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走阿裡路(滇藏/阿裡/新藏)—阿裡篇2

作者: z_jessica

導讀第十七天:薩嘎-帕羊 2007年6月7日,晴。從拉孜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帕羊,不用特別趕路,所以睡了個自然醒。沿途有很多的漂亮景色,一路經過雅魯藏布江和喜馬拉雅山脈。老大他們的車無故停下,卻原來是發現了遠處的藏羚羊,似乎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它們,藏羚羊們一動不動地站著,好像預示著那是它們的領地。特別是當我們快到帕羊的時候,眼前呈現的美景是我們所 ...

第十七天:薩嘎-帕羊

2007年6月7日,晴。從拉孜出發,今天的目的地是帕羊,不用特別趕路,所以睡了個自然醒。沿途有很多的漂亮景色,一路經過雅魯藏布江和喜馬拉雅山脈。老大他們的車無故停下,卻原來是發現了遠處的藏羚羊,似乎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它們,藏羚羊們一動不動地站著,好像預示著那是它們的領地。特別是當我們快到帕羊的時候,眼前呈現的美景是我們所無法想像和承受的:遠處無邊無際的雪山下是泛著粼粼波光的高山湖泊,近處閃著金光的沙丘和綠意盎然的灌木沙草在藍得幾乎透明的天空的映襯下令人炫目,整個人有置身天堂的感覺,只是覺得這麼美的景色只能在西藏才能得見,卻也不是相機所能記錄的了的。5點多,太陽還在頭頂的時候我們就到了帕羊,看到當地有很多寶鋼援建的項目,宿帕羊銀龍招待所(20元/人)。時間還早,於是去當地的寺廟轉轉,寺廟其實也是當地人活動的中心,看著那些非常友善的老人和孩子,看著他們純粹的眼神和明亮的笑容,甚至連相機都會忘了舉起。去草場藏民的家轉轉,在幽藍的水池邊靜靜地發會兒呆,看看那些自由自在生活的人們和牛呀羊呀馬呀,想像如果生活真的那麼簡單的話會是怎樣的一種快樂。只有老三在惺惺念念地想著從哪收羅只小藏獒帶回去。

第十八天:帕羊-瑪旁雍措

2007年6月8日,晴。今天只有200多公裡的路程,途中經過的埡口能看到神山聖湖,照例順時針轉瑪尼堆,把路上揀的漂亮石頭供奉在瑪尼堆上。下午2點多的時候我們已經來到了聖湖(門票80元/人)邊,宿聖湖邊的帳篷(10元/人)。當我們在湖邊散步的時候,老三跟著當地的藏民去周邊的牧區逛了圈,帶回了我們的十二——一只才6個月大的帶有藏獒血統的黑棕色小狗。我們給它取了個藏族名字叫尼瑪,也就是太陽的意思,但後來大家還是習慣了叫它十二,而漸漸地,它對十二這兩個字也有了反應,當然,這是後話了。將近6點的時候出發去轉湖,當然是開車出去的。聖湖的美是無須多言的,水色隨著光線的變化散發著不同的誘人魅力。湖邊的瑪尼堆較之別處更為豪華,有著無數的牛頭牛角和刻有經文的精美石塊作為供品。湖邊各大教派的寺廟建造風格各異,但都透著特有的莊嚴和神秘,寺裡的喇嘛很友善,知道我們是遠道而來的,還特意打開中殿的大門讓我們進香祈願。寺裡的貓如同布宮裡的一樣肥肥胖胖,慵懶地做著它自己喜歡的事。在聖湖邊上看神山是一種心靈的淨化,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當夕陽西下,火紅的火燒雲漫布在整個天空的時候,聖湖的讓人感覺安詳寧靜的美和遠處鬼湖那種誘人心魄的神秘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晚上在帳篷裡和當地的藏族朋友一起唱歌,喝甜茶,玩得興高采烈。藏族的嗓音可真不是蓋的,隨便拉個人出來都是天生的歌手,一曲青藏高原幾乎傾倒了在場所有的人。

未完待續



(帕羊美景)



(聖湖-瑪旁雍措)



(聖湖邊的瑪尼堆)



(聖湖之水)



(藏家小孩)


精選遊記: 阿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