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神山-想說愛你不容易

作者: priscillazhou

導讀去攀爬神山,是2005年以來的夢想. 一拖再拖的旅行計劃,終於在今年六月得以成行. 神山, Mt Kinabalu, 直譯京納巴魯山, 是東南亞第一高峰, 為喜馬拉雅山和New Guinea之間的最高山峰. 最高峰羅氏峰 Low’s Peak高4095米, 為登頂之峰. 另有其他若干peak, 如 South Peak, Ugly Sister Peak, Donkey Ears Peak比Low’s Peak矮上幾十米. 神山不算高, 若是為挑戰高度, 去去中國西南就可以了. 我個人有若干理由登神 ...

去攀爬神山,是2005年以來的夢想. 一拖再拖的旅行計劃,終於在今年六月得以成行.

神山, Mt Kinabalu, 直譯京納巴魯山, 是東南亞第一高峰, 為喜馬拉雅山和New Guinea之間的最高山峰. 最高峰羅氏峰 Low’s Peak高4095米, 為登頂之峰. 另有其他若干peak, 如 South Peak, Ugly Sister Peak, Donkey Ears Peak比Low’s Peak矮上幾十米. 神山不算高, 若是為挑戰高度, 去去中國西南就可以了. 我個人有若干理由登神山,雖然有些聽起來挺無聊的J

1.好似以前未登過四千米以上的高峰.一直記得自己在SARS的時候去了玉龍雪山的犛牛坪,應該高過四千了,可是有去過的同事說犛牛坪上應該有個寫著高度的牌子的,可是我完全沒有印像見過這塊牌子,所以把自己弄得很迷惑.

2.試一下自己有無高山症,再順便試試紅景天有沒有效,為以後去西藏做准備.

3.東南亞第一高峰的招牌好歹也算是吸引人的,爬完後拿張證書炫耀炫耀也好.

4.在尼泊爾時買了帽子,手套,頭燈, 今年也新買了鞋,衣服,褲子,登山杖, 簡直是full gear, 不用這些裝備去爬次山,就太沒有物盡其用了.

5.沙巴出名的是爬神山或去詩巴丹潛水,我不會游泳,下不了海,就只能上山了.

6.山頂那一段都是空曠花崗石, 有時需用繩子的, 沒爬過這樣的山,覺得很酷.

7.Lonely Planet說這是世界上最容易爬的山之一,每年都有數千老的少的成功登頂,只要有點毅力加決心再加合適的裝備就行了. 三大要件我都具備,自然是自信心爆棚.

雖然登頂成功,我都不覺得這是次很perfect的爬山經歷. 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爬山心得,希望有興趣去爬神山的各位山友可以准備得更充分,爬得更輕松.

還是從頭說起.

1.交通

我是從澳門出發直飛沙巴首府KK, 搭乘亞洲航空, 啟程4.35PM, 回程1.10PM, 飛行時間約2小時50分鐘,往返票價包稅1053MOP, 算是很抵了. 住KK的 borneo backpacker兩晚以上,其提供免費的接機服務. 從KK去神山公園可以在當地汽車站坐巴士前往, 票價10RM, 開足三個小時, 早八點准時出發, 這是最便宜的交通方式了.想早點到的,可坐私人的mini 巴士或拼出租車,15-20RM一人,風險在於要等人,但車程只要一個半小時即可. 汽車站在JL.Tunku Abdul Rahman上,如果是住在borneo backpacker的,出門沿著馬路一直向西走就行,看見很多車的地方就是, 會有人主動來打招呼問你去哪的. Sutera Sancturary Lodges也提供來回的transportation, 早九點出發,下午三時半回. 像我這樣下到四點才到Timpohon Gate的人,就只能叫出租車回KK了,80RM一台車,就算真得貴也都覺得值了,不然只好慘兮兮地去馬路上攔從Ranau 或者Sandakan開來的過路車,也不知這麼遲人家還有沒有的車. 我比較慘, 那天先是遇上了大暴雨, 被警察攔住要求改道, 說是前方發大水了, 接著又遇上堵車, 原來前方又有車禍, 司機不太懂英文, 說不清身處哪裡, 何時可到KK, 又不太熟路, 好不容易可以動起來了, 竟開錯了路, 被警察一頓惱, 雖然我聽不懂馬來語, 但都能辨出警察指著另一個方向說KK, 結果折騰了快4個小時, 才回到KK.

2.山上住宿

一定要通過Sutera Sanctruary Lodges預定住宿, 登山前房子問題搞不定的話, 人家是不讓你上山的, 想當初我就被這山上的房子問題折騰得郁悶不已.

幾乎所有的神山資料裡都提及了要提早預訂, 而且要提早兩個月, 把個神山弄得好似超級popular的地方. 不過仔細研究了下床位個數, 這似乎是個需大於供的市場. 山上只有兩個像點樣子的地方可住, 一個是在3272米的Laban Rata Rest House,經常出現在明信片上的小白房子, 有暖氣, 有熱水, 有餐廳, 52張床加三個單間. 另一個是更高點的在3323米的Gunting Lagadan Hut, 60張床, 有熱水, 但就無暖氣, 無餐廳, 可是可以自己煮飯哦.還有看起來更艱苦的在3314米的Panar Laban Hut和在3243米的Waras Hut, 各有8張床. 我在網上直接訂Laban Rata Rest House,提早了一個半月左右, 當然了回信就是無房. 我不死心, 改了時間, 又換成 Gunting Lagadan Hut, 這下就告訴我有房了, 催著我付錢, 說是已經給我了個什麼表來著, 弄得我一頭霧水. 再復信讓他們clarify一下, 這下就石沉大海, 無聲無息了. 好在我是個堅持的人, 堅持給他們打了一天的電話,號碼是60-88-243629/245742/244634, 總算有人接了. 而一旦有人接了電話, 事情就好辦了, 先是承認他們的email寫錯了, 接下來還是誠懇地告訴我要的6月19日無房, 但是改成6月20日就有了, 而且是Laban Rata, 真樂死我了. 一張床69馬幣一晚,可以選擇信用卡付款或是彙款. 我立馬把我的信用卡賬號給傳真了過去, 而這次他們的效率也高得嚇人, 我只是去開了個小會, 回來後就發現確認信已經發過來了, 好極了.

網上也流傳說是不用預訂, 直接到KK的Sutera Sanctruary Lodges的辦公室訂就可以. 事實上和我同住一間屋的另三個人都是這樣拿到床位的. 和其中的一個加拿大人溝通了一下, 大家都挺費解的為什麼網上這麼難訂, 而似乎現場訂就容易些, 反正他是覺得他運氣好. 補充一下, 出發前我也曾與當地的旅行社聯系過, 他們也是拿不到床位的, 還告訴我到九月才有一個空床位。 KK的Sutera Sanctruary Lodges的辦公室在Wisma Sabah一樓, 那一層樓都是旅行社, 而Wisma Sabah 就在Wisma Merdeka的旁邊,Wisma Merdeka 是個購物商場, 一定不會找不到的.

Laban Rata 的東西較貴, 一瓶水5馬幣, 貴過亞航上的4馬幣, 不過還是平過澳門機場的20MOP, 那才叫搶錢.一碗面8.5馬幣, 一碗炒飯15馬幣, 一大杯熱飲美祿或咖啡之類6馬幣, 一杯熱水1馬幣. 晚飯自助餐三十多馬幣, 早飯自助餐分兩個時段, 十幾二十幾馬幣, 看看還不錯, 胃口好的人吃吃無妨. 有賣明信片的, 還有個小信箱, 不過我想那裡肯定不會有特別的郵戳, 所以就沒有寄了. 熱水供應限時, 要晚上才有, 所以爬得快也沒用,就算三點多爬到也洗不到熱水澡. 熱水其實很熱, 洗手盆有兩個水龍頭分別流冷熱水, 真讓我詫異怎麼混合著用才好.洗澡的人一邊除衫一邊叫冷, 更搞笑的是我能聽見女廁裡男人的聲音, 一邊洗著一邊和外面的女人搭著話, 看來這Laban Rata的男女衛生間的區分不太明顯, 不如做成男女混用的好了, 反正dorm都已經是mix的了. 暖氣是八點半後才有, 看上去不太顯眼的heater威力超大, 把我上鋪的香港男人熱得爬下了床關暖氣, 甚至想開著門睡覺. 對面的加拿大男人本來穿著登山長褲和T恤睡的, 後來不得不光著胳膊睡. 我都覺得像是睡在了電熱毯上, 哈哈, 不怕冷的不如去住那個沒暖氣的Gunting Lagadan Hut吧, 才46馬幣一晚, 省錢啊. 那一晚我們是開了窗睡的, 外面的風呼呼吹, 隱隱約約都能看得見山, 有點怕怕, 反正我一夜未眠. 住暖氣房住成這樣, 實在是有點作孽.

3.裝備

登神山無需特別裝備, 能精簡就精簡, 千萬別像我背著9公斤的背包上山, 有點苦不堪言. 這世界上是有種人叫挑夫的, 千萬別忘了. 記得當時看見雜志上寫記者背15磅的包上山, 我還笑人家怎麼理的包那麼重, 沒想到自己更誇張. 都怪那個磅秤, 讓我知道了真相, 不然還不以為然呢.

誰說神山上冷的? 我背了一堆衣服上山, 後悔死了. 從山腳至Laban Rata, 一路上都可以穿T恤和短褲, 在Laban Rata的溫度約為10度, 但一點都不冷, 人是在動的嘛.凌晨登頂時, 需換裝, 山頂風大, 比較凍. 我是穿了一件Columbia的滑雪服, 超級防風防水的外套, 除去了內膽, 裡面加件T恤和一件薄線衣就可以了. 褲子只穿了一條Eikowada的裡面有層裡子的, 也是防風防水的, 隨隨便便坐在花崗石上都不覺得PP冷. 鞋子一定要防滑, 神山雨多, 山路泥濘不堪, 想滑倒太容易了. 不用穿太好的鞋子, 不然到時洗不干淨就會心疼了. 上山的時候看見下山的人都是鞋髒褲腳髒, 髒得慘不忍睹, 慶幸自己一路當心保持得還不錯, 但下山的時候就真得是晚節不保, 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水裡, 能下得山來就不錯了, 還顧得上髒不髒?我的鞋還是Columbia的, omni-grip底, 防滑性不錯, 可能是因為新鞋的緣故, 上山時不覺得什麼, 下山時右腳大腳趾頂著鞋痛, 以至於整個腳趾都發黑了, 到現在都褪不了色, 估計淤血嚴重, 代價甚大啊.

必帶物品:

雨衣 - 山區天氣轉瞬即變, 隨時從陽光普照變成傾盆大雨, 雨衣太重要了. 據當地人說我去的時間已經是雨季開始了, 聽這麼一說, 頓時覺得自己受了騙, 之前看到的旅行雜志上說每年的三月至七月是旱季, 正是爬神山的好季節, 以為自己趕上了。 引用一下沙巴旅游局的宣傳資料上所寫的, 其實三月和四月的旱季才是登山的最佳時刻. 雨衣一次性的就可以了,但也別是最爛的那種. 我沒舍得用新買的所謂的三合一功能的雨衣, 就拿了放在家裡N久的一次性的, 那是很薄的那種, 所以一用力就爛了, 失策. 其實一次性的雨衣也有厚實的, 我帶了三件其中就有一件厚點的, 不過最後還是沒用上,懶得用了. 人淋濕了我不怕, 反正衣服褲子都是快干的, 也好久沒淋過雨了, 我關心的是背的包, 不防水的啊. 其實穿一件薄型的防水外套就可, 雨衣都不用帶, 不過我可舍不得像我的同事那樣花了兩千大元買上一件.

登山杖 – 爬完了這山, 總算是認識到了這根棍子的重要性. 其實不用登山杖上下的大有人在, 拿兩根的也不少. 看見有人拿長樹棍的, 不知從哪搞來的. 建議還是自備根登山杖, 我就是新買的, 想以後老了就拿它做拐棍, 有的好用用了. 上山時我嘴硬說一定不用, 走了許久碰上下山的人, 人家問我為什麼有棍不用, 我說留著下山用. 不過越走越走不動, 只好用了, 棍子點地十次, 歇一下, 深呼吸十口氣, 就這樣死撐到了Laban Rata.下山的時候就靠這根棍子了, 不然可能就要找腳力非凡的背夫把我背下來了. 下到平地, 我都在想要不要拄著這棍子上飛機呢. 後來在機場查了, 這棍子是可以隨身帶上飛機的.

頭燈,帽子和手套 -由於凌晨登頂, 且所行之路有時需要攀繩而上, 所以頭燈一定好過手拿電筒. 山上風大, 又凍, 戴頂帽子可以御寒也可以不讓自己披頭散發. 手套就更管用了, 除非自信自己一路上都不會手碰地.

藥品 – 帶上平時旅行的常用藥即可, 以備無患. 鑒於海拔較高, 有些人可能有高山反應, 建議吃些紅景天. 我吃了, 在山上一點不良反應都沒有, 所以搞不清是自己本身就沒反應, 還是紅景天的功效, 反正我在山頂上活蹦亂跳, 興奮不已.頭痛藥也有用, 我看見幾個鬼佬都已經下山了還在吃. 而我自己在凌晨一點多起來後, 突然覺得太陽穴痛, 吃了一粒藥後, 就完全無事了. 我還用上了創口貼, 下山時在木梯上滑了下, 手指敲到了扶手上, 就流血了, 還好戴了手套, 否則更慘. 腿關節不好的人, 准備個護膝, 看見人家用了,應該不錯. 我從Laban Rata下山時, 就覺得腿關節超痛, 彎不了, 就這麼直著腿一步步挪下來的.

水 – 我基本上是偏向駱駝型的, 兩天爬山就喝了1升多水. 不過寧願多帶些, 渴死和重死我選後者. 我多帶的水在路上還捐獻給了那個睡我上鋪的香港男人. 一路上有幾個歇息的涼亭, 有供應水的 tank, 寫著untreated water, 看你敢不敢喝了. 在起步的Timpohon Gate是最後買水的地方, 2馬幣一瓶, 之後就只能到Laban Rata買了, 5馬幣一瓶.

零食 – 帶點巧克力肉干之類的補充能量,帶點餅干都好, 爬上爬下消耗大,餓起來真要人命。我就是沒料到腿會痛,錯誤估計下山時間,出發前只吃了一碗面,真餓得半死。還好有點小東西吃吃,不然又餓又累又痛又淋雨,慘過賣火柴的小女孩。

4.行程

基本上爬神山是兩天功課,第一天早上多數人會在8點至9點出發, 最遲也別晚過10點, 以便於在一個好時間到達Laban Rata. Lonely Planet說11點出發也可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是reasonably fit. 而我是11點半才開始的, 是不是reasonably fit不知道, 只知道是被那個慢吞吞的車害的.在山上住一宿, 第二天2點半出發, 趕在6點前到山頂看日出, 然後當天下山.真正爬的trail全長8.72km, 垂直高度2229米. 全程幾乎全部上山路, 且相當陡峭, 眼前望去的是endless steps, 給人心裡壓力不少. 爬神山的秘訣就是stamina, 慢慢爬慢慢爬. 我背著9公斤的包, 想快也快不了, 反正連人家阿姨都不如. 一路上有七個休息涼亭, 有廁所的, 每500米就有一個指示牌.

Park headquarter – Power Station (1866米)

在公園總部登記,找向導,所有登頂的人一定要有向導陪同的, 領到一塊寫自己名字,日期和組別的牌子,掛脖子的。行山徑是從Timpohon Gate (1866m)開始的, 往上8.72km到summit. 從公園總部到Timpohon Gate有車的, 向導會安排的, 15分鐘就到了, 不然步行又是1個小時。

Power Station – Layang Layang(2621米)

此段約需時3小時,都是在樹林裡往上爬, 算是清涼, 眼前也是一片青綠。70度木梯是平常事,討厭的是每級都很高, 旁邊的扶手也很高, 上一步挺吃力的, 真是欺負我人小手短腿短。

Layang Layang – Pondok Paka (3053米)

Layang Layang是燕子之家的意思, 從那裡大約100分鐘到Pondok Paka, 第7個涼亭,從起步處算起5.5公裡的地方。 Pondok就是shelter的意思。這一段會經過一片樹身扭曲樹皮剝落的銀色樹叢而且可以看到藍天和遠處的山了, 很美,對了,偶爾還有幾步平路好走呢。

Pondok Paka – Laban Rata(3272米)

此段約需45分鐘,走0.3公裡的路, 可想而知有多艱辛了。越到終點越沒力氣,向導說快到了, 我卻想停在那,一步都不想走了。終於在4點半我一頭栽進了那所白房子Laban Rata Rest House, 癱在餐廳的椅子上,隨後一場大雨,又陸陸續續來了幾個人, 把我的上山倒數第一名也給搶了。

Laban Rata – Sayat-Sayat (3668米)

凌晨兩點半開始最後的衝鋒,此段約1小時。個人覺得是最難的一段,會爬過陡峭的Panar Laban rock face, 要用繩子的。 記得自己還問了向導,路在哪裡,完全看不到通常意義上的路,後來就拉著繩子,身貼著岩壁,爬了一段,我想要是手一松,這人就不知去哪了。這時候向導是會出現在身邊的,雖然其他時候都不見他在哪晃蕩。這一段還有些木梯路,下山就更難,我就是在這段弄破了手指。Panar Laban是獻祭之地,想當年沙巴最大的原住民嘉達山杜順人把自己視為神山的監護人,他們相信神山是聖地,是先人的靈魂棲息所,因此嚴禁登山。直到1851年有個英國人HUGE LOW爵士率團登山探險,和當地居民達成協議,在半山腰祭祀安撫山靈,後來這地方就取名為 Panar Laban. 在Sayat-Sayat有個check point, 申請登山證書的。

Sayat-Sayat – Summit(4095米)

這一段1公裡多的路,要花上2個小時。Sayat-Sayat小屋是神山上最高的歇息處,只提供基本設備。我最喜歡這一段了,空曠的花崗石好有feel。 地上有繩,但不一定要握繩而上,繩給你指引方向。依然是走十步,歇一歇,坐在花崗石上看著下面蜿蜒向上的人龍, 點點燈光。天上是密密麻麻的星星, 讓人不禁回憶起05年在博卡拉的日子, 也是那麼密密麻麻的星星。登上山巔高原時天已放亮,腳步開始放慢些,可以拍照啦。從那裡攻頂,最後的300米也要走上三十分鐘,手腳並用,終於六點時登上婆羅洲的最高峰羅氏峰,此行的終點站。鹹蛋黃已經出現了,好快地太陽一躍而起。 擠在Low’s Peak 4095.2米的牌子旁,賴著不肯走, 無論如何也要影張像,到此一游過了。陸續有人登頂,遲到總好過不到。看見了一群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也拄著登山杖緩緩上行,真是佩服佩服。

下山,踏在銀黑色的花崗岩上,帶著勝利的喜悅,每一步走得都很輕松。 而回到Laban Rata吃了一碗面後,就發現自己變了一個人,為什麼腿關節會那麼痛。10點從Laban Rata出發, 1.8公裡的路走了2.5小時,讓人完全沒有信心可以在天黑前下來。同行的香港男子說是肚子餓,就一個人先走了。反正向導是殿後的, 走得快也沒用,也是要等我下去後,才可以一起坐車回公園總部的, 哈哈,我一點也不擔心,慢慢走好了。10點出發不算早了,一大群人已經走掉了, 出發得比我遲的人也都趕上來了,結果就覺得自己一個人在樹林裡拖著兩條殘腿,好慘。大雨落下,別人都在涼亭裡歇息,我卻不敢,一個勁地趕路。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泥水裡,好髒,渾身也濕透了,還餓得咕咕叫,不禁悲從心中生啊,按照我爸媽的說法這真是自討苦吃,花錢買罪受。我只能安慰自己這是意外,誰想到這腿會這麼痛的,從未有過的事啊。我算是體會到不良於行的痛苦了。我也挺情緒化的,一分鐘前還贊著自己爬上了東南亞最高峰,一分鐘後就覺得自己很沒用,連人家aunty都走得比我快,就別提那些挑夫了簡直就是跑下去的,想著想著就覺得眼圈發酸,想哭了。不過我就是忍住沒讓眼淚決堤,向導跟在後面,還有陸續趕上來的人,要是被人家發現我哭了,回去也寫篇游記說是有個中國小女子爬山爬哭了再配幅圖的話,那我可就丟臉丟大了哦。感謝那些在路途中和我搭話的人,一句簡簡單單的ARE YOU OK就已很讓人感動了。我的向導大概實在看不下去我這種蝸牛速度,主動提出要幫我背包,我婉言謝絕了,我可以背得上來,就一定可以背得下去,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再堅持。

四點終於下得山來,到了Timpohon Gate,坐上車,回到公園總部,拿了證書,在café裡吃了碗面,總算回過神來了。

第一天爬了6小時,第二天爬了12小時,背著9公斤的包,一夜基本未眠,兩片面包,一碗炒飯,兩碗面,一杯美祿,兩瓶水,若干零食,兩天就吃了喝了干了這些, 我是不是有點瘋了。

5.費用

自行計劃登山最便宜。基本費用如下:

-神山公園門票15馬幣

-登山許可100馬幣

-保險7馬幣(不知保的是啥,也不知保額)

-Shuttle bus 來回(公園總部-Timpohon Gate)15馬幣

-向導費70馬幣(兩個人share就省了35馬幣了,呵呵)

-證書10馬幣 (這銀子一定不能省啊)

-住宿69馬幣(暖氣房), 46馬幣(非暖氣房)

-從KK至神山公園公共汽車10馬幣,回程TAXI 80馬幣(兩人share又省了40馬幣)

-Laban Rata Resthouse炒飯加美祿21馬幣

當地旅行社的2D/1N的package要680馬幣,住的是非暖氣屋,還不包登山許可的100馬幣,自己去可以省下一半有余。

6.向導

登summit是一定要有向導陪同的,所以就算一個人獨自去登山都不怕,有向導陪著怕啥。人多點,就可以分攤點費用。第一天基本上就看不到向導在哪,只知道他肯定是跟在後面,到了住宿點,向導就會幫忙check in, 直接問他拿鑰匙就好。第二天才是向導大顯神通的時候,黑燈瞎火摸不著路時他們就會出現在旁邊指點了。我的向導是個小孩子,才20歲的當地人,英文都不太會說,問他路邊有什麼可看的植物,指給我看了小小的豬籠草。第一天上山時他穿了雙夾趾拖鞋,第二天登頂時換成了一雙膠底鞋,因為路難走些,然後又換成了拖鞋,真是厲害。向導的名字是會寫在證書裡的,這也說明了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證書的,一定要爬上去才行哦。我其實覺得挺對不起向導的,我走得這麼慢,害得人家也只好跟著我慢慢走,應該不太爽吧。

7.神山公園

雖然登神山只要兩天,但最好可以用上三天時間。第一天在公園裡走走,熟悉熟悉,第二天還可以早點出發。神山公園裡有植物園(山園),彙集了山上種種不同的植物生態。可以參加視聽放映活動,看關於罕有的動植物群的介紹。不到公園裡的Poring溫泉就不能算是游盡神山公園,這裡有溫泉,蝴蝶圃,蘭花保護中心,還有41米高長157.8米的雨林吊橋。有八成的訪客都不是來登山的,只是來享受一下清新空氣,relax一下的。這次我做了那二成訪客中的一員,下次我就要改做八成訪客中的一員了。

8.其他

幾個有用網站的網址:

http://mount-kinabalu-borneo.com/ (神山相關資料- 背景,登山准備,山友分享等)

http://www.mysabah.com/mount-kinabalu/ (神山photo gallery)

http://www.suterasanctuarylodges.com.my/index.shtml (神山住宿預定)

http://www.tourismmalaysia.com.hk/html/chi/front/front.html (Tourism Malaysia)

神山已登,雖然一路艱辛,但我無怨無悔。

相冊鏈接:

http://www.imagestation.com/album/pictures.html?id=2090572326&code=28615584&mode=invite&DCMP=isc-email-AlbumInvite


精選遊記: 沙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