊泗李柱山碼頭;2006年7月24日 11:50AM

隨著一陣長笛,一個充滿夢想的島嶼,就在眼前;而此時的海水,也趨於深邃和湛藍;藍天白雲下,陣陣海鷗正在追逐著輪船尾部的海浪,畫面如此之奢華;2006年7月24日 1:00PM

基湖是嵊泗最精華的海灘海濱浴場所在地,一條馬路隔開了一排連一排的家庭式旅館和一浪接一浪的海浪;幾經比較,我們住進了緊靠馬路的“東海賓館”。推開賓館三樓的窗戶,大海盡收眼底,寬闊無垠,海天成一色;安頓之後,吃好午飯,哼著歌,奔向海濱浴場。2006年7月24日 2:30PM

曾親臨過大連海灘、廈門海灘、連雲港海灘,心潮澎湃。而此次嵊泗之行,當再次面朝大海,興奮之余,還有滿溢的幸福。沙灘上、淺水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洋溢著年輕、青春的身姿,脫下平日裡的“盛裝”,換上泳裝,撲向大海,撲進那深邃無邊,廣闊無垠的海洋。沙灘上,小朋友拿著樹枝挖螃蟹;小伙子躺上沙灘上,他的朋友們和他玩起了沙埋活人的游戲;或躺在躺椅上,享受著陽光的恩賜;這邊,年輕人三五成群的騎著馬,歡聲笑語;那邊,士兵們或操練正步,或玩著沙灘排球;淺水處,游客們和海浪一起玩耍;遠處,快艇、摩托艇穿梭其間;更遠處,一座大貨輪朝海島駛來。換上衣服,帶上泳圈,我們奔進了大海。海水熱中帶些涼意,陣陣帶著鹹味的海風輕撫著海平面,而一波波的海浪輕吻著肌膚,抱著泳圈的我們,閉上眼睛,體驗著大海帶來的無窮樂趣,隨波逐流。

踏著細軟的沙灘,讓海浪沒過腳背,偶然發現陣陣小魚兒也在隨著海浪而游弋。退潮的沙灘,平滑細膩;我們揮灑著樹枝,在沙灘上盡情塗鴉。

回賓館時,賓館老板娘說25日下午4點回上海的車船聯票已經買好了。這趟船票,正合我意;因為第二天我們有充足的時間來欣賞海島無限風景,同時也躲過天氣預報中所預報的25日夜裡到26日凌晨將於福建沿岸登陸台風“格美”。2006年7月24日 6:00PM

洗完澡,我們趕往嵊泗縣城所在地——菜園鎮;走在菜園鎮的大街上,海風習習。彈丸之地的嵊泗,即使在周一的晚上,大排檔海鮮一條街,游人如織。在超市裡采購了些海干貨之後,經過打聽,我們走進菜園鎮菜場,絕大部分的菜農已經收攤,還好還有個別的攤位,好像是在等著我們的到來。幾經還價,我們提著干貨和海鮮,趕回基湖東海賓館。賓館的老板娘,操起鍋盆,給我們做起了海鮮;沒過多久,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就擺在我們面前;一邊大口吃著海鮮,一邊小口喝著以防海鮮過敏的二鍋頭白酒,大快朵頤。

推開窗戶,海風習習,天穹下點綴著點點繁星。夜幕下的基湖,籠罩著一份安詳和靜溢。不遠處的濤聲,偶爾傳到耳畔,就這樣,枕著濤聲入眠。2006年7月25日 6:30AM

凌晨四點曾醒來過,本想去位於嵊泗海島最東面的六井潭看日出;看那雲蒸霞蔚的美景;可是天公不做美,朝東的方向正濃雲密布;我們只好就此拜休。清晨六點許,起床洗臉刷牙收拾好行李物品,並做好當天的行程安排:游覽大悲山、山頂觀全島、游覽漁村、下午兩點回賓館,三點前往嵊泗碼頭。在和賓館老板娘問好路後,在夏日清晨的陽光中,出發了。

中巴車在山腳下沿著海岸線行駛,不到十分鐘,大悲山就在眼前。沿著上山的公路往上走,海拔越高、海景越完美、視覺也更寬廣;在大悲山山腰,是一群佛家建築——靈音寺。在靈音寺前的平台上,遇上了買飲料/礦泉水的當地老人。閑聊中,他和我們講起了嵊泗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並提起了當年嵊泗人民是如何奮勇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原來整個大悲山的底下是個巨大的防空洞,當年軍共同抵抗日軍的歷史,仿佛歷歷在目。眺目遠望,嵊泗周邊的列島,星羅棋布,岩礁林立,蔚藍的天空、湛藍的海洋,盡收眼底。

告別老者,我們走進靈音寺,這是個佛家勝地,面朝大海,背靠大悲山。正當我們在院內石桌休息時,一陣突如其來的陣雨,把我們趕進了大雄寶殿。一跨入大雄寶殿時,一個身影追了上來,並朝我們喊到。定睛一看,是賓館老板;原來台風“格美”已提前登陸,嵊泗港已取消當天中午十二點以後和第二、第三天的所有輪渡,同時在當天上午九點十分臨時增加一班航船前往上海。

2006年7月25日 8:30AM

一看時間,已是八點半,也就是說在緊接著的四十分鐘內必須先趕到賓館取好行李,再趕到嵊泗李柱山碼頭。如果未能趕上該班次的輪渡,則我們只得再滯留兩天,等待台風“格美”的完全離去才能回上海。但這確實不是我們所計劃的。我們決定衝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碼頭,必須和時間賽跑。奔出靈音寺,正當琢磨如何趕到大悲山腳下等候中巴時,賓館老板說你們趕緊先坐我的摩托車到山腳下吧。就這樣,坐上賓館老板的摩托車,趕向山腳下的公路。無巧不成書,從一輛前往基湖方向的中巴正路過,招手並上了中巴;十分鐘後趕到賓館,取好行李,向老板和老板娘表示誠摯謝意後,立即坐上出租車,朝嵊泗李柱山碼頭駛去。海島畢竟是海島,車輛少,紅綠燈更少,一路暢通,並於8:55奔進侯船大廳;排隊、退票並重新買了九點十分回上海的船票;而後聽見售票員對後面的一家三口講,只有一張票了,你們還要嗎?我們慶幸買到了倒數第二張和第三張船票,否則同樣會滯留在嵊泗,看台風掀起海平面。

2006年7月25日 9:10Am

當輪渡離開嵊泗李柱山碼頭時,望著只停留21個小時的嵊泗海島,嵊泗到底給我留下了什麼樣的印像。我想,如果賓館老板不趕往大悲山通知我們台風的提前到來和下午輪渡的取消,我們肯定會在後續的兩天裡滯留在嵊泗;此外,畢竟他沒有這個義務趕往景點通知你,更何況我們的滯留還會給老板帶來兩天的賓館房費。同時還記得賓館老板在靈音寺門口對我們講;他很擔心輪渡的取消而導致我們無法回上海時,耽誤了工作和計劃。面對著眼前的嵊泗,我在想:嵊泗,除了沙灘、陽光、海風和海鮮,還有像大海般純樸、寬廣的胸懷。

“我只願面朝大海,看春暖花開、潮起潮落”,一直是心中的夢想。而嵊泗之行,就是個夢的開始。August 5, Shanghai Baochun Road (PS:以上內容摘自個人Blog: Ptwmj.spaces.live.com)


精選遊記: 嵊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