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間,一個人的游走--瀘沽湖篇

作者: 一生的牽掛

導讀6月6日,十七個與我一樣對母系氏族社會的“女兒國”充滿好奇的人坐上一輛稍顯破舊的依唯柯,沿著一條漫長的山間公路前往瀘沽湖,路很難走,用導游的話講是“超級免費按摩路”。 導游坐在最前一排,長發,黑臉,外形的粗獷與陰柔的聲音形成很強烈的對比,拿著話筒自我介紹一番,姓木,“叫我阿木好了”,父親是納西族,母親是摩梭人,屬於“雜交”,倒也幽默, ...

6月6日,十七個與我一樣對母系氏族社會的“女兒國”充滿好奇的人坐上一輛稍顯破舊的依唯柯,沿著一條漫長的山間公路前往瀘沽湖,路很難走,用導游的話講是“超級免費按摩路”。

導游坐在最前一排,長發,黑臉,外形的粗獷與陰柔的聲音形成很強烈的對比,拿著話筒自我介紹一番,姓木,“叫我阿木好了”,父親是納西族,母親是摩梭人,屬於“雜交”,倒也幽默,其實摩梭人也是納西族的一支,算來還是一個血統,我只是在想他的家庭應該是怎麼樣的一種形式,納西人走婚肯定是不可能的,他本人是隨摩梭還是隨納西族的方式生活,這個問題到最後,我也沒問明白,只上過三年學,是他們村裡學歷最高的人。

散客,拼起來的,最少的是兩人結伴,只有我,是“男單”,一車17個人,只有四個男的,看來,從性別上來說,女性才是旅游的主力。一個小女子站起來整理背包,車子猛一搖晃,我趕忙伸手扶住,她居然說“大哥,差一點就親到你了。”弄得我很不自然,鄰坐也是一個小女孩,20出頭的樣子,叫我大叔,我說我有這麼老嗎?她說這樣顯得尊重,不過,後來也改過來了,“小帥哥”,我也不太喜歡。

山路十八彎是第一個景點,張藝謀的《千裡走單騎》曾經在這裡取景,於是有人在這裡立起了一個石碑,搭起一座涼棚,一些當地人將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水果在這裡叫賣,很好吃。路繞著山盤來盤去,在這裡看的很明顯,應該算是這裡比較有特點的景像。

瀘沽湖位於川滇交界處,屬高原淡水湖泊,平均水深45米,能見度12米,一伙古羌人的後代因為躲避戰亂行走至此,被這裡美麗的自然景色吸引,於是定居下來,形成現在的摩梭部落,鬥轉星移,日月如梭,幾千年來,他們一直按照祖輩傳下來的習俗,在這裡寧靜而有序地過著自己的生活,直到1972年,這裡建成第一條通往外界的公路,越來越多的好奇的外地人探頭探腦地走進大山,走進森林,走進他們的生活,他們古樸而簡潔的生活方式,他們神秘而另類的婚姻習俗,他們的祖母屋,他們的豬槽船,他們艷麗的服飾,他們熊熊的篝火,成了世界各地不同種族的人來這裡的嘈雜理由。

在推崇儒學,講究“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中華大地,在外來文化越逼越近的現時社會,他們一直的恪守很不容易,除了閉塞,除了溫和,這種堅持,我更認為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滿足和對祖先和神靈的敬畏。

“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在越來越多的人為婚姻問題而苦惱的時候,這未嘗不是一種他們期望的解決辦法,可是,事情真的會那麼簡單嗎?沒有社會統一而有效的道德規範,沒有樸實而忠貞的人群組合,沒有對古老傳統心存敬畏的自我約束,這種“自由”對每一個普通家庭來進未必不是一場災難,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的不穩定帶來的必將是社會的混亂,所以,走婚的人群,還是越少越好。

摩梭人的走婚也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樣混亂地走,一般一個人一生中總要固定一個或幾個人,實在有問題,不能解決了才會另尋他歡,其他人對頻繁更換對像的人也不是沒有看法,所以,他們對於對像的更換還是比較小心。平時,男女各居母家,女子成年之後,其家人才為其辟一閨樓,准預與其他男子打交道,女子通過平日觀察,山歌對唱,篝火談情等過程,確定中意之人,摩梭人的手心不能輕易地摳,摳了就說明有意,對方若反摳三下,你就是承擔責任了,夜裡,男子躲過家家都有的小狗,等待家裡的老人熟睡,再小心地用隨身攜帶的小刀將閨樓的門叉撥開,如果沒有遇到強烈的反抗,便可以吹滅油燈,第二天,太陽沒出來之前,男子就要收拾行裝,戴上昨夜就掛在閨樓門口的帽子,悄悄地回到自己家的地板上補上睡眠,才是一段完整的走婚。摩梭,夜裡“摸摸”地來,早上“索索”地走,是謂“摩梭”。

一來二去,總會有孩子,男方沒有撫養的義務,只是憑自己的經濟實力給予幫助,孩子滿月時,要喝“滿月酒”,男方要到場,其實也就是一種認子儀式,由男方出資,算是對結婚儀式的一種補償,從此,男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入女方家,而不必“摸摸索索”,孩子隨母親生活,無論男女。

司機長的五大三粗,是標准的摩梭人,嗓音很粗,吐字極不清楚,好像是嘴裡含了點什麼,估計是不太講普通話,阿木叫他“阿舅”,這是個很普遍的稱呼,對於年長一點的摩梭男子都用這個,動作很誇張,應該是一條跑慣了的路,很不以為然,絲毫不顧慮我們的心驚膽顫,開著車將背心兜頭脫掉,累的時候做起了擴胸運動,我在後面看的很清楚,緊緊抓住旁邊的扶手,生怕有點閃失,唱了一路的摩梭民歌,與阿木此起彼伏,比車裡磁帶裡唱的還好聽,最常吟唱的是“瑪達米”三個字,問阿木,是“我愛你”的意思。

轉過一個山嶺,阿木說“當當當當,瀘沽湖”,一車人睜大眼睛,印像中的畫面映在眼前,一池碧水,被阿木描繪成滿眼秋波的少女,一片山峰,阿木將其比喻為懷有身孕的母親,林木茂密,山巒連綿,青山碧水,高遠廖闊,真是一片人間仙境。遠處有烏雲飄過,天幕中劃出清晰的閃電,耳邊響起清脆的雷聲,下雨了,空氣中更是多了一份不一樣的清新。司機將車停在湖邊,阿木要我們下河弄水,膽子大的可以裸泳一下,雨滴打破了湖面的寧靜,密密的水紋蕩漾開來,消逝於一個個不大的圓,有水蛇從水面探出頭來,好奇地凝望著我們,湖裡特有的植物隨水面不停地晃動,展現著它不同尋常的美麗,真有人脫掉鞋子進入水中,兩個年輕女子竟然打起了水仗,不一會,雨過天睛,天空亮麗起來,白雲的倒影映在蔚藍的水面,格外誘人。要走時,北京來的一個女子不願穿鞋,她新婚的強壯丈夫一把將她抱了起來,看著他們在這樣的山水間一臉幸福地向我們走來,我想,他們的婚姻一定會天長地久。



環湖,裡格島,落水村,篝火晚會,烤肉聚餐,裡務比島,裡務比寺,豬槽船,祖母屋,美麗的風景,樸實的村民,現在回想瀘沽湖的兩天裡的種種,我突然感到一種吃力,無論是我的相機還是我的文字,再華麗的詞藻也形容不出那裡的純淨,再精美的構圖也表現不出那裡的俊美,還是不寫什麼了吧。

在裡格島,我問一家旅店的老板,在這裡住一個月要多少錢?一個年輕人,T恤上印著不知道的圖案,頭發老長,卷著,黑紅臉膛,不像摩梭人,他認真地看我一眼,“五六百元吧。”我心一動。


(山路十八彎)



(裡格島)



(寧靜)



(美麗寧靜的地方)



(能干的摩梭婦女)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