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黃金周,妻子吵著要帶上女兒去九華山玩。黃金周去這樣的熱門景點,還不願跟旅行團,找罪受啊?終究扭不過她,只好硬著頭皮上路了,還沒到青陽縣,就看到路上車流滾滾,這可不是好兆頭。
“還是不要上九華山吧,人太多了!我們到九華山附近玩吧。”
趁妻子買水果的功夫,我打聽到一個去處:游客們去的多是九華前山,而後山—九子岩則鮮為人知,知情人甚至說,論風景,後山好過前山,只是廟宇多在前山罷了。
原來如此,我們去後山。
九子岩也有索道,隨著纜車緩緩上升,窗外的美景漸漸映入眼簾,真的不錯耶。
上了山,沿著新鋪的石階迤邐來到一座竹屋前,門上有一付牌匾“觀音茅庵”,庵內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笑呵呵地看著我們。這別致的景像令妻子禁不住上前給菩薩敬了三柱香,許了個願。
隨後我們坐在門前竹凳上歇腳,與那老和尚攀談。
老和尚聽說我們要攀登頂峰,告訴我們,要從這條石板路登上山頂,路很險,很難走;有另一條路,遠一點,經過獅子峰,登頂後,從石板路下來,路好走些,風景也能看到。
我老婆一聽,連忙說,我們就從獅子峰走,這條路好走。
其實這條路是茂密叢林中的一條小道,完全是人踩出來的。漸漸地,其他游客的聲音消失了,除了山澗流水聲和偶而傳來的一二聲鳥鳴,周圍陷入寂靜。妻子開始害怕了,一個勁地問:“還有多遠啊?”
聽老和尚說,這條路沒有岔路。況且走了這麼久,我是不想回頭了,就在歇息時不停地打氣說:“快了,快到山頂了。”有時在前面大喊:“到山頂嘍!”騙騙她們,以免老婆泄了氣爬不動了。
這條路人跡罕至,我們一路上沒遇見人,手機也沒有信號,這樣走下去的確讓人心中不安。終於,前面傳來了悉藪的腳步聲,一個瘦瘦的背包游客拄著竹棍出現在眼前。他見到我們大叫:“這一路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人!”妻子忙問他:“到山頂還有多遠啊?”他看看我們的狼狽相,笑道:“你們啊!最少還要二個小時。”女兒不服氣地說:“我們走得快!”“如果走得快嘛,哈…”那人笑著,很快消失在密林中。
不知走了多久,猛抬頭,樹枝縫隙裡出現了一座山峰,巨大的岩石仿佛是正在怒吼的獅子頭。我一陣欣喜:“到獅子峰了。”
出了密林,不遠處山坡上錯落著幾間瓦房,路口古樹下空著一條長凳,樹上竟垂下一只秋千!四下裡悄然無聲。
女兒可不管許多,歡呼著跑過去爬上秋千,喊著:“媽媽推。”
趁她娘倆嬉鬧,我過去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轉過房子,只見一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正從一間屋裡走出來。我問她,您住在這裡啊?
她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她說自己是廣西人。
原來,她們一行11人從廣西來九華山朝山,因前山“五一”節人多,暫時住在這裡。這裡是天諸寺,住持的兩個和尚明懺、明空也是廣西人。現在二位師父與朝山的一幫人去附近游覽,只剩腿腳不方便的老奶奶一人在家。“你這麼大歲數能爬上山真不簡單啊!”我稱贊道。
說話間,游山的人們陸續回來了,我妻子與她們談得投緣,忽然說:“我累死了,在這住一晚吧!”
“可以嗎?”
那些居士說,師父同意就可以了。
師父同意了,他還帶我到貯藏室抱來幾床被,並指點我鋪在寺旁的巨石上曝曬。
由於人多,原有的客房不夠,我們被安排在山坡下的一排房子裡,這是新建的,還沒完全峻工,板床也是半成品,只好將就了。
這工夫,老婆和女兒隨著居士們到寺旁的竹林中挖竹筍,到野茶樹上摘茶葉去了,忙得不亦樂乎,興奮異常。
茶葉采回來,她們又在師父的指點下,洗淨、烘干並用手炒熟。我喝了一口,清香沁入髒腑,比我日常喝的茶香得多,這就是傳說中的九華佛茶吧!女兒用塑料袋裝了一包,說是要分成20份,分給小朋友們。
傍晚時分,和尚們在獅子峰下打坐。遠遠望去,宛如群獅的巨石和二位師父在落日余暉下全身染成金色,一時竟讓人感動。
居士們說,前山很多寺廟已成旅游景點,而後山游客稀少,才真正是修行和尚的居所。後山少有像樣的寺廟,天諸寺已是比較大的一間了,在山間有很多茅棚、山洞,住著修行的和尚們,往往一住數年。據說,我們所在的山坡下就有一個老和尚,已經獨自修行了20年,廣西居士中有見過的。
寺裡的晚餐是米飯、炒竹筍、蕨菜、二種不知名的野菜,還有居士們從廣西帶來的紫菜湯。味道很好,尤其竹筍,十分鮮美,大概是因為我們平時吃的沒這麼鮮嫩吧。
夜色降臨了,山中沒有電,我們用山泉水洗淨手腳,早早睡下了。女兒聽說寺裡晚上要敲鼓,嚷著要看,但她一會兒就睡著了。
這晚沒有月光,四周一片寂靜,妻子不讓吹熄蠟燭,看著燭火那幽幽的光,說:“真靜啊!但是不害怕。”
是啊,記的去年我們在大別山深處一農家投宿,夜裡,呼呼的山風吹打得門板發出響聲,加上屋裡發現山螞蟥,那一夜妻子嚇得不敢睡,第二天逃也似的離開了。
妻子睡著了,我悄悄起床,來到門外,外面真黑啊,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我點燃一支煙,望著前方,遠方應該是連綿的群山,腳下是一個山谷,這山上、山谷中都住著許多修行的人。山坡下不遠處,那個老和尚現在是在打坐嗎?白天,明懺師父說過:“我心中的快樂,你們是不能理解的。”是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能理解的。
清晨,我們被一陣急驟的雨聲驚醒。
“壞了,下雨了,我們走不了了。”
這時,耳邊傳來悠揚的鐘聲,果然是晨鐘暮鼓,寺廟生活還是滿有詩情畫意嘛。走不了就再住一天,我這樣決定。
天亮了,雨也停了,出門一看,雨後的九華更顯青翠、清新,獅子峰山崖上大簇大簇的山花噴薄綻放,像燃燒的火焰。四周卻看不出下雨的痕跡,一點也不影響趕路。
吃過早飯,與和尚、居士們告別後,我們又踏上旅途。
經過一番攀登,我們終於登頂,站在峰頂觀景台上,俯看九華群峰,真個是心曠神怡啊。遠處獅子峰的巨石下,蒼翠之中,我們昨晚投宿的天諸寺隱約可見,給人遠離塵世的感覺。
下山的路險像環生,但不累,一路景致美不勝收。
奇怪的是,路上依然無人,幽靜的大山中,唯有我們一家三口獨享這人間勝景。一直下到“情人牽手處”,才看到有游客三三兩兩往上爬,並不時有叫苦泄氣的游客返回。
老婆的話提醒了我,“如果我們從這邊上山,我是肯定爬不上來的。”是啊,休閑的人們多數是不願為了賞景多花力氣的。
劉禹錫在《九華山歌》中說:“結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長在無人境。”看來得享九華迥秀還要有緣份才行,我們慶幸自己誤打誤撞走了一條正確的路線。
正得意間,忽然在路旁的景區示意圖上看到,我們上山的那條路赫然標著“九子岩生態探險大道”。哇塞!原來我們不經意間進行了一次“生態探險游”啊。
這條路稱作“大道”,真是誇張,但生態探險,還是很真實的。一路上我們可見識了不少瑰麗的九華山動植物呢:路邊有歡蹦亂跳的松鼠、有好多好看的鳥嘰嘰喳喳地叫、還有鵪鶉似的動物從路上走過;各式美麗的蝴蝶不時引得女兒驚呼;更奇的是有金色、白色的蜥蜴,還有一種蜥蜴,尾巴居然是藍色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美哉,九華山!奇哉,九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