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 然烏湖——米堆冰川——波密
早上又是不到六點就起來了,外面天還沒有亮,墨藍的天空裡還有稀疏的星星在閃爍。我們在黑暗中上了路,所住的然烏鎮離然烏湖還有一段距離呢。一路上都有隱隱的車燈在前後閃爍,估計都是和我們一樣早起去看日出的游客。快進然烏湖的路口有小轎車陷在坑裡出不來,車上的人只好下來,希望減輕重量後車子能爬出來。再往裡一點的一處很狹窄的路段,一輛大卡車壞在路中間,司機鑽進車底去修裡,只看到一雙腳露在外面。往來的車子要不只好等卡車修好再走,要不就是很艱難地左右挪移,才勉強通過。我們的車子過時,也必須把靠卡車那邊的倒後鏡收起來,這才很驚險地擦著卡車而過。
天空開始發白的時候我們到了然烏湖邊,大多數的車子都往更深入湖(也就是來古)的方向去了。為著帥哥的緣故,我們沒打算去來古,所以就繞下土路在岸邊的一個小坡前停了車。師傅因為前一晚照顧帥哥沒睡好,呆在車裡不想下來。我們三個人裹緊了衣服,下車往小坡上爬去。雖然高只是十數米的一個小土包,然而在海拔3900米的地方即使只這麼一個小坡還是讓我們喘氣不已。在我們後面有三個廣東人也爬了上來,每人背著一個巨大的攝影包,上來後聽到他們氣喘得簡直風箱都能拉著了。就如師傅所說的,然烏湖確實是沿途中最冷的地方,我們才只站了一會,就已經變成冰棍了。
據介紹,然烏兩字為藏語的譯音,意思是“屍體堆積在一起”。相傳湖水裡住著一頭水牛,湖岸上生活著一頭黃牛,兩頭牛互不相讓,時常互相頂著較量。兩頭牛死去之後,屍體化為湖岸兩邊的大山,然烏湖就夾在兩山之間。而實際上,然烏處在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橫斷山脈三方相互擠壓而斷裂下陷的地層,這條原來曾是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支流——帕隆藏布的河道,在大約200年前由於河邊一座大山的轟然崩塌而被無數巨石碎岩堵塞了,上游大冰川的融水彙集在低處而形成湖泊。河岸邊的樹林很快被水淹沒,直到我們經過時還能看到水中零亂立著的枝杆。水位在坍塌岩石堆積成天然堤壩後不斷上升,直到突破岩石阻隔,衝出一條水道,繼續流進改道後的帕隆藏布,繼而彙入雅魯藏布江咆哮翻湧的洪流之中,最終流入印度洋。環繞然烏湖四周的崗日嘎布,雖然海拔只有4000多米,但它卻被稱為“青藏高原南部邊緣受西南季風影響最強的一條山脈”,從印度洋吹來的暖濕氣流繞過喜馬拉雅山後到達崗日嘎布山遇到高山阻隔,難以再前進,於是滯留在崗日嘎布山南坡,使得然烏以及附近的波密林芝地區成為整個青藏高原最濕潤的地方,也孕育出這裡大片的森林。
然烏湖的清晨非常安靜,只偶爾聽見水鳥飛過的聲音。眼前的然烏湖四周雪山環繞,白雪之下的森林郁郁蔥蔥。藍天白雲綠樹白雪倒映在湛藍的湖水之上,美不勝收。偶有微風吹過,吹皺了一汪碧水,卻吹不去早已烙在記憶中的印像。天色越發明亮,湖中的倒影也益發清晰。忽然見到倒影的雪峰頂上泛出一抹微紅,抬頭看時,卻見第一縷陽光已經投到了對面雪山的尖上。湖水閃著耀眼的波光,那是金色的雪峰在水中投下的身影。師傅說夏秋季節的然烏湖水面會比現在大很多,然而因為降雨水色將不再清澈,而是變得渾濁不堪了。
天色大亮的時候我們又上路了,沿著然烏出水口的方向向著米堆冰川進發。一路上然烏湖面漸漸開闊,對面的森林裡偶有雪白的冰川瀉入湖中。而湖水也因為深度的變化從湛藍變成淺綠再到深綠,直到被出水口處的無數碎石打破這一湖的寂靜。途中經過一個非常美麗的小村莊——瓦村,三三兩兩的藏式民居在湖畔散落著,片片農田一直延伸到碧綠的湖邊。村莊對面就是雪山與森林,不遠處走過一群漫不經心的犛牛,而此時天邊正湧起朵朵白雲......正在我們看呆之際,師傅發現有一群小孩向著車子走來,我們只好馬上上車猖狂而逃了。唉,真是掃興啊!
幾天後,我再次經過然烏。細雨紛飛中的然烏湖出乎意料地仍然是那麼清澈,猶如一大塊溫潤的碧玉。雲霧低低地掛在山間,似乎要給害羞的雪山和森林披上輕紗。我趁著師傅擺弄相機的當兒走到湖邊,伸手探了一下,沒有想像中的冰冷。看著水下清晰可見的石頭,忽然很想嘗一下這麼美麗的湖水是什麼味道的——當然只是想而已。細雨夾著很小的雪粒打在臉上,馬上就化成了水。這才發現,雨水真的能讓人連心情都溫柔起來。
然烏到米堆的路都是搓板路,師傅說這樣的路面車輪最易打滑,果然那天下午就聽說有輛車在這段路上滑進了溝裡,車子只能拖到拉薩去大修,所幸的是沒有人受傷。當地政府在轉進米堆的路口設了一個關卡,進去米堆的游客每人須交門票50大元。進米堆的其實並不能算路,基本上是在沿著從米堆流下來的小河河灘平出來的一條狹窄碎石路,路上滿是大大小小的石頭。路邊有數人用鐵絲編成大網箱,裝上石頭壘在河道的兩邊以防路被河水衝塌。這樣的路對於師傅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三兩下手勢我們就已經來到了米堆村前的一座小橋(不過中午返回的時候看到一輛越野車不知道何故停在河中死了火,車上的人衣褲半濕的站在路旁,腳邊還有已經濕透的行李,非常狼狽。估計是想試下車子的越野功能打算衝過小河,卻反而陷在河裡了)。米堆的村民在橋頭設置了路障,要進去的游客要不就要坐他們的拖拉機,要不就額外交錢車子才能進去。師傅再度發揮他的英雄本色,硬是把過路費砍到了20塊錢(一共),我們得以順利進入。
遠遠地我們就已經看到米堆冰川的大部分以及冰川之上的雪山了,在陽光下泛著幽幽的藍色光芒。師傅在一片開闊地間停下車子,從這裡開始我們要徒步爬上山坡才能看到冰川的全貌。師傅一路上就說不想跟我們爬米堆的,因為來回要兩個小時,爬著太累。可我們這幫沒心沒肺的人用各種借口(包括帥哥的高原反應)來威逼利誘師傅。師傅最後只好無奈地跟著我們上來了,可憐的師傅啊!師傅已經來過米堆好幾次了,所以老馬識途,帶著我們以及在路上撿到的一對北京夫婦往前走去。走過河邊的碎石地,穿過一大片被砍伐過的樹林,然後開始爬坡,坡上滿是大小不一的碎石,不時隨著前人的腳步往下滾。一路上只聽到自己粗重的喘氣之聲——畢竟是在海拔3900米的地方爬坡啊。走上一段我就得停下來像離水的魚兒那樣張大嘴喘上幾分鐘才能繼續往前走。再看身後的帥哥情況也和我差不多。還是老妹和師傅厲害,若無其事地就超過了我倆,而且師傅還能在這樣的海拔裡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不知道往上爬了多久,我們終於到達一片凹凸不平的土礱(不知道這個以及我們剛爬的碎石坡是不是就是冰川運動遺留下來的終磧壟),眼前就是米堆冰川了。
國家地理上說米堆冰川上有兩座圈椅形狀的雪峰,主峰的海拔是6385米。我想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應該是它的主峰,因為書上說另外一個如展翅大鳥似的雪峰是藏在一座山的後面,要走得很近才能看到它神秘的身影。目光所及,山峰上鋪滿厚厚的積雪,而中間更有一個巨大的盆狀凹陷,裡面積雪滿溢,冰川順著山勢往下流淌,在某處懸崖邊突然斷裂,近90度地跌落下來,估計這就是地理學家們所說的冰瀑布了。“米堆的冰瀑布從4850米出的粒雪盆跌落,落到4100米處,高差750米。冰瀑布景觀只有在海洋性冰川上才能出現。因為海洋性冰川所處的地區降水豐富,冰雪的補給豐富且消融迅速。因為如果補給不及時,冰瀑就會中斷,在懸崖的上頭形成‘懸冰川’。消融的速度如果比補給慢,冰川就會在崖下堆積起來,直至把懸崖埋沒,也形不成冰瀑布”。冰川腳下是兩個混濁的冰磧湖,中間僅隔著一道窄窄的土丘。上方的冰磧湖岸靠近冰川的一側,雖然給黑乎乎的泥土蓋住了,但仍能隱約看見泥土之下泛著藍色光芒,那是千萬年堆積下來的寒冰。我們沒有爬上冰舌處去近距離接觸冰川,所以國家地理上提到的米堆冰川末端那美麗的弧拱構造我們也無緣目睹。師傅說那要爬好幾個小時,而且必須有當地人帶路,因為泥土之下是危機暗伏的冰裂縫和冰窟窿。他之前爬過一次用了將近五個小時,最後幾乎找不到路下來。
也許是因為那天天上厚厚的雲層令雪峰不再突出,也許是山腳下村莊裡樹木還未發芽、花兒尚未盛開,更也許是因為眼前的冰舌比起師傅一年多前拍的照片已經退縮了不少,不再像以前白練一般一直掛到冰磧湖邊,此時眼前的米堆遠沒有我想像中的漂亮和壯觀,只能期望下一次再去的時候,能夠看到國家地理上的那個美麗的米堆。
隨我們來的那對北京夫婦話非常多,尤其是那個阿姨總在說什麼原來米堆也不過如此,還不如在網上看的漂亮,走了走了不看了,諸如此類。師傅對他們說說再等等吧,冰川一時一個樣,變化非常大的。話音剛落,就聽到一陣沉悶低沉的轟鳴——雪崩了!大家一下子都靜了下來。然而任我們極目望去,眼前的米堆平靜依舊,雪崩估計是在另一處山頭呢。看著面前沉默的雪峰、冰瀑,還有看上去並不大的冰磧湖,很難想像“米堆冰川曾在1988年7月15日深夜發生突然躍動,斷裂下來的巨大冰川末端衝入下面的冰磧湖中,使湖裡與斷裂冰川同樣大小體積的湖水狂湧而出,衝潰湖壩,幾千立方米的湖水在幾分鐘內夾雜著泥石流翻滾而下,衝毀了村莊、田地,一直衝到下面的帕隆藏布江中和沿江修築的川藏線上,衝毀大小橋梁18座,42公裡的路基和路面受損,使這條藏東南唯一的生命線中斷達半年之久。”
不知道發了多久的呆,師傅看到天色越發陰沉,而遠處有不少游人向著冰川走來,於是就招呼我們撤了。往回走的一路上,都碰到不少大大小小的旅行團,游客大大小小的包落在當地村民的肩上,我看到一個很小的小女孩背上肩上就背著三個大包。即使如此,女孩仍然很開心,黝黑的臉上掛著純真的笑容。突然覺得心裡很酸,不知道下次再來時是否仍能看到如此純潔無暇的笑容。
離開米堆,小心翼翼地經過然烏中壩天險,我們開始向著西藏的江南——波密林芝而去。路上下起了大雨,但是路是極好的柏油馬路,兩旁的山上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我們不用擔心路會滑,不用擔心山上會滾石頭,更不用擔心會有泥石流,不知道師傅是否和我們一樣感覺輕松而幸福。這幾天路上所見多是光禿禿的山頭,突然見到這連綿不斷、青翠欲滴的樹木,一時不禁懷疑這真的是西藏嗎?
波密我們住進了當地最好開張僅僅三天的一家三星級酒店,與前一晚然烏昏暗嘈雜的木板房相比,這裡簡直就是天堂了——潔白柔軟的大床、明亮的燈光、還有充足但時冷時熱的熱水...房間窗戶對著一座不知名的雪山,酒店門外一條清澈的小河在歡快地流淌著,河那邊又是一座正沐浴在夕陽中的雪山。然而我們在美景中卻發現一絲詭異,因為在夕陽落下的那個山頭滾滾濃煙正不斷升起...

(然烏湖的清晨)

(然烏湖邊的美麗小村莊——瓦村)

(雨中的然烏湖)

(米堆冰川)

(波密酒店外的雪山和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