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和不吃的甘南川北+瀘沽湖(拉不愣寺)

作者: 土豆和馬鈴薯

導讀(Day 2) 拉不愣寺 隔天托在蘭州的朋友提前買了去夏河的車票(8:30),早早地起來,去吃蘭州拉面,當地人都是早上才吃拉面的,據說這樣湯底才干純。而我居然才知道蘭州拉面不是咖喱的,說來好笑,卻真的是很大的發現.. 從蘭州去夏河的汽車要開7個多小時,到了夏河並沒有急著走進拉不愣寺,仍覺得想要從清早去接觸她的真相。在外圍走了走,在狹長的經綸走道旁慢慢 ...

(Day 2) 拉不愣寺

隔天托在蘭州的朋友提前買了去夏河的車票(8:30),早早地起來,去吃蘭州拉面,當地人都是早上才吃拉面的,據說這樣湯底才干純。而我居然才知道蘭州拉面不是咖喱的,說來好笑,卻真的是很大的發現..

從蘭州去夏河的汽車要開7個多小時,到了夏河並沒有急著走進拉不愣寺,仍覺得想要從清早去接觸她的真相。在外圍走了走,在狹長的經綸走道旁慢慢地抽離地看那些“虔誠”的人,那種觸動在之後的郎木寺和之後的一路,都未能再強烈過。那種真本,那種自然而然的韻律,讓你無論如何走近,都還是覺得自己是突兀的,無法渾然的。

下午包車去了八角城,曾經在雲南拉市海看夠了草原的美,就放棄了桑科草原。在拉不愣寺的客運站可以經常看到一個司機(後來我們一致認為他是這裡私車的“包工頭”,連去郎木寺的班車,要受他的調度),他給找了個車,一個下午在八角城玩了圈。一個古城,泥巴為牆,那裡的小孩很“商業”,懂得“要東西”,居然開口就五元。“不倒”同學問他們老師有沒有教過人要有尊嚴,小孩們不再主動搭話,只是默默地跟著。不是很特別的古城,一面高高的紅旗,配著藍藍的雲,和悠走著的豬羊…時間旁若無人地在流淌。

住:拉不愣紅河國際青年旅舍(很不推薦,老板居然在前台就大言不慚地說我們這裡五一這兩天只接團隊不接待散客,青旅的牌子真該摘了!)30/晚/床(四人間);

食:午餐是在街上的一家很有藏民人氣的面館解決,犛牛人很生猛,18元/斤,臊子面,2.5元/碗;

晚餐,和後來的很多餐都在華僑賓館下的“尼泊爾餐廳”解決,吃了很推薦的咖喱飯,感覺倒是一般,酸奶不能不嘗,4元/碗,很棒。行:蘭州(南站)-拉不愣寺 44.5元,拉不愣寺包車到八角城120元/3人。

(Day3)-拉不愣寺

選擇在拉寺多呆一天,發呆。

晚上在青旅,同屋的在蘭州讀書的浙江小男生已經比我們早先逛完了拉寺,下午其實在郵局寄明信片的時候已經預先見過,只是不知那麼巧地我們是在青旅同屋的下鋪,緣分就是不能有片刻的差池。他誓言要集齊全國各地的郵戳,想來是個了不起的夢想,當他說起這個夢想的時候,臉上是有著足夠的堅持和喜悅的。不知道他能堅持多久,可不管究竟能堅持多久,至少這個信念能帶他走很遠的路,原諒我當下就如此煞風景的想…

第二天起了早,用准備好的心情悠然地走近拉不愣寺,不知道為什麼覺得走近她需要有心靈上的准備,這是之後去郎木寺也不曾有過的。跟著遠近來者的腳步一同膜拜這塊神聖的土地,在我的眼裡,那些個遠近來的信徒總是不自覺地把我們隔絕在他們的世界之外,就算我們走一樣的路,念一樣的六字真言,一樣用心的轉著經筒,可是總顯得漫不經心,無法找到該有的節拍,只能在嘗試過後放棄,仍舊只能把自己當成一個過客,一切只能是一種旁觀,很可惜,但卻就是那麼自然。但是那種被觸動和連帶出的渾然忘我是真實的,一個上午在莫名地感化下走路,看人,看景..

下午“不倒”同學去了桑科草原,我一個人還是經不住地往寺裡走,在長排的轉經筒旁,找了塊高石坐下,把這裡當觀景台,看人來人往。一直想看明白,哪怕是從他們的神情裡,能夠看懂些什麼,遺憾依舊,大半個下午見人無數,除了相機裡有些被記錄的定格,只能在他們臉上看到專注和對我偶爾的一憋之外,什麼都沒有,除了徒勞還是徒勞,有時候為自己獵奇的心裡感到好笑,有時卻覺得這樣的差異如此近的相隔是那麼的奇妙,又一次想到了“有容乃大“四個字,大千世界很美妙,有時候真的為自己能夠走出去而感到慶幸,慶幸自己的感知…

傍晚,揀到幾個當地的幾個小朋友和從蘭州來旅行的女孩,她們帶我們去看了天葬台,拉寺的天葬台很小,幾乎已經廢棄,遠處原來還有一個球場,很多小喇嘛在那裡踢球,同行的女孩也躍躍欲試。越往上走,心裡還是毛毛的,對習俗的忌諱或者是對未知的恐懼都有,但還是走進了,看到的只是依稀..心裡多少帶著冒犯。

晚上在街上閑逛,拉寺的銀飾和SH很多街上看到的藏寺差不多,沒有很特別的,放棄了購物的念想。回來的路上看到滿天大顆的星星,北鬥七星一幕了然,大家開起玩笑說,情侶們到這裡求婚,都可以把“鑽戒”省了,隨手摘一顆都比買的大,一陣狂笑,多少有著無奈和嘲諷,但幾日過後,我們依舊是要回到那個“圍城”裡去的。



(遠處的拉不愣寺)



(一次回眸)



(一次擦肩)



(生活是尋常的)



(周而復始)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