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以不永傷之澳洲縹緲之旅(上)(悉尼篇)

作者: Les Lily

導讀序"我已經老了……"這是杜拉斯在《情人》一文中的第一句話…… 2007 年6月 23日晚,伴著傾盆暴雨跟電閃雷鳴,我拖著一個行李箱跟受傷的腳踝義無反顧的奔向機場。在去機場的出租車上,偶終於接到了父親的電話,他原諒了我的任性,告訴我如果缺錢打電話回家要,不要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苦撐。——也許他以為我永遠都不回來了。而我其實僅僅是去短登兩個禮拜,且行且珍 ...

序"我已經老了……"這是杜拉斯在《情人》一文中的第一句話……

2007 年6月 23日晚,伴著傾盆暴雨跟電閃雷鳴,我拖著一個行李箱跟受傷的腳踝義無反顧的奔向機場。在去機場的出租車上,偶終於接到了父親的電話,他原諒了我的任性,告訴我如果缺錢打電話回家要,不要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苦撐。——也許他以為我永遠都不回來了。而我其實僅僅是去短登兩個禮拜,且行且珍惜。

告別上海,對我來說,——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一 迷失悉尼

我喜歡台灣人的講法,他們叫悉尼為雪梨。這個稱呼每每讓偶想起當地可愛的孩兒面,那些精雕細琢的白人小孩子,唇紅齒白洋娃娃一般,粉嫩得讓人想忍不住咬一口。

在嘈雜的國航的航班上,偶看到了很多華人孩童,最小的 baby才四個月,在飛機起降時哭得聲嘶力竭。他們往往是新移民的孩子,為了父母的意願在中澳兩國奔波,小小年紀就成了空中飛人。不知道偶以後的小孩會不會如此辛苦。還經過長達十小時的航程,偶已經 over-exhausted了,受傷的腳踝腫得幾乎穿不下運動鞋,看到接機的久別朋友時,我已經走不動路了,而我們也幾乎認不出彼此了。

在悉尼機場入境時遇到了一個小插曲,由於人數較多,機場導流人員讓我們這些剛登陸的華人也排到了 Residents登陸行列。我前面幾個中國人大概英語較差,在官員的詢問下費了較長時間,讓後面隊伍有了 delay。這時,排我後面的一個白種老女人大概等得不耐煩了,跳出來向我前面一個似乎是北京上機的中國男人指責,大意是"你們這些中國人排錯地方了,今天都是因為你們排錯地方的中國人太多了,才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時間"。面對這個盛氣凌人的白種女人,那個北京男不知是不屑跟女士爭辯,還是英語太差的緣故,總之他愕然不知應對,。我聽得受不了,反唇相譏道,"又不是我們自己願意排在這裡的,是機場這邊的工作人員讓我們排這裡,如果你不願意,自己去質問站旁邊的工作人員去好了……"

這個無理取鬧的老女人大概沒想到我這麼看起來嬌弱的東方小女生會跳出來反擊她,愣了一下,沒說什麼就回到她所在的團隊裡了,她身邊另外幾個中年白人白領男子,嘻笑著重復我的話,顯然這對他們來說這不過類似於打趣而已,看來那個脾氣不好的急躁老女人的人緣不太好,因為居然沒人安慰她,嘻嘻。比較可氣的是那個北京男,沒有對我的解圍說一聲謝謝就走人了。後來發現,在悉尼很多華人也都態度不好,他們很可憐,既融不進當地白人主流社會,又不願意接受比他們資格嫩的大陸移民做朋友,所以生存圈子很窄。反而是白人都比較友善,待人一臉微笑, "Sorry""Thank you" 也常掛嘴邊,我聽這些詞聽到耳熟肉麻的程度。

從機場打車去 UNSW大概才花了AUD20 ,不算貴。期間朋友帶偶去了當地一個有David Jones的shopping center買了些護膚品。後來發現當地護膚品其實不比中國便宜,超市的食物雖然看起來不貴,但一乘以彙率就很恐怖了,而且水果看起來很漂亮,但是不好吃。看來要在當地生活非得持當地的 package才好。

當天晚上偶一個 ABC朋友開車過來請我吃飯,去了Coogee bay 一個很靈的專吃魚的餐館。他是出生於澳洲悉尼的華人,父母是香港移民,所以他既能講英語也能講廣東話,不過他總是自以為是Aussie,瞧不起大陸人也瞧不起香港人,他說香港人是uncivilized ,這讓偶很憤慨,因為偶很喜歡香港,感覺整體比上海靈。但是 Coogee street 真的很不錯,感覺蠻有異國情調,據說是當地的富人區,我戲稱他是banana香蕉人,就是披著黃種人皮的白人,不過看在能吃到鮮美的海魚份上,就不跟他計較了。偶是 fish killer呵呵。

飯後 ABC飆車帶我在市內兜風,看了著名的悉尼大劇院,China town 等,在偶的強烈要求下,還去了紅燈區Kings cross ,不過沒看到什麼猥褻鏡頭,整個悉尼給人很祥和很寧靜的感覺,當然一開始我體會不到這一點,而是將其簡單歸納為一個"土"字,因此在某論壇上招致了五頁紙的罵帖,當然,這是讓人懊惱的後話,不提。

第二天,偶在恬靜優美的 UNSW校園裡睡到自然醒,然後跟朋友吃中飯,當然中餐的價格也是讓人咋舌的。晚上, ABC又開車來帶我兜風,因為偶很喜歡吃日本料理,兜風之前,去了harbor 一個看海景的日本料理店Kobe Jones 吃飯,這家是做Japanese Cousie (即西式日餐,偶的英文拼寫可能有問題,不過無所謂,都是聽過來的 ),在上海眾多日本料理店裡倒未曾見過。一頓飯吃了近兩百澳元,折合人民幣約一千,比上海的料理店貴好多,但是環境也要好很多。隨後偶們去了當地最大的賭場Casino玩老虎機,偶賭性不大,玩了十元就罷手了,發現現場一半是黑頭發,很多dealer也是華人。覺得沒什麼技術性可談,沒什麼好玩的。不過後來偶在Brisbane遇到一個高IQ的強人帥哥,專門運用數學統計知識在賭場賭博賺錢以至於進了賭場的Black list,自己更是拒了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美國五家大學的獎學金,此是後話,而且涉及到個人隱私,所以不提。

第三天因為之前有在澳洲生活過得同事說澳洲當地牛排很好吃,所以偶一再強調要吃最“土”最普通有代表性的當地牛排,晚上ABC就帶偶去Bondi bay一家西餐廳吃牛排。雖然當地的牛排做工很好看,價格也不貴,牛排是近AUD50一塊,但是味道就不敢恭維了。偶特意選了侍者推薦的half rare(半生不熟),結果發現血淋淋的牛排對當地人是美味,對偶而言就是則是殘忍的欺凌偶的味,因為這種帶血的牛排完全不同於日本料理中的牛肉刺身,是帶著無法忍受的哺乳動物生鮮血腥味的。當天晚上ABC開著他的愛車帶著偶在悉尼各個大橋間兜風,越兜越遠,最後差點在悉尼歌劇院隔江對面的山裡迷路,ABC認為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偶不敢恭維,而且因為那塊牛排,偶夜裡只覺得有血肉堵在胃裡,一直想吐,第二天才稍微好點。

第四天偶特別高興,因為當天晚上ABC帶我去跟他的一幫朋友會合,去Fox Studio看Transformer,他的七個朋友都是白人帥哥,另外也有兩個很搞笑的ABC,特別有一個從USA來的華人帥哥ABC,歪戴著棒球帽,酷酷的不理人,手臂上的肌肉結實有力,一看就是經常去gym那種。偶的ABC朋友他說他們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當年都是變形金剛迷,所以如今也成群結隊去看這部電影。他先帶偶去了四個白人男生合租的公寓,感覺他們合租的地方條件真好,特別一個身高2米10的害羞大個子睡的是很顯眼的黑色水床,讓偶眼饞不已。其中還有兩個中波混血的帥哥,哥哥像東方人多一點,氣質也溫文爾雅一點。弟弟則長得帥極了!!!!就像基諾理維斯年輕時候,偶忍不住眼冒心心,多看了幾眼,ABC開玩笑說人家年紀很小啦,你不能老牛吃嫩草啦,偶悻悻的踢了他一腳。

ABC又說當地女孩子跟男生出去,如果接受男生買單的話,就表示接受他做男朋友了,所以偶應當在他們面前假裝他的gf。偶想了想拒絕了,決定接受AA,或者付晚餐,或者付電影票錢。但偶很快就後悔了,因為舍不得花自己的錢。笑話,老娘在上海跟人出去吃飯,何時要自己買單了?在他們住處玩電子游戲很爽,ABC教我玩最簡單的電子保齡球,偶說誰輸了,誰就買單。最後老娘居然撞狗屎運贏了兩局,但是ABC說應當按照游戲設置,十局比勝負,如果是那樣,偶就要輸了。於是偶堅持三局兩勝,在客廳裡又跳又叫,ABC沒辦法,只好承認偶贏了!最後樓上的男生紛紛下來,朝ABC擠眉弄眼開玩笑,那個中波混血兒的哥哥還輕輕抱了抱偶,然後笑著講了句很經典的話——“Never quarrel with a girl!”偶一下對他很有好感,真是wise的成熟男人,我喜歡,呵呵。

我們一群人先去King street 吃了一種特色火焰Pizza,我覺得不好吃,但是他們很喜歡,他們彼此開玩笑講話時口音很重,我沒怎麼聽懂,不過他們會不時擔心我是否out of place,不時詢問偶的看法,偶覺得在國外當女生真是件很幸福的事,跟這麼多帥哥坐在一起,任何一個的外表跟收入都是讓國內mm們羨慕得流口水的。God, 原諒米粒的虛榮心吧(畫十字ing).而十幾個人一起去看Transformer更是件很exciting的事。在澳洲看電影是不預先分座位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分開來做。電影很精彩,效果很好,雖然很多對白沒有英文字幕,我來不及聽懂,但ABC體貼的在旁不時替偶解釋,更用廣東話“打飛機”一詞形像的讓偶明白了“Mast bating”的含義,哈哈,笑死。

周五是即將告別悉尼的日子,偶在UNSW的留學生朋友總算有時間帶偶去Coogee beach逛了逛,但是由於走路太多,偶的腳又痛起來了,心裡不禁抱怨中國的男生都沒有外籍華人體貼。不過偶也知道他很忙很累,所以也不對他抱怨。偶是不是很乖?^^他百忙之中抽空帶偶去看過Coogee beach的碧海藍天,已經做得很多了。雖然知道他有可能看不到這篇游記,偶還是在此感謝他一次哦。

晚上很興奮,因為ABC經不住偶軟磨硬泡,總算答應帶我去看strip-teaser(鋼管舞)了。因為在當地是合法的,所以偶狂想去看。但是他還是堅持帶偶去跟他的一幫子ABC朋友聚會一下。於是偶們在Ernest Young那幢building樓下的酒吧裡聚會喝酒聊天了一會兒。酒吧連基本的cocktail都不提供,讓偶喝到了史上最難喝的生澀Margaret。後來才知道,悉尼的pub裡的確很少有cocktail提供,但是黃金海岸會比較好些。

感覺ABC們普遍都能講兩種語言,看上去都比實際年齡年輕,都很開朗好相處。晚上偶急不可耐的要去看鋼管舞,可是他們似乎都不感興趣,於是ABC只好叫上他的兩個朋友作陪,一個ABC跟一個白人,偶們四人先去附近吃了泰國菜,不過感覺味道太重,不如上海的好吃。然後去當地最大的鋼管舞club——Men’s Gallery看strip-teaser,在門口偶被截住要求查看偶的身份證,剛巧偶忘了帶護照。他們解釋說因為偶戴了帽子,看上去太小,他們白人更加難以分辨東方人年齡,所以先是讓偶將帽子摘下來,還是不相信偶是adult,ABC提示了偶一下,偶忙找出中國的身份證讓他們看其上的年齡才將偶放行。後來ABC不無羨慕的說,到現在都不知道偶的中文名字,早知道當時瞅一眼就好了。偶覺得在澳洲偶可以裝嫩這點真是太棒了,一興奮居然忘了腳還在痛痛!

真的看了那種表演,才覺得真是失敗。因為感覺那些美女的表演完全沒有什麼technique,就是穿著暴露的繞著鋼管擺性感pose,可能對於男人真的很有吸引力,可是偶實在看不下去,有時候感覺像看歐美A片一樣惡心。偶實在受不了了,想逃。ABC不放,還促狹的買了小費單讓偶放小費到舞娘的大腿腕帶裡,偶覺得時間從未如此難熬過。像偶這樣專門寫《孫悟空和哪吒之美戰神之戀》的耽美狼來看性感女郎跳舞簡直是人生敗筆!不過那三個男人倒是很enjoy,看得目不轉睛。後來偶不無惡意的問他們,你們看得那麼專注,不會怕有副作用,比如現場有感覺但不能發泄嗎?對於偶的詢問,兩個ABC totally speechless。倒是白人朋友從容的解釋道,這對他們來說只是項entertainment,他們花了錢來享受這項服務,就算表現得色一點也是很自然的。

在悉尼玩得開心,那時候我並不知道黃金海岸跟Brisbane等待偶的命運是怎樣的。黃金海岸是浪漫之地沒錯,但是Brisbane之行就未必了。

未完待續,後面是黃金海岸的浪漫之旅跟Brisbane的背包客獨行,更加精彩,敬請期待。

黃金海岸: http://www.ctrip.com.cn/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90819

Brisbane: http://www.ctrip.com.cn/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90830


精選遊記: 悉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