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夏文明的起源,史學界仍有中原說與西南說的分歧。但對生活在上海的我們,是挨不上邊的。由此,對長安的探訪便成為一種憧憬與向往,乃至於朝聖,盡管預知可能變味。
Day 1:
預報說西安是小到中雨,氣溫19到26度.便很忐忑的帶了幾件長袖,卻不料全無用處,只因那裡陰霾的空氣與灰藍的雲層,起了部分保溫效果。
海航的飛機令人驚奇地只晚點了20分鐘,與之相比,機上供餐之差反不出所料。8點到達,直奔飯店,再次被其惡劣的味道所厥倒。據我不完全統計,不少同伴都願意提名這餐為金酸莓獎的有力競爭者。這裡再補充下,在西安,無論多麼簡陋的飯店,都不吝於就餐時推銷各類字畫,且卓有成效(同伴中便有人購買過)。應該算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兩手抓,兩手都硬吧。
回飯店收發好EMAIL,饞蟲上來,去回民街的”西北王”吃燒烤,六個人,加上牛尾湯和雞蛋醪糟才95元,真便宜到極點,只是味道一般。經當地伙伴提議,又冒雨去了東大街百盛七樓的”莎莎”,過安檢後才了解,是個迪廳.實在受不了過於強烈的音樂,六人喝了一打啤酒,看看時近兩點,隨即離去.
Day 2:
早七點發車去到延安,路況不錯.一路上,導游教唱了些直抒胸臆的陝北情歌,雖過於粗獷而俗,也只笑笑而已.10點左右到了黃陵縣,參觀黃帝陵,一新一舊。新的是個面子工程,順便為統戰工作做下貢獻;舊的卻還有幾分氣像,若不編些以訛傳訛的野史,倒真值得靜下來感受一番。
用過午飯到延安,按原計劃第一站是棗園.且慢,非也非也, 改成固定的”栆子購物點”。然而,按我們”來之能買,買之必多”的優良傳統,這第一站就取得了接近兩箱的重大戰果。撥亂反正後,開始正式參觀.棗園即便在今天的延安,都算高檔住宅區。可想而知,當時肯定是金茂之類的地標性建築。然而,窯洞總還是有些灰暗與壓抑的,明顯與氣派的延安干部學院形成極其鮮明的對照。當然,無衛生間配置的舊窯洞,也為樹木和雜草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此後的景點依此是寶塔山前留影;楊家嶺看住地,七大會址,與毛主席說“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的小方台等。這些景點湊下來,正好是老三篇。
晚上入住楊家嶺石窯賓館,共8層268孔,據說是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的住地.雖有些新奇,條件只算一般。在革命聖地,不便加入“鬥地主”的行列,早早睡了。
Day 3:
上午又是早起,直接趕回臨潼。
午飯後直奔華清池---著名溫泉浴場,也是唐明皇當年贈送給楊N奶的厚禮。園內的建築都是仿唐重建,奢華猶存,古意全無。園內設有溫泉泡澡/泡腳,以使鍋爐和馬達發揮作用。不願免俗,挑了最便宜的五角錢的溫泉洗手,有些同伴倒沒浪費,用足政策來洗頭,下午便容光煥發。這裡還可以參觀西安事變的原址---五間廳,也就是當年蔣介石的起居室、辦公室、秘書處等,牆上和窗上到處可見到西安事變留下來的彈孔.原來政治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而非過家家的玩笑.上驪山的路可以通向兵諫亭,因需要另外買票,沒法參觀。
華清池逛完,導游”見縫插棒”的引領我們去了兩個指定的購物點,一個賣玉,一個賣土特產.對我來說,隔壁小店的冷飲和水果才是正道。15點半,終於結束了SHOPPING狂潮,去往兵馬俑.一路上,先經過秦陵地宮和八大奇跡館這些人造景點,還能看到很多做兵馬俑的小工廠。再近些看到沿路寫有“先看始皇後看兵”的標語,鼓勵大家參觀墳頭.其實,我倒是覺得改成”先造泥人再挖墳”更貼切些.
從賣票處到兵馬俑的真正入口,大約要走15分鐘左右的路程,但我們坐電瓶車進去是5元,出來卻只要1元。因為從出口到停車場,卻還要步行近10分鐘,強制大家穿過嶄新,”有俑氣無人氣”的購物街。
兵馬俑的門票一共可以參觀“三坑一廳加環形影院”.銅車馬算是最珍貴的寶貝,據說是按1:2的比例縮小後做為陪葬放進墓穴中,考古學家用了8年的時間才修復完整的。兵馬俑共分為三個坑。第一坑是最大的,也是最早在1974年當地農民打井時偶然發現幾個陶俑殘片,於是這個震驚世界的第八奇跡才得以重見天日,順便也徹底顛覆了這幾個農民後半生.在挖掘一號坑的同時,考古隊於1976年又找到了二號、三號坑。面對它,那種無法控制的驚訝、沉迷、陶醉、感動是每個人都能夠領略到的,這也是陝西之行的最重的兩筆之一。要知道,世界上再也不會有這麼一個地方,那麼多一動不動的士兵等待你這麼久!依我看,即使秦皇略輸文采,武功又有誰可及.
Day 4:
因前晚住在臨潼,到華山腳下才剛過9點,導游安排下午14點在山下集中吃午飯。由於華山險峻之名遠揚,自覺與令狐衝有很大差距,頗不以為然,並不提出反對意見,想不到鑄成大錯。上山前,買了地圖和手套(各1元),還有遮陽帽。
排隊坐索道,被中央黨校考察團插隊,既感到光榮和欣慰,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華山的索道全長1525米,落差755米,耗時8分鐘.纜車限乘6人,限重是480公斤.雖說是奧地利進口,簡單計算下來,不免有些害怕,只能合理搭配。索道下方,就是紅軍當年“智取華山”的道路,經過整修,道路看上去已經平整很多了。索道到達北峰下方後,我們開始正式的華山之行。我先上了1614米的北峰頂,過了與眾游客華山論劍癮頭。而後原路返回,自北峰向上,先後經過擦耳崖、上天梯、蒼龍嶺三處著名景點。其實,我們1/3的伙伴都被蒼龍嶺的直上雲霄所擊退;剩余的在五雲峰飯店掉隊;碩果僅存的,都由於時間問題止步於金鎖關.其實,金鎖關僅是由北峰通往其它諸峰的咽喉,形似一把巨鎖,有萬夫莫開之勢,而兩旁的鐵鏈上掛滿了游人留下的鎖頭。從北峰到達金鎖關,我花了100分鐘,這段行程也是對體力的一種考驗,其間山階又高又陡,走起來比較累。可惜那時已近1點,怕耽誤時間,沒有直達頂峰.”險以遠,則至者少”,可我心力有余而不能為,憾之再三.急速原路下山,接近15點吃午飯,還全無餓感。這次華山行,雖未窺全貌,已使我喜歡上了華山的險峻和壯美,算是此行中的另一閃光點。
5點半到大雁塔北廣場,為得就是湊18:00那場的音樂噴泉表演,這個廣場足有3個足球場大.一共有5首曲子大約20多分鐘吧,噴泉每次都會隨著音樂的節奏變化演繹著不同的造型。欣賞時,不由地想這裡不是缺水嘛,怎麼造這麼大的噴泉啊?哎,這個面子工程真有點奢侈啊。間接的結果還導致我們入住的鐘鼓樓大酒店水壓不足,洗澡很不爽。
導游提議晚餐去酒店旁的”德發長”用餃子宴,雖是14道蒸餃加一個火鍋。其實還是普通的菜肉餡餃子味道最好,可見噱頭不僅不能充飢,也未必美味.飯後,沿東大街一路前行,而後右拐入回民街.先有藝術品店,後是飲食店。
最後一夜,沒可能守在飯店看娘娘腔的好男兒.去了西一路的”金翅鳥娛樂廣場”看演出。由自封”脫口秀中國第一”的歐陽雨暉主持,從九點開始一直演到一點半.公允地說,應該算是經過精心准備的草台班子,值得花50元門票看看.至於酒水的價格水平還是與一線城市看齊了.
第五天一早,近處的鐘樓終於又籠罩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突然勾起了些許傷感,想起那個開賽車的狂妄小子寫過篇”長安亂”,竟一語成殲: 從雜亂無章的城市規劃到參差不齊的人員素質;從無孔不入的商業運作到扎足台型的政績工程;還有那些不倫不類的仿古建築和急功近利過度包裝,都讓人磋嘆再三.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我終於開始領會南唐國主的詞意了,他不也正在懷念那”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盛唐風采嗎?