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榕江去從江頭班車是六點五十五分,我很早就起來了。去從江的路還是較好的。九點半就到了。這個縣城看上去比榕江要大些。在汽車站把包寄了。打聽到下午去龍勝的車是三點多。明天去龍勝的車是早上七點半的,去桂林的車。我估計自己得明天走了。坐了三輪去於姐告訴我的青雲橋,找摩的走幾個寨子。路上見有塌方。小於告訴我她過來時坐摩托車一天跑了好幾個寨子,是在橋頭找了個穿軍裝的小伙子。說他不錯,講解也詳細,收費不高。但我在那裡沒看到這個人,向人打聽也說沒有。只得作罷。這時時間已不早,十點半了。於是找了個還算看上去老實的,戴著個墨鏡的司機租了他的摩托車,說好跑四個地方。再把我送回來。司機可能沒見過像我這樣的,一直問我那些村子有啥好看的。下午去龍勝是來不及了,看來今天要在從江住一晚。先去的岊(BIA)沙。來的時候我看了點資料,這個苗寨是離公路最近的,但是它的傳統卻是保留得最好的。當地的男人還是盤頭,佩槍,帶刀。女人穿著本民族特有的服裝。村裡基本保留著部落的原始形態,生活自給自足。摩托車在崎嶇的土路上開。從江這邊更熱。但是車子一上山,立即溫度就低了幾分,兩旁都是高大蔥蘢的樹木。看上去很舒服。司機和我閑聊著,一會兒就看到岊沙的牌子。進村沒買門票,村裡沒什麼人,可能都下田干活去了。司機在村口的空地等我。我沿著條向下的路想去自己逛逛。走下去時正是中午時分,外面是滾滾的熱浪,可沿著密密的竹林走,卻分明感到了涼意。這裡好安靜啊。若隱若現的苗寨藏在山間。顏色灰暗古老,遠處是成片的梯田,那是岊沙人賴以生存的土地,群山環抱,很恬然。

(岊沙苗寨的午後)
整個岊沙是依山而建的,像個世外桃源般。高高的竹林和樹木把村子染成了濃綠色。
我在茂密的竹林裡休息了一會兒,吃了點東西。發現這裡沒有信號。寨子裡隨處可見高大的禾晾架,用很粗的木頭搭起,聽說收獲時分,那些稻子就被放在這上面。不用擔心會丟。一路走過來都沒見人。只有旁邊一戶人家的小狗朝我探頭探腦的。後面忽然響起輕輕的聲音,回頭,原來是兩個穿著當地服裝的女子,戴著寬邊草帽,挑著沉重的擔子從石階上一步步下來,身後跟著兩條土狗。我注意到其中一個女子裸露的小腿上赫然有被什麼咬過的傷口,看上去很驚心。可她的表情從容,完全沒有為生活的操勞而煩惱的表情。她們的衣服和我在西江看到的不同,深色褂子裡是菱形色塊的肚兜。那肚兜很長,前擺幾乎拖到了膝蓋,而她們那深色侗布外衣的後擺又展開著像條裙子。袖口和肚兜都是鮮艷的。頭發很長,束在腦後。她們走下台階時,那不長的短摺裙,一晃晃的,很是好看。

(岊沙顏色)
我都不太敢把相機對著她們,怕打擾了這份淳樸和安寧。
她們漸漸遠去了,這時又走過來一個小男孩,靦腆地朝我笑。他是盤著頭的,於是我給他照了相,又拿了鉛筆給他。走過來很多小孩子,是剛放學回家吃午飯吧,女孩子很多,她們的頭發都是扎在一邊,穿著本民族的服裝。有些脖子裡有粗大沉重的銀項圈。還是看到了不少盤頭的男孩,只在頭頂留一坨,周圍都被剃去,像個武士般。有的男孩子長大了,不再保留那個盤頭, 兩邊的頭發就長長的。不論男孩女孩衣服都很髒,有一些像來自是外面捐獻的。有的孩子沒有書包。大都沒有鞋穿,我把帶來的鉛筆都分給他們,然後給他們拍了照,在取景器裡看著他們笑得燦爛純真的臉,背景是安靜的岊沙苗寨。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逗留了很久,分完了鉛筆,我的行囊終於輕了很多。往前走卻有幾只狗對我虎視眈眈,發出警告的低吼,而且狗聲越來越多,一定是聞到了不常有的陌生人的氣味吧。我只得往回走。很喜歡岊沙的中午時光,雖然沒有看到很多人,但感受到了這裡生活的不易,看到了依舊快樂平和的人。回到村口時,司機很擔心我,說怎麼去了那麼久。我在小賣部買了兩瓶水。這麼熱的天。岊沙卻如此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